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验方大全

 新宇医馆 2018-07-14

颈椎病验方大全

润河汤与脊柱炎

 

名医傅青主“润河汤”方治背骨痛屡用屡效

 

     傅青主治背骨痛方载于《傅青主男科·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背骨痛一节中,谓此症乃肾水衰耗,

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作痛也。方用黄芪一两,熟地一两,山萸四钱,白术五钱,

防风五钱,五味子一钱,茯苓三钱,附子一分,麦冬二钱。水煎服。笔者临证每遇患背痛久治不愈,

辨证属肾水不足,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者,用本方加减治疗,获效者良多。

    
颈椎病常某某,男,65岁。颈背部酸重、疼痛3年余。稍有劳作则困痛加重,阴雨天必甚,经医院检

查被诊为颈椎病。曾有遗精、早泄史。体质清瘦,易出汗,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弦,左尺弱、右尺浮。

辨为肾水不足,不能上润颈背经脉,复为风寒湿邪痹阻所致。治当补肾水以扶正,通经脉以祛邪。遂书傅青

主治背骨痛方加减:黄芪、熟地各30g,葛根、防风、白术各15g,山萸肉12g,茯苓10g,麦冬6g,五味

3g,附子0.3g3剂。

    
二诊:颈背部酸痛显著缓减。效不更方,继服3剂。

    
三诊:病去七八,但颈椎病临床症状易反复,嘱其今后注意锻炼,活动颈背部,并将原方加量10倍,

制成蜜丸,每丸9g,每服1丸,每日2次。

    
后随访2年,颈背痛未作。

    
背肌劳损刘某某,女,53岁。背部沉重、疼痛1年余。从事缝纫业工作,常感背部沉重、疼痛,休息

后亦难以缓减,劳累及受风着凉后加重,经医院检查被诊为背肌劳损。患者生育较多,加之长期伏案劳作,

肾水渐亏,不能上承,背部肌肉失于濡养,正虚邪乘,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触按其背部,颈、胸椎两侧有明

显触痛,舌质嫩淡红苔薄白,脉弱。拟治以补肾水而润督脉,通经脉而祛风寒湿邪。予傅氏治背骨痛方加减:

黄芪、熟地各30g,山萸肉12g,白术、防风、狗脊各15g,羌活、茯苓各10g,麦冬6g,附子0.3g3剂。

    
二诊:药后背痛明显减轻,但仍不耐劳作,食欲不振,舌苔薄白中腻。上方加砂仁5g7剂,每日1

剂,水煎服。

    
三诊:自觉症状显著缓减,食欲亦好转,精力倍增。嘱其勿过劳,适当锻炼,以上方随症加减继服1

月而停药。

    
随访1年,病未再作。

    
强直性脊柱炎张某,男,39岁。3年前腰骶部僵痛,逐渐向上发展。近1年来,以颈背部僵痛为甚。

曾经多家医院诊治,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长期服用西药,症状有所缓减,但背部仍感僵痛,俯仰不便。

触按背部腧穴疼痛明显。常感腰酸背困,多汗乏力,不耐劳作,居处潮湿。舌体瘦、舌质偏黯、苔薄白,

脉弦尺细缓。辨证属肾水亏乏,督脉失养,寒湿痹阻。治当滋补肾水,充养督脉,散寒除湿。方用傅氏治

背骨痛方加减:黄芪、熟地各30g,山萸肉12g,当归、白术、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钩藤、防风

15g,鹿角胶、茯苓、汉防己、威灵仙各10g,麦冬6g,苡仁50g,五味子3g,附子0.3g7剂。

    
二诊:背部僵痛减轻。继予原方,嘱连服2个月。

    
三诊:自觉俯仰、头痛转动较前灵活,僵痛明显减轻。遂改煎剂为丸剂,上方10倍量,依法制为蜜丸,

长期服用。服完1料后改为间断服用。近10余年来,坚持服用丸剂,间断停用,病情趋于平稳,可坚持工作。

    
傅氏治背骨痛方亦载于《石室秘录》之长治法中,名为润河汤,谓此方补气则有黄芪、白术,

补水则有熟地、山萸,去湿则有茯苓,去风则有防风,引经则有附子,而又麦冬以生肾水之母,自然金旺水

生,水足则河车之路不干,不干则润金滋肾可知,又何痛之作楚。既不痛矣,又何背之不直哉。然此方不能奏

近功于旦夕,必须多服、久服乃效,所以入之于长治之门也。证之临床,确有其效。

    
傅青主在《药性大纲》中曾说:处一得意之方,亦须一味味千锤百炼。治背骨痛方药简效宏,分析

此方组成,一是主次药用量悬殊,轻重分明。方中重用黄芪、熟地均为一两,为主药。《本草秘录》谓黄芪

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能升举升气于至阴,欲补肾水以上润河车之路,舍黄芪则难以奏功。熟地味甘,性温,沉也,阴中之阳也,无毒,入肝肾二经,为补阴之药,必多用以取效

与黄芪配伍,相须为用,上润背脊。以白术辅黄芪益气,山萸辅熟地补肾。佐以防风祛风邪,茯苓祛湿邪;

麦冬补肺金以生肾水,乃虚则补其母也;五味子味酸,性温,阴中微阳,有滋补肺金,添益肾水之功,既可

助熟地之力,又可益麦冬之功,但用量宜少不宜多,故只用一钱。

 

