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生卒年 | 字 | 籍贯 | 出任年 | 卸任年 | 备注 |
---|
嵇曾筠 | 1670年—1738年 | 松友 | 江苏无锡 | 乾隆元年(1736年) | 乾隆三年(1738年) | 乾隆元年正月以总理浙江海塘工程兼管两浙盐政,任浙江巡抚兼浙江总督加太子太傅;三年兼理永定河务,八月卒于任。 |
卢焯 | 1693年—1767年 | 光植 | 奉天盛京 | 乾隆三年(1738年) | 乾隆六年(1741年) | 隶汉军镶黄旗。乾隆三年九月由福建巡抚调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六年六月左都御史刘吴龙弹劾其营私受贿,皆事实,遂革职、判刑充军。 |
德沛 | 1688年—1752年 | 济斋 | 满洲镶蓝旗 | 乾隆六年(1741年) | 乾隆六年(1741年) | 爱新觉罗氏,第八代郑亲王。乾隆六年六月中以闽浙总督兼任署理,十一月交卸。 |
常安 | 1683年—1747年 | 履坦 | 满洲镶红旗 | 乾隆六年(1741年) | 乾隆十二年(1747年) | 叶赫那拉氏。乾隆六年十二月以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衔漕运总督调任;乾隆十二年九月为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弹劾贪污索贿,遂罢职、下狱,后卒于狱中。 |
顾琮 | 1685年—1754年 | 用方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二年(1747年) |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伊尔根觉罗氏。乾隆十二年十月由漕运总督调任;十三年二月迁河东河道总督。 |
爱必达 | 1711年—1771年 | 以仁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钮祜禄氏。三月由署理江苏布政使升任,随改贵州巡抚。 |
方观承 | 1696年—1768年 | 宜田 | 安徽桐城 |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乾隆十四年(1749年) | 乾隆十三年四月由直隶布政使升巡抚加右副都御史;乾隆十四年七月升直隶总督兼理河道。 |
永贵 | 1706年—1783年 | 心斋 | 满洲正白旗 | 乾隆十四年(1749年) | 乾隆十六年(1751年) | 拜都氏。乾隆十四年八月由浙江布政使升任、兼署闽浙总督;乾隆十六年闰十二月因属下温州赈灾不力,夺职,赴北路军董理粮饷。 |
雅尔哈善 | 1708年—1759年 | 蔚文 | 满洲正红旗 | 乾隆十七年(1752年) | 乾隆十九年(1754年) | 觉罗氏。乾隆十七年正月自户部右侍郎调任,兼管两浙盐政;乾隆十九年五月升任军机大臣、兵部右侍郎。 |
鄂乐舜 | 1704年—1756年 | 钝夫 | 满洲镶蓝旗 | 乾隆十九年(1754年) | 乾隆十九年(1754年) | 西林觉罗氏。乾隆十九年六月自甘肃巡抚调任;十月迁安徽巡抚。 |
周人骥 | 1695年—1763年 | 芷囊 | 天津道天津 | 乾隆十九年(1754年)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 十一月以浙江布政使护理,隔年正月实授;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改署理广东巡抚。 |
杨廷璋 | 1689年—1772年 | 奉峨 | 奉天开原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隶汉军镶黄旗。乾隆二十一年三月由湖南布政使升任;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升闽浙总督。 |
明山 | 1711—1779年 | 岱云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伊尔根觉罗氏。乾隆二十四年四月以浙江布政使署理,五月擢江西巡抚。 |
庄有恭 | 1713年—1767年 | 容可 | 广东广州府番禺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由湖北巡抚晋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调任浙江巡抚兼管两浙盐政;乾隆二十七年十月迁江苏巡抚。 |
熊学鹏 | 1703年—1779年 | 云亭 | 江西南昌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 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由广西巡抚调任浙江巡抚兼管两浙盐政、署理闽浙总督;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丁父忧离任。 |
永德 | 约1716—1784年 | 玉亭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 觉罗氏。三十三年三月以浙江布政使升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兼管海防事务、两浙盐政;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迁江苏巡抚。 |
熊学鹏 | 1703年—1779年 | 云亭 | 江西南昌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 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复任兼署北新关印务,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丁母忧离任。 |
富勒浑 | 1724—1795年 | 惠堂 | 满州镶白旗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 章佳氏。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以浙江布政使升任;乾隆三十七年六月迁陕西巡抚。 |
熊学鹏 | 1703年—1779年 | 云亭 | 江西南昌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 乾隆三十七年七月回任署理,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复迁广西巡抚。由布政使王亶望护理交接。 |
三宝 | 1718年—1784年 | 文敬 | 满洲正红旗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 伊尔根觉罗氏。乾隆三十八年二月由山西巡抚调任,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兼管两浙盐政;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擢任湖广总督。 |
