古埃及第十八王朝2 (5)哈特谢普苏特女王 车子绕过地王国,终于看到了戴尔巴哈里那座古埃及留给世界最美的一座庙宇。沿着那常常的甬道,一路向神庙走进,想到的是那庙宇昔日的主人是何等的英姿。 那个人就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古埃及在历尽千年男性统治后,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女王。虽然她并非很多人认为的是古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因为在此之前的早王国时代埃及出现过女人为国王的记载,但大都事迹不详。只有哈特谢普苏特,留下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足以媲美埃及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君王。而从公主到王后,直至最后君临天下,她走过的又是一条怎样不平凡的道路呢? 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又被翻译成赫雀瑟(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最受尊敬的)。这位后来的一代女王有着一位英雄的父亲,他就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图特摩斯一世。这位法老第一个奠定了第十八王朝的强盛局面。他也是第一位开创帝王谷陵墓建设的法老。 到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所有的金字塔几乎都被盗窃完毕,那时的第十八王朝也是刚刚从第二中间期混乱的历史局面中初步稳定,法老需要一个新的安全的埋葬地点。 图特摩斯二世即为的时候只有20多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他无心国事,很快大权旁落到了哈特谢普苏特手中,他的统治历史在这位强势妻子的映照下乏善可陈,从他瘦弱的木乃伊也可以看出,这远非女人梦想中的男人。这位法老在40多岁的时候死去了。 图特摩斯二世和哈特谢普苏特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尼斐鲁拉。 公元前1504年,当图特摩斯二世法老死去的时候,哈特谢普苏特已经成长为一个32岁的女人,她继承了他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血统与智慧,深谙权谋,而此刻历史也给了这位女性一展抱负的机遇。她要让埃及看看伟大国王的女儿是多么的能干。 在戴尔巴哈里,她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葬祭庙,此前,没有一位埃及王后做到过这点。丛山险峻之间,神庙利落的线条,更为突显。这是古埃及最美的一座葬祭庙,依山而筑,形成三个台阶的柱廊式建筑,气势磅礴,风格独特。此前的一个世纪,古埃及的法老都在忙于统一或平定四方的战争,这是在第十八王朝统一后,这是乱世结束后,埃及的首个大型国家工程。也是这位王后的政治宣言,她已经从20年深宫幕后的生活中走到了历史的台前。在墓室中未完成的石棺上刻着这样的话:“王之女,王之姊妹,神之妻,王之伟大之妻,······哈特谢普苏特。” 保留下来的这位女王的雕像,虽然戴着假胡须,身着男装,但是却有着不同于以往男性统治者的面孔,那是女性才有的丰润面颊,这位女王鼻如鹰钩,身材苗条,十足的富有活力,呈现着年轻的气息为数百年的雕塑艺术竖立了典范。 除了戴尔巴哈里葬祭庙外,让哈特谢普苏特引以为傲的还有在卡纳克神庙里竖立的高大的方尖碑。 埃及人采集方尖碑巨石的方法,因为一块未开采完就断裂废弃的方尖碑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如何竖立起这么高大的巨石至今还不能确定。 方尖碑没有靠任何手段固定,完全靠石碑本身的平衡力,可竟然出了了几千年而不倒,何等的了不起。 哈特谢普苏特在方尖碑上题词:她以此作为卡纳克神庙之神 她父王底比斯王德纪念碑 以南方永恒的花岗岩 为他建造两座方尖碑 睥睨各国的碑尖 便竖立在河的两岸 19世纪埃及政府分别向美国、英国、法国政府赠送方尖碑,但是要他们自行运回。美国人先将船体打开个洞将方尖碑装载上船。到哈德逊河后,美国人专门修建了一条运送方尖碑的铁轨。 在蒸汽机车的拉动下缓慢的移向中央公园,有时候为了转个弯也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不到两里的路程花费了四个月时间运送,而后又花了很大的力气把它竖立起来。而历史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花了七个月时间采制了两座方尖碑,托运了150公里竖立在卡纳克神庙。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的帮助,完全依靠人力,并且让其中的竖立至今,保存依旧完好。这座方尖碑高29.5米,重323吨。 后来有人为了拍摄一部纪录片,特意用现代化的技术开采了一座小得多的方尖碑,只是凭人力想把他立起,但是在许多专家的建议下,经过数百人的努力依旧失败了。比较的结果,哈特谢普苏特赢了现代技术。 在这些伟大奇迹工程的后面,一直有一个能人在支持着她,这个人叫桑曼,是她的女儿尼斐鲁拉的家庭教师。