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无经不达,只用一分之轻量,盖欲得其

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存于脏,可引诸药达于河车之路、背脊之上而奏功,是为使药之用。

一方之中,主药用至一两,而使药仅用一分,轻重悬殊,判然有别。二是配伍严谨,构思细致周密。方

中以黄芪配熟地,熟地味重而沉,黄芪气薄而升,相互为用,补肾水而易于上达。黄芪配白术、防风,

即玉屏风散,可益气固表而祛风邪,散中寓补,补而能疏。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萸、茯苓相伍为

麦味地黄汤中主要药物,功著于滋补肾水,有金水相生之妙。黄芪与附子配伍,名芪附汤,有补气助阳

固表之功。此方药仅九味而内合三方,曲尽阴阳互济,升降相因,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之妙,疗效显

著,可视为傅青主的得意之方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任光荣  山西中医杂志社 

方药组成:黄芪30g 熟地30g 山萸肉15g 麦冬10g 白术15g 防风15g 茯苓10g 五味子5g 附子0.5g

方义:此症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作痛也。临床上对于背痛久治不愈,

辨证属肾水不足,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者,用本方加减治疗,获效者良多。

颈椎病 辨为肾水不足者,以本方加葛根。本方可以与桂枝加附子葛根汤皆治脊背痛,一者由肾水不足不润

经脉,一由阳气不足不温通经脉,可为对比之方。例,常某,男,65岁,颈背酸重疼痛3年余,稍有劳作则

沉痛加重,阴天必甚,经医院诊为颈椎病。曾有遗精,早泄史,形体消瘦,易出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脉细弦。辩为肾水不足,不能上润经脉,复为风寒湿邪闭阻。用本方加葛根十剂病去七八,以本方为散制丸

以善后,随访2年未发作。

腰背肌劳损刘某,女,53岁,背部沉重疼痛1年余,从事缝纫工作,常感背部沉重疼痛,休息后亦难缓解,

劳累及受风着凉后加重,经医院诊为背肌劳损。患者生育较多,加之长期伏案劳作,肾水渐亏,不能上承,

背肌失于濡养,正虚邪乘,不通则痛。舌淡苔白,脉弱。本方加狗脊,羌活。食欲不振加砂仁,连服1

而愈。随访1年未发作。

强直性脊柱炎张某,男,39岁,3年前腰骶部僵通,渐向上发展,以颈背部为甚,曾经多家医院诊治为强

直性脊柱炎,现腰背酸痛,压痛明显,伴多汗乏力,不耐劳作,居处潮湿。舌体瘦,质黯,苔薄白,尺脉

细缓。方加鹿角胶,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钩藤,灵仙,防己,薏米等。连服2月余,明显减轻。

原方制丸常服。病情稳定。

方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防邪外入,麦冬补肺金以生肾水,熟地,山萸肉补肾水,水足则河车之

路不干,附子量少,取其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入于脏,可引诸药达于河车之路,脊背之上而奏功,

是为使药之用。不愧为名方。然此方不能奏功于旦夕,必须多服久服乃效。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的病因和发病与人体

的体质因素有明显的关系,即与先天稟赋不足直接相关,因虚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有形之邪内生,或因虚而

感受外邪,发病之后,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滞留,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说骨痹者,病在阴分也,真阴不足则邪气得留于其间,至虚之处,乃是留邪之所。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脊背骨痛者以肾阴亏竭,不能上润于脑,河车之路干

涩而难行,故而作痛,肾精不足,气血必虚,不荣则痛,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按照一般痹证的治疗原则疗

效不理想的原因。脊柱为病,首当责之在督脉,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背正中,总督一身阳气,腰背强

痛,不能俯仰,道出督脉为病的特点。

肾之精气不足,可导致督脉空疏,经脉瘀滞不通,内邪乘虚作患,称之为邪因虚生,虚处道奸。强直性

脊柱炎患者,已有肾精不足,督脉空疏遗传在先,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病,而外感六淫仅是外因诱发,

内因才是首要因素。

按照中医的病因病机,李堪印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可以用肾虚督滞四字来概括,肾虚是先天不

足(来自父母),二是后天失养,先天之精继发受累,失养而虚(肾阴虚,肾阳虚)。督滞是指督阳滞,

因正虚而生邪(也兼有外来之邪)。痰、瘀、湿、浊都自内生,痰湿阻于气机,瘀浊滞于血脉,至虚之

处,便是留邪之所,督脉为之阻滞,病即由此而生。

  中医治则是补肾通督

针对上述病机,李堪印认为导致强直性脊柱炎,肾之精气不足是本,督脉阻滞是标,正虚而邪实,概括

来讲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就是补肾。补肾之法,不仅能养精,生髓,壮骨,消除阴蕴寒凝,也能养筋荣筋,因乙癸

同源,肝肾一荣俱荣,滋补肾阴,生精养精之药,也能滋补肝阴肝血,也能荣筋利爪,强壮关节。所

谓祛邪,就是通督,包括化疾、利湿、逐瘀、祛浊,扶正、祛邪二者,是相辅相承,正气充盛,则痰湿瘀

浊之邪自灭,邪气退却,则精、津、气、血自然充盈。

根据上述基本法则,李堪印临症以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兼强筋健骨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用益肾