王亶望 | 1730年—1781年 | 诞凤 | 山西临汾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以甘肃布政使,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兼管两浙盐政擢任;四十五年三月因甘肃冒赈案逮治下狱,明年判刑斩首。 |
李质颖 | 1708年—1794年 | 公质 | 热河承德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 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由广东巡抚、兵部侍郎加右副都御史衔调任,十二月升署理闽浙总督加奉宸苑卿衔。 |
三宝 | 1718年—1784年 | 文敬 | 满洲正红旗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正月以东阁大学士、闽浙总督兼署,三月事毕回朝改任殿试读卷官。 |
陈辉祖 | 1733年—1783年 | 孝蕴 | 湖南祁阳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由江南河道总督调任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因侵吞去年奉命所查抄王亶望的家产,事发革职下狱,原判斩监候,后因在任内被弹劾多有缺失,隔年二月被赐自尽。 |
福崧 | 1747年—1793年 | 岳甫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 乌雅氏。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自甘肃布政使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兼管两浙盐政升任;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加二等侍卫、调署山西巡抚。 |
伊龄阿 | 1736年—1795年 | 精一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 佟佳氏。乾隆五十一年四月自工部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调任浙江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兼管两浙盐政;八月回京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上行走兼管崇文门监督。 |
琅玕 | 1744年—1802年 | 恪勤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觉罗氏。九月自刑部右侍郎调任,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加头等侍卫,调署杭州织造。 |
顾学潮 | 1721年—1794年 | 小韩 | 江苏苏州府元和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七月中旬以浙江布政使兼署浙江学政护理,八月中旬交接,年底致仕。 |
海宁 | 1739年—1790年 | 勤毅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伊尔根觉罗氏,前巡抚明山之子。八月中旬自山西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调任,兼管杭州织造、南新关和北新钞关和印务。十月卒于任。 |
福崧 | 1747年—1793年 | 岳甫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 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以两江总督兼管;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因两浙盐政亏损,为和坤等人攻讦,遂逮致京师审议,中途饮鸩自尽。 |
长麟 | 1748年—1811年 | 牧菴 | 满州正蓝旗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民)觉罗氏。乾隆五十八年正月由山西巡抚调任,八月升两广总督加太子少保衔。 |
吉庆 | 1753年—1802年 | 星源 | 满洲正白旗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嘉庆元年(1796年) | 觉罗氏(红带子宗室),多罗武功郡王。乾隆五十八年九月由山东巡抚调任浙江巡抚、督理南新关税务、兼管杭州织造、署理两浙盐政;嘉庆元年六月升两广总督兼理广东巡抚。 |
玉德 | 1737年—1808年 | 达斋 | 满洲正红旗 | 嘉庆元年(1796年) | 嘉庆四年(1799年) | 瓜尔佳氏。嘉庆元年七月山东巡抚兼署河东河道总督调任,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管理北新钞关和南新关,二年再兼管杭州织造;嘉庆四年五月入京朝觐,十月升任闽浙总督。 |
谢启昆 | 1737年—1802年 | 蕴山 | 江西南康 | 嘉庆四年(1799年) | 嘉庆四年(1799年) | 嘉庆四年六月以浙江布政使护理,八月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升任广西巡抚。 |
书麟 | 1730年—1801年 | 绂斋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四年(1799年) | 嘉庆四年(1799年) | 高佳氏。嘉庆四年八月以闽浙总督,加授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护理,十月迁云贵总督、加升太子太保。 |
阮元 | 1764年—1849年 | 伯元 | 江苏仪征 | 嘉庆四年(1799年) | 嘉庆十年(1805年) | 嘉庆四年十一月以户部左侍郎署理,隔年正月实授,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管理北新钞关兼署两浙盐政;嘉庆十年闰六月丁父忧。 |
清安泰 | 约1746—1809年 | 平阶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年(1805年) | 嘉庆十二年(1807年) | 费莫氏。嘉庆十年七月由江西巡抚调任,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兼署两浙盐政、杭州织造;嘉庆十二年十二月迁河南巡抚。 |
阮元 | 1764年—1849年 | 伯元 | 江苏仪征 | 嘉庆十三年(1808年) | 嘉庆十四年(1809年) | 嘉庆十三年正月以兵部右侍郎、署理河南巡抚兼理河道回任;嘉庆十四年八月回京任文颖馆行走、国史馆编修。 |
广玉 | 约1752—1818年 | 桂亭 | 满洲正白旗 | 嘉庆十四年(1809年) | 嘉庆十四年(1809年) | 他塔喇氏。嘉庆十四年九月以浙江布政使护理至十一月中旬。 |
