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翻拍国外的国产电影,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韩国。 随便举举例子都是一大串。 《我是证人》、《外公芳龄38》、《重返20岁》、《捉迷藏》、《破·局》······ 但是,很意外,韩国也开始翻拍我们的作品了。 去年,韩国引发热议的《沉默的目击者》,改编自《全民目击》,是韩国首次翻拍中国内陆商业片。 今年5月份,韩国改编的杜琪峰同名电影《毒战》,一上映票房便完虐《死侍2》,一举拿下韩国的单日票房冠军。 8天的时间,韩版《毒战》就突破了200万观影人次,最终拿下500万人次的票房,成为2018年韩国本土观影人次最高的影片。 《毒战》 Believer 2013年,杜琪峰版《毒战》在中国内陆上映,当时就拿下了近1.5亿票房。 上映之后,它被誉为是“最卖座警匪片”,在当年的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27位。 《毒战》票房如此喜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打开了内陆电影的尺度。 虽然属于国产主旋律,但与同期同类题材作品相比,《毒战》的尺度更惊人。 诸如展现工厂制毒、毒贩身体运毒的场面。再比如展现卧底警察吸毒,以及代表正义的警察在枪战中死了一大半。 影片的最后,完整呈现了大毒枭蔡添明被注射执行死刑的全过程,这个镜头也是华语电影史上的突破。 但这样大尺度的《毒战》,还是基于审查考虑下的结果。 杜琪峰说,
所以,《毒战》中的枪战还是减少了许多。 结局也很符合主旋律基调,结尾处大毒枭蔡添明被绳之以法了。 但《毒战》的编剧韦家辉有一版剧本是蔡添明杀了所有人,在逃往边境的过程中生死未卜。 蔡添明死了,这样的结局看似理所当然,却没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杜琪峰曾说:
由于韩国实行分级制度,所以,早先翻拍消息传出时就备受国内观众期待。 确实,韩版《毒战》血腥黄暴程度全面升级。 比如,一言不合露胸、吃人眼球、锯手、炙烤活人、把断肢放在餐车里等。 韩版《毒战》,妥妥19禁。 虽然场面够刺激了,中国影迷并不买账。 豆瓣评分6.2。 在剧情上,两部《毒战》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原版,古天乐饰演的毒贩蔡添明,因为一次车祸事件,遇上了孙红雷饰演的缉毒队队长张雷。 一个为了缓刑苟活,一个为了揪出背后更大的贩毒集团。 自此,两人开始了一段为了利益而合作的关系。 韩版中,缉毒组组长赵元浩,一直在追查制毒大贩子“李先生”。 一天,有一家制毒工厂发生了爆炸。 徐永乐是爆炸中唯一活下来的,并且毫发无伤。 赵元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徐永乐与自己合作,混入了制毒集团。 赵元浩在徐永乐的帮助下,假扮毒贩去和毒品买主陈河霖(金柱赫 饰)会面。 金柱赫是韩国的老戏骨了,去年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身亡,这部《毒战》是他的遗作。 他在《毒战》中的饰演的东北大毒枭陈河霖,可以说是他演艺生涯的精彩角色之一了。 原版《寒战》,这个人物是哈哈哥,导演估计是觉得哈哈哥够另类,于是想出了一个更奇葩的角色。 韩国电影基于得天独厚的分级优势,翻拍吸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尺度上寻求突破。 没有最血腥,只有更血腥,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 但金赫柱把东北毒枭的变态演得太好,网友表示有黑中国人之嫌疑。 出场就颇为Fishion,骚红色睡袍+白底裤,还有满手的鲜血。 看人的眼神像一头野兽,赵元浩对于他而言,就是待捕的猎物。 咆哮作风也很不一般,甩普通老大几条街。 人眼球泡酒,然后生嚼。 嗑药嗑嗨了,现场直播。 兴致被打扰,二话不说就拔枪。 他的女人也不正常,从头到尾,一副磕药的狂野画风。 莫名其妙露胸器。 磕完药后大跳脱衣舞。 随时准备啪啪的节奏。 与陈河霖见完面后,赵元浩紧接着开始了“扮演”过程。 看过杜Sir《毒战》的,都知道酒店扮演大毒枭的这场戏,确实精彩。 当时孙红雷假扮哈哈哥,一开始的笑就把我惊到了。 为了得到对方毒贩的信任,孙红雷以身试毒。 孙红雷吸完之后的眼神、表情以及痛苦的幻觉,活生生的瘾君子。 韩版的这场戏与我们的一模一样,但是赵镇雄的呈现更让人觉得恐怖。 眼睛充血,面部抽搐,浑身哆嗦,近乎扭曲的精神状态。 如果不是演戏,我还真以为他是刚吸完毒过来的。 说到演技,不得不提一下柳俊烈饰演的男二徐永乐。 这也是韩版《毒战》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毒药君之前说过,犯罪者,很多都是幼年遭受过心理伤害的人。 幼年的徐永乐,跟随父母偷渡来韩国时,亲眼目睹了他们因吸食毒品过量死亡。 到了韩国之后,徐永乐被一对制毒工厂的好心夫妻收留了。 但片中,身为幕后大Boss的徐永乐全程就是面瘫脸。 工厂爆炸,警察审讯是这张脸。 看到养母的尸体,还是这张脸。 陪同警察与毒贩演戏,是这张脸。 被揭穿了幕后大BOSS身份,还是这张脸。 这跟古天乐没得比。 古天乐饰演的毒枭蔡添明,被警察抓了之后,他想方设法地活命。 可谓深刻阐释了贪生怕死的含义。 躲进太平间装死、出卖自己的兄弟和干爹、在警察与毒贩两边周旋。 在家人死于工厂爆炸后,自己安全了才想到妻儿,而祭奠的时候,说的是“保佑我”。 