通督汤(龟板胶10g,鹿角胶10g,熟地20g,山萸肉10g,女贞子10g,生白芍15g,汉三七20g,枸杞

15g,生地20g,生甘草10g,青风藤15g,砂仁10g,水煎服)。加减法:中气不足加西洋参、生黄

芪,气分有热加知母,生石膏,湿浊加薏米,血分有热加元参,水牛角,同时他认为此病病情变化纷纷,

用药应不泥死方,知常达变,随症用药,才能保证疗效。

  中医药治疗的变法

李堪印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并非一法就可以包治,应法随证变,证变法也变,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阶段性,

特殊性,要有随机权变之法。

调和营卫法(调节免疫功能)营卫失调,外邪容易内侵,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诱因之一,因此,李堪

印认为治疗时要注意扶助正气,调和营卫,祛除外邪,桂枝汤,是调和营卫之祖方,桂枝辛温,擅温

经脉,温则散寒湿,通则利气血,芍药酸寒,生津血,润关节解拘挛,桂枝、芍药是调和营卫之首选药,

强直性脊柱炎各期均可随症应用(此方临床应用时,宜加大芍药用量,用现代药理机制,芍药有抑制

免疫功能的作用)。

清热解毒法李堪印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期,是肾虚不足之体,湿热之邪作崇所致,湿热之邪或

自内生、或受外邪,侵及筋骨经脉,多见突然腰骶疼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心烦易怒、口干舌燥、

舌红、脉数,此阶段治疗,当以祛邪为主,立清热解毒法,方药定名清热解毒汤(半枝莲15g,金银

15g,虎杖15g,丹皮10g,生大地30g,生白芍15g,土苓10g,牛膝10g,女贞子10g,生草10g

水煎服,每日一服,分早晚服)。

 

 

润河汤它就是治疗一个人的一条背脊骨都在痛的那种不舒服。那这个,我想主要引它的理由是有几个了。

一个是,这种形态的背痛,是可以补到一些肾气丸的那种形态的腰痛的不足哦。另外就是,它的用药结构

呢是黄芪、熟地同用,也就是用黄芪的这个转这里出来,出到上来那个力道,去把熟地的这个补的这个肾水,

从中间揪上来。所以就是,用黄芪来引熟地上行,那附子只放1分,就是微微的给一点点的附子的那个讯息,只能说是讯息了。就是给一点点附子的讯息到这一堆药里面,让它们活泼一点,动得了一点,就这样子。哦,那是用黄芪把熟地引上来,然后

让这条背脊骨可以比较舒服。

这不是一贴两贴就有效的方子,要慢慢吃的哦,就每天喝一帖这样子。至于大陆的医生在开这个润河汤的

时候,常常都忍不住又加什么葛根5钱。你知道这是好像是怕黄芪拉不上来一样,又要用葛根。这是,但

是我会觉得,其实看方剂结构的话,这个汤就是不用葛根才漂亮哦,用了葛根感觉是有点多余的。



 

精选 颈椎疾病 中医秘方

白芍木瓜汤
  组成: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
  功效:舒筋活血,滋阴止痛。
  主治:颈椎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眩晕停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30克,山药30克,茯神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2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菊花30克,防风15克,玉竹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30克,蚤休10克。
  功效: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佐以熄风。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性眩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


威灵苁蓉汤(丸)
  组成: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
  主治:颈椎,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炎疼痛等。
  用法:每日1剂,煎2遍和匀,日2次分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


筋骨止痛酒
  组成: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
  主治:同威灵苁蓉汤。
  用法: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毫升浸入,冰片另用50%酒精200毫升浸入,每日搅拌1次,约1周全部溶化,滤去渣,将二药液和匀,用有色玻璃贮藏。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

除痹逐淤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功效:活血化淤,行气通络,除湿涤痰。
  主治: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服6停一天,12天为一个疗程。

加味葛根汤
  组成:葛根20克,桂枝15克,酒芍15克,麻黄5克,甘草15克,生姜5克,大枣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申姜15克,狗脊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鹿角胶15克(捣碎冲服)。
  功效:祛风散寒,养血和血,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蠲痹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颈椎病(方名:益气活血散风汤)

 颈椎病 (方名:益气活血散风汤)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脊髓鞘膜等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颈椎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主要症状为颈项、肩臂痛。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络脉瘀滞,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虚精亏,髓不养骨。
    颈椎病按其受压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三种。
    (1)神经根型。主要为颈、肩痛并沿颈神经根放射。重者为阵发性剧痛,影响工作及睡眠。颈部后仰、咳嗽等增高腹压时,疼痛可加重。部分病人可有头晕、耳鸣、耳痛,也可有电击、针刺样的疼痛向臂和手放射,以及手握力减退,手细小动作不灵,症状可反复发作。检查可发现颈部活动受限,在下颈部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处,以及胸大肌区有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2)椎动脉型。除颈、肩臂痛等症状外,尚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呼吸、心血管症状以及有头痛、头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甚而椎动脉受压而猝倒,猝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及可起来行走。检查有1/3的病人出现神经根阳性体征,有4/5的病人在颈椎侧弯及后伸到一定位置则出现头晕加重,甚至猝倒。
    (3)脊髓型。以脊髓症状为主,下肢发紧、发麻、无力,行走困难或如行棉花堆上。上肢发麻,手部肌力弱,持物不稳,物件易于失落,甚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潴留,卧床不起。有的常并发头痛、耳底痛、眼痛、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等。检查时可无压痛点,牵拉试验和颈挤压试验阴性。常常出现不规则的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并出现病理反射。重者出现踝阵挛和髌阵挛等。(施杞)