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卓拔他担任工程的监工。 女王为了表彰桑曼的贡献,特意批准他在盖博西斯拉建立的祭堂。 在一系列伟大工程顺利进行之际,哈特谢普苏特却面临着失去权力的威胁,图特摩斯二世在死前宣布他与他的侧室伊西丝王妃所生之子为王位的继承人,这就是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即位时年仅十岁,为了加强王位的合法性他与异母王位王后哈特谢普苏特的女儿结婚尼斐鲁拉结婚。如果说当时因为图特摩斯三世年幼,哈特谢普苏特可以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大权的话,那么面对一天天长大起来的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特不得不面临归政去做皇太后的压力。在当时的埃及是没有王后、嫔妃这一说法的,当时只是叫大老婆、二老婆。为了继续掌权,她自己决定当上了法老,这在当时无疑是男权世界里的一声惊雷。 宣布自立为王的哈特谢普苏特开始采用国王的标志和徽章,甚至身着男装、脸带假胡须,把自己打扮成男性,并把这种形象雕刻在戴尔巴哈里的她的葬祭庙上。在图特摩斯三世的第七年,她又宣布自己为“荷鲁斯女神,上下埃及之王,太阳神拉神之女,阿蒙神”的头衔,并宣布王位是自己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授予的。这一切违反历史传统的变革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这位女王卓越的领导能力赢得了埃及上上下下的认可。 没有历史迹象表明实际的王位继承人图特摩斯三世对哈特谢普苏特德篡位表示反对,这位十几岁的少年王储似乎对军旅生活更为着迷,他率领大军亲征叙利亚。一切让哈特谢普苏特的登基都变得顺理成章,而她当王后的表现也表明了她也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在正式即位的第二年,哈特谢普苏特发动了对南部庞特地区的军事远征,几百年来还没有法老发动如此长距离的远征。大军需要动员其庞大的组织体系,先用驴子拖着物资前往红海沿岸,再将物资装上五艘大船,沿着海岸线南行600里。到达那里后有一位胖王后迎接了远征军,远征贸易进行的很顺利,埃及人用画记载下了南部庞特地区的情况,几个世纪以来,非洲部落的情况被第一次详细的反应出来。远征贸易进行的很顺利,埃及人运回来大量的黄金、象牙、皮毛、香料等物品。王国的强盛保证了这次远征的胜利。 随着哈特谢普苏特的登基,宠臣桑曼的权利也在进一步扩大,他升格为整个皇室工程的监工。并且开始为自己也建造庞大的墓室。墓室的象形文写下了他的职能,他还负责阿蒙神的谷仓。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还将自己的一顶使馆赠送给了桑曼,石棺上原有女性王族的铭文已经被改成了桑曼监工的头衔。 纵观桑曼在哈特谢普苏特一朝所受到的种种礼遇,似乎都在暗示这对君臣还有一层恋人关系。桑曼确实终生未娶,这在古埃及并不常见,也似乎暗示着这一点。如果猜测属实,女王与庶民之间的恋情势必不能公开。 建造戴尔巴哈里葬祭庙的工人,会在未完成的墓穴中休息,以躲避炎热的太阳,期间有工匠在墓穴内的墙壁上涂鸦,画着戴着监工帽子的桑曼正在与一个戴着法老头饰的女人做爱。 古埃及历史学家也发现在戴尔巴哈里葬祭庙内,画着许多桑曼顶礼膜拜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画像。一位庶民如此频繁的出现在王者的庙宇中也实属罕见。这一切似乎在帮准印证两人的恋人关系。 除了这项轶闻,让历史学家感兴趣外,还有迹象表明这位女王还曾带兵出征,阿斯旺南部的塞荷岛上,保留了数百篇古埃及象形文的岩石雕刻。其中有一位叫“悌”的财务官员,保留记载了一份关于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远征努比亚的报告。有人曾经见过,但是在遍布全岛数百篇的象形文字中找出这一片却绝非易事。悌说亲眼见过有被俘的努比亚将领被抓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面前。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只会在宫廷中纵横捭阖的女人。她是强大埃及帝国的女王,是无所不能的女王。 在哈特谢普苏特的晚年,她又给了桑曼一项殊荣,在戴尔巴哈里神庙附近再建造一间墓室。庶民的墓室建造在王者的陵寝旁则更为罕见。 在墓室中有很多桑曼的画像,最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桑曼的脸上被明显的画出了皱纹和双下巴。 在桑曼的墓室中还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星象天花板,连星座都被画上了,此后帝王谷中的诸位法老也学桑曼的墓室画上了这些星象天花板。 哈特谢普苏特在国王谷中的墓室和桑曼的只相距数百码,也许这对恋人生不能在一起,希望死后能近一些。 哈特谢普苏特德女王的墓室是整个帝王谷中墓道最长的,在墓室里面人们发现了两具棺木。一具是哈特谢普苏特本人的,另一具是她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她开了他父亲的棺木与自己葬在了一起。 