蒋攸铦 | 1766年—1830年 | 颖芳 | 奉天辽阳 | 嘉庆十四年(1809年)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隶汉军镶红旗。嘉庆十四年十一月由江苏巡抚加右副都御史衔调任、督理南新关税务,嘉庆十五年九月迁江南河道总督。 |
庆保 | 1759年—1833年 | 佑之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章佳氏。嘉庆十五年十月以江苏布政使护理,十一月卸任。 |
同兴 | 1755年—1827年 | 景卿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钮祜禄氏。嘉庆十五年十一月由湖北巡抚调任,未上任,旋调贵州巡抚。 |
蒋攸铦 | 1766年—1830年 | 颖芳 | 奉天辽阳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嘉庆十六年(1811年) | 嘉庆十五年十一月回任,赏戴花翎兼署两浙盐政、管理北新钞关;嘉庆十六年九月升两广总督。 |
铁保 | 1752年—1824年 | 冶亭 | 满洲正黄旗 | 嘉庆十六年(1811年) | 嘉庆十六年(1811年) | 栋鄂氏。嘉庆十六年十月由副都统衔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调任,未上任,旋调吏部左侍郎。 |
高杞 | 1748年—1826年 | 孟蟾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六年(1811年) | 嘉庆十八年(1813年) | 高佳氏。嘉庆十六年十月由直隶热河道道台升任;嘉庆十八年三月迁刑部左侍郎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
方受畴 | 1754年—1822年 | 次耕 | 安徽桐城 | 嘉庆十八年(1813年) | 嘉庆十八年(1813年) | 嘉庆十八年四月由直隶布政使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升任,七月迁河南巡抚兼理河道。 |
李奕畴 | 1754年—1844年 | 书年 | 河南夏邑 | 嘉庆十八年(1813年)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十八年七月由安徽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调任;嘉庆十九年四月升漕运总督。 |
许兆椿 | 1748年—1814年 | 茂堂 | 湖北云梦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十九年四月由贵州巡抚兼署仓场侍郎调任,未上任,五月以病恳辞,卒于秋季。 |
陈预 | 1765年—1823年 | 立凡 | 顺天府宛平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十九年五月由福建巡抚调任,七月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迁山东巡抚。 |
颜检 | 1757年—1833年 | 惺甫 | 广东连平 | 嘉庆十九年(1814年) | 嘉庆二十年(1815年) | 嘉庆十九年八月以山东 盐运使升任,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坐正犯由贿嘱诬认,褫职。 |
孙玉庭 | 1752年—1834年 | 寄圃 | 山东济宁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 嘉庆二十ㄧ年正月由云南巡抚调任,五月旋升湖广总督。 |
张映汉 | 1753年—1830年 | 筠圃 | 山东海丰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 嘉庆二十一年五月由湖北巡抚调任,未上任,六月旋留任湖北巡抚。 |
杨頀 | 1744年—1828年 | 迈功 | 江西金谿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 嘉庆二十一年六月由江苏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调任;嘉庆二十三年七月授从三品京堂、迁礼部主客司郎中。 |
程国仁 | 1764年—1824年 | 济棠 | 河南商城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 嘉庆二十三年八月由甘肃布政使升任;嘉庆二十四年三月迁山东巡抚。 |
陈若霖 | 1759年—1832年 | 宗觐 | 福建闽县 |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 嘉庆二十四年四月由河南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调任;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升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 |
帅承瀛 | 1766年—1841年 | 仙舟 | 湖北黄梅 | 道光元年(1821年) | 道光四年(1824年) | 道光元年正月由刑部左侍郎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调任;道光四年九月以丁父艰,且目疾久不愈,致仕。 |
黄鸣杰 | 1768年—1841年 | 冠英 | 安徽合肥 | 道光四年(1824年) | 道光五年(1825年) | 道光四年十月以浙江布政使护理,道光五年正月升授署理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后于三月致仕。 |
程含章 | 1762年—1832年 | 象坤 | 云南景东 | 道光五年(1825年) | 道光六年(1826年) | 道光五年四月由仓场侍郎调任;道光六年十月迁山东巡抚。 |
刘彬士 | 1770年—1838年 | 辅文 | 湖北黄陂 | 道光六年(1826年) | 道光十年(1830年) | 道光六年十一月由刑部右侍郎、搜检大臣调署,八年实授;道光十年十月迁任太仆寺卿。 |
富呢扬阿 | 1788年—1845年 | 海颿 | 满洲镶红旗 | 道光十年(1830年) | 道光十四年(1834年) | 富察氏。道光十年十一月由盛京工部侍郎兼奉天府尹调任;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再授盛京工部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事,十五年任盛京刑部侍郎,寻迁科布多参赞大臣加副都统衔。 |
乌尔恭额 | 1789年—1841年 | 敬斋 | 满洲镶黄旗 | 道光十四年(1834年) | 道光二十年(1840年) | 富察氏。道光十四年十二月由盛京工部侍郎兼奉天府府尹、盛京牛马税监督,署理镶红旗汉军都统调任;道光二十年六月因鸦片战争第一次定海之战战败,定海失陷一事获罪夺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