方名:益气活血散风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祛风通络。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处方组成】
    
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地鳖虫、威灵仙各9-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瘀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临床疗效】
    
治疗123例,结果:优36例,良65例,尚可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

【处方来源】
    
北京市酒仙桥职工医院糜纬康等。

【按 语】
    
本方用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等养血活血通络;并用破瘀攻坚通脉之土鳖虫、穿山甲、地龙;以香附理血中之气而止痛;加用威灵仙散风湿,利关节,以通经络;颈项强硬者加葛根;全方益气活血,祛瘀通络,舒筋止痛,可能有促使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的功能,对减轻或解除神经根、脊髓的压迫起了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脊髓鞘膜等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颈椎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主要症状为颈项、肩臂痛。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络脉瘀滞,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虚精亏,髓不养骨。
    颈椎病按其受压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三种。
    (1)神经根型。主要为颈、肩痛并沿颈神经根放射。重者为阵发性剧痛,影响工作及睡眠。颈部后仰、咳嗽等增高腹压时,疼痛可加重。部分病人可有头晕、耳鸣、耳痛,也可有电击、针刺样的疼痛向臂和手放射,以及手握力减退,手细小动作不灵,症状可反复发作。检查可发现颈部活动受限,在下颈部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处,以及胸大肌区有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2)椎动脉型。除颈、肩臂痛等症状外,尚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呼吸、心血管症状以及有头痛、头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甚而椎动脉受压而猝倒,猝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及可起来行走。检查有1/3的病人出现神经根阳性体征,有4/5的病人在颈椎侧弯及后伸到一定位置则出现头晕加重,甚至猝倒。
    (3)脊髓型。以脊髓症状为主,下肢发紧、发麻、无力,行走困难或如行棉花堆上。上肢发麻,手部肌力弱,持物不稳,物件易于失落,甚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潴留,卧床不起。有的常并发头痛、耳底痛、眼痛、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等。检查时可无压痛点,牵拉试验和颈挤压试验阴性。常常出现不规则的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并出现病理反射。重者出现踝阵挛和髌阵挛等。(施杞)

方名:鹿丹汤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通络,养血荣筋。主治颈椎病。

【处方组成】
    
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薏苡、威灵仙各9-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肋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点加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等;风寒湿邪留而不去,症见游走疼痛,或痛遇寒加甚,或沉重身困等,选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独活等。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结果:获优9(22.5),良24(60),差7(17.5),总有效率为82.5%。对本组21例患者进行了半年-4年半的随访,其中19例疗效巩固。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张长江

【按 语】
    
方中熟地、鹿衔草补肝肾;丹参、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补血;薏苡、威灵仙通经络。通过运用体感诱发电位和甲皱微循环检查,初步肯定本方能改善骨化周围组织的血运状况,消除局部刺激所致的水肿和炎性反应,从而使症状得到改善,故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有效。(朱钢)

 

方名:加减葛根桂枝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荣柔肝,活血舒筋。主治颈椎病。

【处方组成】
    
白芍30克、葛根15克、木瓜15克、鸡血藤12克、桑枝9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瘀明显者加当归、川芎、桃仁;头痛眩晕加枸杞子、菖蒲、蔓荆子;伴高血压加钩藤、山楂、豨莶草;手臂麻木较重者用鸡血藤、桑枝、加川芎、桔梗;腹泻便溏加炒白术、茯苓、防风。

【临床疗效】
    
治疗68例,治疗20-30天,结果:治愈17例,显效38例,好转7例,无效6例,有效率91.1%。随访54例,在1-3年复发3例。

【处方来源】
    
国防科委门诊部杨晓惠。

【按 语】
    
葛根桂枝汤原乃仲景专为太阳病项背强直者而设,而颈椎病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或头晕,或手麻,与此症极为类似,故杨氏古方今用,并随症加减,收效颇丰。方中葛根升津解肌;桂枝、鸡血藤温经通络;桑枝祛风止痛;白芍、甘草、木瓜酸甘柔肝,和营舒筋。

 

方名:何氏颈椎病方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肝益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主治颈椎病。

【处方组成】
    
熟地15-25克、丹参10克、桑枝10克、生麦芽10克、当归尾10克、鹿衔草10-15克、骨碎补15克、肉苁蓉6-10克、生蒲黄20-25克、鸡血藤15-20克、蛇蜕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高血压去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克、田三七1.5-2克;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胀痛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剂各2毫升局部注射。

【临床疗效】
    
治疗68例,结果有效66(97),症状无明显改善2(椎动脉型及脊髓型各1)

【处方来源】
    
何锐。

【按 语】
    
本病属本虚标实。肝肾不足是本虚,挛急痹痛、风阳上亢为标实。治宜补肝益肾,养血通经,兼以祛风止痛。方中用熟地、苁蓉补益肝肾,以培其本;丹参、当归养血活血;鸡血藤、生蒲黄配以桑枝、麦芽活血通经;鹿衔草、骨碎补壮筋健骨;蛇蜕祛风止痛。全方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乃立方之大意。

 

颈椎病治疗二方

【简介】颈椎病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络脉瘀滞,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虚精亏,髓不养骨。

【治法】

【组成】人参、半夏、川芎各10克,当归、威灵仙、五灵脂各15克,夏枯草、羌活、菊花各12克,乳香6克,蜈蚣2条。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20日为一疗程。

 