原版的蔡添明自私到极点,只要自己能活下去,其他人都命如草芥。 到了韩版,蔡添明成了一位腹黑的小鲜肉,把一切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神秘恶魔。 从年龄上看,柳俊烈扛不起一个运筹帷幄的大Boss的反转,影片寥寥几笔的悲惨童年,也撑不起来人物善与恶的转变。 唯一的解释是,导演是想制造一种“惊喜”。 徐永乐外表人畜无害,从头至尾都面瘫,让人猜不出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直到影片结尾,观众才明白过来: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男孩竟然是最大的反派! 但是从一开始,这种出乎意料的惊喜就不复存在。 徐永乐的光环太明显,一出场,观众便能知道他是李先生。 工厂爆炸,所有人都死光了,就只有男二还活着,男二铁定是幕后BOSS。 正当赵元浩打入敌人内部,李先生出现了,某集团的继承人李仁武(车盛元 饰)。 李仁武想要取代真正的李先生,烧死徐永乐养母的工厂爆炸就是他干的。 在获得徐永乐工厂的“莱卡”制毒技术后,李仁武准备杀掉徐永乐。 结果,被徐永乐反戈一击。 砍掉李仁武的小喽啰的手,用餐车送到他面前。 为了给养母复仇,用火炙烤李仁武,扔到楼道里。 当这位假的李先生被警方逮捕时,真的“李先生”离开了。 某种程度上,韩版的《毒战》更符合杜琪峰让凶手“逍遥法外”的本意。 李先生是谁?影片的设定是徐永乐。 但作为李先生的徐永乐也问:“李先生到底是谁”? 预告海报上有句宣传语“He is no one he is everyone”。 即每个人都是李先生。 影片中,徐永乐说有很多人都想要假冒李先生。 也就是说,有无数人想要成为李先生,利用李先生的名义来释放自己的贪婪与欲望。 归根结底,李先生是罪恶的象征,是伊甸园的蛇,也是散播瘟疫的潘多拉魔盒。 电影的结局,赵元浩找到了徐永乐,两人各自把枪放在桌上,平静地进行了一番对话。 赵元浩问徐永乐,“你有幸福的时候吗?” 徐永乐还是面无表情,而赵元浩眼睛里有忍不住的眼泪。 镜头转向屋外,在两位聋哑人的嬉笑玩闹声中,一声枪响,结束。 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那一声枪响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人物心理状态分析,毒药君认为有两种可能,开枪的都是赵元浩,但他要杀的是自己。 第一种,赵元浩诱使徐永乐开枪,完成自杀。 从最后赵元浩近乎崩溃的状态,那一句关于“幸福”的疑问,看起来是在问徐永乐,也是他对自己的喃喃自语。 赵元浩在李先生身上花了太长时间,这几乎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 这期间他经历了太多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很难说他没有在堕落的边缘徘徊过。 在看到作为线人的小女孩惨死后,他发誓要不顾一切找到李先生。 生嚼眼球,以身试毒,把枪支塞进接头人嘴里的癫狂,那些太过真实的表演,其实是赵元浩心理某部分的映射。 但是,最终他还是抓不到真正的李先生。 在假的李先生抓到后,上司告诉他不要再继续追下去了,李先生案件就此结束。 李先生自首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李先生,没有那么重要,大家要的是结论,而不是决心。 赵元浩选择了离职。 这不仅是对他警察身份的放弃,对追寻李先生的放弃,也是对他自己的放弃。 早在他知道真正的李先生是一直跟在他身旁,从敌人到朋友的赵元浩时,他就已经开始绝望。 赵元浩还是去找了徐永乐。 徐永乐问赵元浩: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赵元浩顿时黯然失色。 这暗示着赵元浩的英雄式悲剧宿命。 当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而自己却无法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成果时,绝望会变本加厉。 要么,毁灭自己,要么,毁灭对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赵元浩来找徐永乐的时候,眼睛充血,可能是吸了毒的。 毁灭自己是第一种结局,即前面提到的,赵元浩假装拿枪,诱使徐永乐开枪。 第二种结局,警察打死毒贩,但并不是出于主旋律目的。 赵元浩开枪打死徐永乐,是在绝望之下的“同归于尽”。 一来,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徐永乐是李先生,他开枪打死徐永乐,也是对自己的终结。 二来,赵元浩知道,徐永乐两个心狠手辣的聋哑手下,肯定不会让他活着离开这里。 对于赵元浩来说,横竖都是一死。 从主题上看,杜sir的《毒战》其实是很粗暴的。 警察和罪犯为了彼此的利益,暴露出人性的种种阴暗与丑恶面。 韩版的《毒战》英文片名:believer,另一个翻译的片名叫《信徒》。 它说的是信念。 赵元浩在看到假李先生时,说过一句话: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念执著,一念成魔。 执着过了就成了偏执,所谓的不疯狂不成魔,也是如此。 赵元浩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信念成了执念。 |
|
来自: 昵称5779160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