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骨干头条号梳理 陶瓷研究在我国当下的学界和艺术界乃至商界都炙手可热。可能是收到商业因素的驱动吧,我们对瓷器的关注似乎随着市场走。 理论讲,我们瓷器大国,瓷器品类无所不包,但一个重要的现实是——我们不一定无所不存。 由于特定的因素,我们今天的很多瓷器造型已经很难见到实物了。一些古书中出现的图样已经在我们的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了,各类著述中也几乎问津很少。一些大型的艺术史类图书所选取的陶瓷作品也几乎都是雷同的那些特别典型的代表器物,如谈及南北朝瓷器几乎一定是青瓷莲花尊,谈到宋瓷几乎一定是汝瓷。 中国陶瓷在西方学者眼中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即使在列强入境之时,西方的艺术史家也花了很大力气研究中国的艺术,其中变保存了不少他们认为能代表中国陶瓷水平和特色的一些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中有些结论有待商榷,但其在一百多年前所搜集到的图例,却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找寻到了不少我们今天难得见到的一些作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