【组成】葛根、威灵仙各30克,木瓜、透骨草、鸡血藤、狗脊、白芍、仙灵脾各15克,青风藤12克,全虫、桑枝各10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

【疾病】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脊髓鞘膜等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

 

颈椎病秘方

颈椎病秘方:
         药方:生龙牡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30克,   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   旋复花3克。

         方法:每天一剂,水煎服,12剂即有效果,一般5剂可愈。

 

颈椎病

反应出来思考 麻黄原有缩尿功能

最近治疗了一例颈椎增生的病人,吃药后引起了意外的反映。该病人是颈椎增生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我用了经方葛根汤加减治疗,其方为葛根100g  麻黄30g  桂枝3Og  赤白芍各30g  鸡血藤3Og  海桐皮15g  片姜黄15g  羌活15g  生姜6  大枣6  生甘草30g  血竭6g,七副  服后疼痛大减,效果很好。病人复诊时,一见面就说好,但是话语紧接就是一转,说:好了上头,难了下头,吃药后,小便困难,几近难出。我一听,认为不会吧,连忙翻出案底,看了半天,觉得葛根汤对证,没有什么问题。怎么能引起小便难呢?反复思之,再观药方,突然领悟,问题出在麻黄上了。量太大了,故然麻黄有开表止痛作用,但也有缩尿作用。回想自己在治疗小儿遗尿中,必用麻黄止尿,效果很好,联想到此,一定是麻黄的作用。二诊取掉麻黄,再服,结果小便如泉涌,恢复自然。由此想到偶然中含有必然,又多此一知,故记之。

古道瘦马写于2012.8.20

颈椎增生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使用了3代了,其效果如神!敬请验证!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使用了3代了,其效果如神!敬请验证

 

 

 

 

 

颈椎病

郭剑华补气活血通

患者长期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反复发作,近来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根微腻,舌边尖有瘀点,脉细涩。四诊合参,为项痹病(颈椎病),属气虚血瘀,筋脉失养。治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证相应,故疗效较好。

  吴某某,男,49岁,2012年4月28日初诊。

  患者因“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5年余,加重5天”前来就诊。患者诉体质素弱,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长期颈项强痛不适,右上肢胀痛,右小指及无名指麻木,同时伴有倦怠疲乏、少气懒言、面色不华等症状,每因久坐伏案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近2年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并伴见右肩胛部酸胀痛,偶发头晕等症状,一周前患者因伏案时间过长,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麻木等症状加剧,舌质淡,苔薄白根微腻,舌边尖有瘀点,脉细涩。

  颈椎MRI片示:颈椎生理曲度直,颈椎退行性变,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右侧神经根受压。查体:颈项部肌肉僵硬,颈活动受限,颈4、5、6椎棘突右侧旁开0.5厘米处有一条索状硬结,压之疼痛向右上肢放射,右前臂外侧,右上肢三角肌轻度萎缩,右肩胛冈下缘凹陷处压痛明显,右肩峰后下缘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中年男性,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而致颈项部肌肉、筋脉劳损,气血不畅,而出现颈项强痛不适,右上肢酸胀疼痛;加之患者平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此皆为气血不足之征象,气血虚则筋脉失养,从而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诊断为“项痹病”,属于气虚血瘀、筋脉失养型,治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

  处方:葛根2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狗脊20克,羌活12克,桑枝15克,川芎15克,全蝎粉6克(装胶囊吞服)。5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并以所剩药渣加花椒15克,生姜50克,水适量,煎水热敷颈肩及肩胛部。

  二诊(2012年5月3日):患者服上方5剂后,颈项强痛症状明显减轻,右上肢胀痛缓解,右手指麻木有所改善,仍感短气乏力,余未诉不适。守前方加党参15克再服3剂,仍以药渣热敷颈部,并指导患者做颈部功能煅练操和颈部自我按摩,每日上下午各1次。

  三诊(2012年5月9日):患者诉颈项强痛及右手拇指及环指麻木诸症消失,但仍感倦怠乏力,纳差食少。服六君子汤加当归15克,白芍15克,丹参10克。连服5剂以善后。坚持颈部自我保健。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属于中医的“痹症”、“项强”等范畴。该患者为中年男性,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而致颈项部肌肉、筋脉劳损,加之患者平素气血虚弱致筋脉失养,气血不足则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不养脑而眩晕。血不濡养筋脉则上肢胀痛,手指麻木。采用颈舒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的筋伤疾病,好发于长期低头工作或工作时经常向某一方向转动的人。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相应症状早有记载。郭剑华在长期从事筋伤病症的临床、教学、科研中,通过对大量病例临床特征分析,认为颈椎病存在共同的病因病机,即寒、瘀、痰、虚四者杂合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归纳为寒湿痹阻、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四型,从而拟定了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祛风散寒、化痰通络为治疗原则的“颈舒汤”方,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证之临床,每获良效。

  方中葛根、当归为君药,以活血通络、生津润筋;桂枝、白术、黄芪、茯苓、白芍共为臣药,以益气通阳、活血通脉、燥湿利水;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虫搜剔经络、活血祛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其中,葛根解肌发表生津,《金匮要略注解》载“葛根能透达表邪,启胃气而生津液,滋润筋脉,舒缓强急”;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络,助阳化气,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黄芪补气固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