一直以来,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图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之间发生了王权的争夺战,卡纳克神庙哈特谢普苏特的红石祭堂上画着两人并肩治国的画像。一个着力于内政建设,一个努力做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在位33年,17次率军远征。然而。 在这位女王统治埃及的第22年变故发生了,经过长期军旅生涯锻炼图特摩斯三世突然重登王位,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她的重臣桑曼,还有她的女儿尼斐鲁拉全都消失了。这位伟大的一代女王是如何失去权力,又是如何去世的已经成为了历史之迷。 有关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个人图像、名字全部被涂抹铲除破坏,她的雕像的头部也全部被砸掉。一切都是被人为刻意的破坏的。 后来的统治者似乎在极力抹掉哈特谢普苏特的记忆,仿佛历史上并不存在她,一切只是因为她是个女人,女人不能成为埃及的法老,她破坏了神圣的统治秩序。 她的肝脏既然在,因此人们推断那具无名的女木乃伊应该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后来,考古学家在发掘出一个标有哈特谢普苏特名字的盒子中找到一颗牙齿。经过CT扫描技术鉴定,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这颗牙齿竟然和棺材中那具木乃伊口中缺失的臼齿基本吻合。经过进一步的DNA对比,考古学家认定那具木乃伊就是寻找了多年的哈特谢普苏特木乃伊。 在桑曼的墓室中画出的他脸上的皱纹和双下巴与这具木乃伊的面相吻合。美国发掘者温拉克发现了桑曼的画像,他说:“他的皱纹是众所周知的特征。” 我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可以想象,在历经盗墓、迁移等变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还能和桑曼一起共处一室,相聚在开罗博物馆,比他们的墓室还要亲近。 这位女王统治了埃及22年,造就了王朝一个鼎盛的时代。而今戴尔巴哈里神庙依旧、方尖碑依旧,历史没有忘记她留下的伟绩,她像是预测未来的留下了一段铭文: “未来看到我纪念碑并讨论我作为的人 切勿说一切不曾发生或是吹嘘作势 而当称颂她当之无愧 她父亲也当深感欣慰。” (6)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公元前1514--1540年),又名蒙凯帕拉。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540年在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六位法老。这位为历史学家称为拿破仑式的君王,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尚武的法老。他在位的22年中,共发动了对西亚地区17次远征,将古埃及帝国由一个地域性大国缔造为一个州际性大国。 图特摩斯三世是图特摩斯二世和侧室伊西丝的儿子,因为王后哈特谢普苏特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庶出的图特摩斯三世很早就被确定为王位的继承人。这位王储早年曾在阿蒙神庙做过小僧侣,公元前1504年在哈特谢普苏特王后的辅佐下,大约十岁的图特摩斯三世正式登基。并娶了哈特谢普苏特的女儿尼斐鲁拉为王后,这位公主和他相伴了十一年后死去,他又娶了美丽特拉·哈特谢普苏特,一个孟菲斯的女人结婚。 在图特摩斯三世加冕后的前22年,王权牢牢把持在王后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手中,甚至最后王后直接登上了王位。而图特摩斯三世此时一直在军旅生活,受到了良好的军事训练。 正当埃及与亚洲地区关系紧张之际,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秘消失在历史的帷幕中,图特摩斯三世用几个月时间安定了国内形势,然后开始亲帅大军远征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经历了一生17次远征后,他将埃及的国境扩大到了幼发拉底河上的卡赫米什。在南方扩张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埃及帝国空前强盛。 在建筑上,这位法老为卡纳克神庙的阿蒙神庙建筑了第6个塔门和一些圣所殿堂,竖立了4座方尖碑,另在赫利奥坡里斯竖立了两座方尖碑。 其统治的最后十二年已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任命了自己的儿子阿蒙霍太普二世与他共同治理国家,在即位55年后图特摩斯三世去世。其文治武功都使其成为古埃及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法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