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西江红月 2018-07-14

文化小国风 2018-07-04 20:05:21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水浒传》中,最憋屈的一位梁山好汉,那就是身为名将之后,一直想要建功立业,重现祖先辉煌的杨志。可是他运气比较背,先丢了花石纲,又丢了生辰纲,最终无奈之下,到二龙山落草为寇,后来又与鲁智深、武松等人一起走上了梁山。然而,作为八骠骑之一,他在梁山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反而相当于一个打酱酒的存在。之后他的结局,也并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憋屈的病死。不过,少有人知道的是,真实历史上的杨志,又是另一番面目。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水浒传》不是虚构的故事吗?杨志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怎么可能出现在真实历史上呢?原来,在北宋后期,的确有梁山水泊的起义,其中的领导者,也的确是宋江。只不过当时的起义军头领,仅有三十六人,不足一百零八人之数。也就是说,小说的一百单八将中,很大一部分人物,都有历史原型,而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在真实历史上,杨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与《水浒传》中描写的差不多,梁山好汉在起兵之后,接受了大宋朝廷的招安,于是杨志成为了一名为朝廷征战的武将。当初金兵犯中原的时候,朝廷启用“招安巨寇杨志”为先锋,让他跟随王渊一起征战沙场,此事见载于《三朝北盟会编》中。如果你认为,杨志就此建功立业,走上了人生巅峰,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来,他在真实历史上的结局,比小说中还要憋屈,这是怎么回事呢?​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在真实历史上,杨志并非像小说中那样,病逝于征战途中,而是替别人背锅,遭到了冤杀——他的上司王渊,一向与他不和,有一次因为王渊的指挥失误,导致了一场惨败。但是王渊不想承担责任,再加上他一向看杨志不顺眼,于是顺理成章的把责任推到了杨志头上。虽然杨志当时已被招安,但是一个是原本就属于朝廷的大将,一个是被招安的草寇,谁更容易被相信,结果显而易见,于是杨志被冤杀。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不过,他倒是没有一直憋屈下去,永世不得平反。因为他为人比较坦诚,而且本身非常正直,并不像小说中那般欺下媚上,所以他被冤杀之后,很多人认为此事有蹊跷,上书为他鸣不平。南宋朝廷顶不住压力,重查此案,发现了他的冤屈。虽然杨志已死,没法复生,却也得到了平反,没有一直背负着不该由自己承担的罪责,陷害他的王渊,也被治罪。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铭,暴露了水浒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真实面目

那么这些事迹有依据吗?答案是有的,2014年9月,河南省济源市发现一座宋金时期的古墓,其中出土的一块墓志铭,证明这是杨志的墓葬,而墓志铭上的文字,则记载了他的生平、结局,以及被平反之事。相信,如果杨志泉下有知的话,大约能够瞑目了吧?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水浒传》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