  “颈舒汤”方由数个经方和时方优化组合而成。全方祛风寒、化痰湿、补气血、益肝肾、化瘀血、通经络之功效。经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及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等。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散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效果;对物理和化学刺激致痛的动物模块均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可以解除对神经、血管、肌肉等的不良刺激,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在颈舒汤基础上,寒湿痹阻型加羌活10克,桑枝15克;痰瘀阻络型加法半夏10克,陈皮12克,川芎15克;气血不足加党参15克,熟地15克;肝肾不足偏于阴虚者加龟板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偏于阳虚者加鹿角胶15克,肉桂6克,肉苁蓉15克。

  在服药期间,结合做针灸、按摩治疗能增加疗效。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健,避免久坐伏案或长时间单一姿势运动,避免睡过高、过低的枕头,适寒温,免劳累。鼓励患者适当做一些以颈部和上肢为主的主动功能锻炼,以预防复发。

 

颈椎病(眩晕型)的克星:【补肝通督胶囊】.【天中济仁堂】.【经典收藏】.总有效率100%.(骨科医生) 

 

作者 医林隐士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等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血管、脊髓等软组织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胸背疼痛,活动欠利,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等.接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以患椎动脉型和混合型颈椎病为最多.表现为眩晕(或上肢麻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者).    
方药组成:鹿角60克 灵仙100克 透骨草60克 地龙30克 全蝎30克 土元30克 甲珠30克 红花30克 葛根50克 淮山药50克 独活30克 乌梢蛇20.  
功效:补肝肾,通督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适应症: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眩晕(或上肢麻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者)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口服5,一日3,连服3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它治疗.  
  
疗效:临床治疗54,显效23,有效31,总有效率100%.  

 

颈椎病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如牵引、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现笔者介绍一种中药热敷疗法,该法是集中药与理疗相结合的一种较为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对颈椎病早期和手术恢复期治疗很有效果。

     配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0克,海桐皮10克,刘寄奴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川断6克,黄柏6克,牛膝6克。

     方法将上药打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分为两包,每包加入白酒(有发热症状、骨刺重的改加白醋)20毫升,置入空罐内盖好,放入水中炖热后,先取一包热敷患部(颈椎病痛处),凉后再换另一包,轮流热敷40分钟,一月为一疗程。

     功效 使增生骨质软化,以达到控制至消失。

     注意事项 皮肤病或溃破者勿热敷。

     该方法还可适应肥大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骨刺增生、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疼痛等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颈椎病

骨碎补药枕方治颈椎病

 方药组成:骨碎补50克,葛根30克,威灵仙30克,羌活30克,桂枝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党参30克,细辛20克,川芎30克。共研粗末,装入布袋中作枕心,每晚作枕用,每月更换一次,连用2~3个月。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多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致,属中医“痹证”范畴。辨证多分气滞血瘀、风寒湿痹、肾督亏虚、痰湿互阻等型,治疗一般予补气活血,祛风散寒,逐湿通络,补肾壮督,化痰止痛,长期运用,多收显效。然笔者老师石恩骏在治疗该疾时,一般少用内服药物,多用以骨碎补为主药的药枕外用,既能收到内服药物相同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引起的不适。正如吴师机云:“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此方运用方便,花费较廉,真正体现了中医药之简便廉验之优势。

考骨碎补又称猴姜、毛姜、申姜,为临床习用之品,性味苦温,归肝、肾二经,有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能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似与其补肾、活血等功效相为吻合,与诸补气活血、祛风散寒、逐湿通络、补肾壮督、化痰止痛之品配合使用,对颈椎病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医者重视。

 

 

颈椎病

王××,男,57岁。首诊:19971127日。突发性头晕史三年。
       突发性头晕,旋转伴呕吐,第一次发作于三年前。现神疲乏力。夜寐二便尚可。苔薄质紫,脉沉细。
       检查:颈活动(±),颈椎压痛(+)。头颅CT(-)X-ray示:颈椎呈退行性变,血检:血脂偏高。
       辨证:气血失和,痰湿阻滞。
       诊断:颈椎病(A型为主)
       治则:调和气血,化痰祛湿。
       处方:炙黄芪30g 软柴胡9g 炒白芍12g 炒枳壳12g 炒竹茹12g 制半夏9g 明天麻9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生龙骨、牡蛎(各)30g 石决明30g 香谷芽12g 炙甘草5g 14剂。
       二诊:1998128日。药后头晕呕吐明显减少。胸闷心悸,苔薄腻,脉沉细。再前法加减。
       原方:加苍术、白术(各)12g 全瓜蒌12g 吐降香6g 青风藤18g 21剂。
       三诊:199818日。诸恙已解,守原法28剂巩固疗效。
       按:该案以温胆汤为主治疗椎A型颈椎病的成功例子。

 

 

 

颈椎病,背骨痛强直脊柱炎


    傅青主治背骨痛方载于《傅青主男科·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背骨痛”一节中,谓“此症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作痛也。方用黄芪一两,熟地一两,山萸四钱,白术五钱,防风五钱,五味子一钱,茯苓三钱,附子一分,麦冬二钱。水煎服。”笔者临证每遇患背痛久治不愈,辨证属肾水不足,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者,用本方加减治疗,获效者良多。

    颈椎病常某某,男,65岁。颈背部酸重、疼痛3年余。稍有劳作则困痛加重,阴雨天必甚,经医院检查被诊为颈椎病。曾有遗精、早泄史。体质清瘦,易出汗,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弦,左尺弱、右尺浮。辨为肾水不足,不能上润颈背经脉,复为风寒湿邪痹阻所致。治当补肾水以扶正,通经脉以祛邪。遂书傅青主治背骨痛方加减:黄芪、熟地各30g,葛根、防风、白术各15g,山萸肉12g,茯苓10g,麦冬6g,五味子3g,附子0.3g,3剂。

    二诊:颈背部酸痛显著缓减。效不更方,继服3剂。

    三诊:病去七八,但颈椎病临床症状易反复,嘱其今后注意锻炼,活动颈背部,并将原方加量10倍,制成蜜丸,每丸9g,每服1丸,每日2次。

    后随访2年,颈背痛未作。

    背肌劳损刘某某,女,53岁。背部沉重、疼痛1年余。从事缝纫业工作,常感背部沉重、疼痛,休息后亦难以缓减,劳累及受风着凉后加重,经医院检查被诊为背肌劳损。患者生育较多,加之长期伏案劳作,肾水渐亏,不能上承,背部肌肉失于濡养,正虚邪乘,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触按其背部,颈、胸椎两侧有明显触痛,舌质嫩淡红苔薄白,脉弱。拟治以补肾水而润督脉,通经脉而祛风寒湿邪。予傅氏治背骨痛方加减:黄芪、熟地各30g,山萸肉12g,白术、防风、狗脊各15g,羌活、茯苓各10g,麦冬6g,附子0.3g,3剂。

    二诊:药后背痛明显减轻,但仍不耐劳作,食欲不振,舌苔薄白中腻。上方加砂仁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自觉症状显著缓减,食欲亦好转,精力倍增。嘱其勿过劳,适当锻炼,以上方随症加减继服1月而停药。

    随访1年,病未再作。

    强直性脊柱炎张某,男,39岁。3年前腰骶部僵痛,逐渐向上发展。近1年来,以颈背部僵痛为甚。曾经多家医院诊治,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长期服用西药,症状有所缓减,但背部仍感僵痛,俯仰不便。触按背部腧穴疼痛明显。常感腰酸背困,多汗乏力,不耐劳作,居处潮湿。舌体瘦、舌质偏黯、苔薄白,脉弦尺细缓。辨证属肾水亏乏,督脉失养,寒湿痹阻。治当滋补肾水,充养督脉,散寒除湿。方用傅氏治背骨痛方加减:黄芪、熟地各30g,山萸肉12g,当归、白术、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钩藤、防风各15g,鹿角胶、茯苓、汉防己、威灵仙各10g,麦冬6g,苡仁50g,五味子3g,附子0.3g。7剂。

    二诊:背部僵痛减轻。继予原方,嘱连服2个月。

    三诊:自觉俯仰、头痛转动较前灵活,僵痛明显减轻。遂改煎剂为丸剂,上方10倍量,依法制为蜜丸,长期服用。服完1料后改为间断服用。近10余年来,坚持服用丸剂,间断停用,病情趋于平稳,可坚持工作。

    傅氏治背骨痛方亦载于《石室秘录》之“长治法”中,名为“润河汤”,谓“此方补气则有黄芪、白术,补水则有熟地、山萸,去湿则有茯苓,去风则有防风,引经则有附子,而又麦冬以生肾水之母,自然金旺水生,水足则河车之路不干,不干则润金滋肾可知,又何痛之作楚。既不痛矣,又何背之不直哉。然此方不能奏近功于旦夕,必须多服、久服乃效,所以入之于长治之门也。”证之临床,确有其效。

    傅青主在《药性大纲》中曾说:“处一得意之方,亦须一味味千锤百炼。”治背骨痛方药简效宏,分析此方组成,一是主次药用量悬殊,轻重分明。方中重用黄芪、熟地均为一两,为主药。《本草秘录》谓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能升举”,“升气于至阴”,欲补肾水以上润“河车之路”,舍黄芪则难以奏功。熟地“味甘,性温,沉也,阴中之阳也,无毒,入肝肾二经”,为“补阴之药,必多用以取效”,与黄芪配伍,相须为用,上润背脊。以白术辅黄芪益气,山萸辅熟地补肾。佐以防风祛风邪,茯苓祛湿邪;麦冬补肺金以生肾水,乃虚则补其母也;五味子味酸,性温,阴中微阳,有滋补肺金,添益肾水之功,既可助熟地之力,又可益麦冬之功,但用量宜少不宜多,故只用一钱。


    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无经不达”,只用一分之轻量,盖欲“得其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存于脏”,可引诸药达于河车之路、背脊之上而奏功,是为使药之用。一方之中,主药用至一两,而使药仅用一分,轻重悬殊,判然有别。二是配伍严谨,构思细致周密。方中以黄芪配熟地,熟地味重而沉,黄芪气薄而升,相互为用,补肾水而易于上达。黄芪配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可益气固表而祛风邪,散中寓补,补而能疏。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萸、茯苓相伍为麦味地黄汤中主要药物,功著于滋补肾水,有金水相生之妙。黄芪与附子配伍,名芪附汤,有补气助阳固表之功。此方药仅九味而内合三方,曲尽阴阳互济,升降相因,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之妙,疗效显著,可视为傅青主的“得意之方”

 

 

 

颈椎病11

方剂一
   
羌活、独活、桑寄生、秦艽、川芎、赤芍、当归各15克,防风、杜仲、川牛膝各12克,细辛、桂枝、甘草各10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淤血阻络加桃仁12克,红花10克,鸡血藤30 克,元明15克,痰浊阻络加制半夏、天麻、茯苓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二
    寄生、川断、熟地、川芎、僵蚕各12克,丹参20克,葛根、威灵仙、木瓜各15克,黄芪30克,牛膝10克,乳香、没药各9
制用法:水煎服。同时可将上方药渣用纱布过滤,包好,加白醋50克,上笼蒸20分钟,取出稍凉后热敷颈部,每日2次,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三
    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各9克,当归、伸筋草、木瓜、狗脊各12克,川芎、防风各6克,三七3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四

    白花蛇,焙黄10克,乳香、没药、肉桂、川乌、草乌、胡椒、白芥子各5克,麝香1.5克,冰片少许
制用法:共为细末,同时取药末撒在麝香虎骨膏上,贴于患处,每周换药 2次。同时内服下述汤药:葛根、威灵仙各30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五
    全蝎、片姜黄各10克,白芥子、五灵脂各15克,炒皂刺、熟地各30克,穿山甲、麻黄各6克,制川、草乌各15克(先煎40分钟)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六
    全蝎10克,蜈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七
    羌活、胆南星、龙胆草各6克,白芷、桃仁、赤芍、延胡索各10克,川芎、白芥子各5克,威灵仙15克,桑枝、葛根各1530
制用法:水煎服,随主加减。可配合食疗,方为怀山药30克,熟地、枸杞、莲子肉、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6克,炖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八
    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桔梗、干姜、厚朴、甘草各10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九
    紫贝齿(先煎)、磁石(先煎)各30克,粉葛根、炒白芍、丝瓜络各15克,炙甘草9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脊髓型

方剂十
    桂枝、白芍、黄芪、知母各9克,葛根18克,生地24克,钩藤、桑寄生各12克,生石膏、桑枝、茅根各30克,琥珀6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方剂十一
    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薏苡仁、威灵仙各912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

 

 

 

颈椎病 成也葛根,败也葛根


治颈椎成也葛根,败也葛根(舍得原创)
舍得
[伤寒论]14条和31条用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治太阳中风戓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故后世,特别是许多人患有颈椎病的现代,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用这两个方治颈椎病,但绝大多数的医生都会使用葛根这味药,葛根似乎成了治颈椎的专药,例如下述有两篇文章介绍颈舒汤汤的,这颈舒汤用葛根为方中主药就是例子。
颈舒汤1
发表者:赵东奇379人已访问

颈椎病
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
组成]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
功能]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
主治]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所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
[
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頸舒湯2
郭剑华简介
郭剑华,1945年生,四川荣县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省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专业,现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病房主任,主任中医师。现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还担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协委员。先后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重庆市优秀科技人才、重庆市名中医、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医务工作者、重庆市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重庆市劳动模范等称号。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至2001年应邀赴南非创建了南非中医诊疗院,组织成立了南部非洲中医药学会,被公推为第一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从医40余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中医论文50余篇,出版中医专著4本,完成科研7项,获中国专利4项。学术上突出中医综合治疗特色,主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擅长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
颈舒汤
[
组成]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
功能]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
主治] 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所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
[
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
典型病例]
患者易某某,女性,30岁,农民。2003428因颈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1月余,加重5天来院就诊。查体:颈部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45椎两侧压痛明显,疼痛向右肩及右前臂外侧放射,右上臂三角肌轻度萎缩,右肩胛冈下缘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X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34、颈45椎椎间孔变窄,颈36椎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以颈舒汤加桑枝、羌活、细辛。水煎三次,取三次药液混合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服药八剂,诸症消失,嘱患者加强颈部自我保健,至今未复发。

,,,,,,,,,,,,,,,,,,,,,,,,,,,,,,,,,,,,
本人认为这是典型的读书不精,误解葛根功效的例子,葛根本无治颈椎功效,真是治颈椎成也葛根,败也葛根!
为什么本人认为葛根本无治颈椎功效?缘于三点,1.本人曾用鲜葛根煲烧猪骨戓鲮鱼骨等传统药膳治落枕戓其它颈部不舒症状并无效果,更别说更为严重的颈椎病了,2.本人曾单用刮痧艾炙拨罐也治愈过颈椎病,刮痧艾炙拨罐等方法,无非是刮走艾溶戓拨起颈部阻塞经络的寒瘀,这说明做成颈椎病产生的原因,是颈部阻塞经络的寒瘀,葛根甘寒生津,甘寒说明了并无苦味入血散瘀的功效,也不能散寒,这如何能治颈椎病?3.本人基于上两点,治颈椎病,每年也治愈过几例,从无一例是使用过葛根的。
[伤寒论]31条为例,伤寒论为什么用以葛根为主药的葛根汤来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呢?伤寒第1条说,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可见,太凡感冒初期就己经有项强不舒症状,为什么35条的麻黄汤单刀直入独驱其寒,而不加入葛根,却可使得表解而颈部症状也消失呢?其原因就是项强是寒邪客于太阳经脉所致,但散其寒,寒邪在颈部的经脉阻塞使通了,故颈部的不舒也随表解而解。31的项背强几几,只是项强症状的加重,涉及的范围扩大,连背部也涉及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寒邪较重,对机体的伤害较第1条严重了。既然是寒邪较重,对机体的伤害较第1条严重,治法是不是应该应该增强发汗解表能力呢?这是必须的!尽管以现时所有[伤寒论]版本中的葛根汤,各药用量如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二枚()
但是本人在拙作{[伤寒论]葛根汤类方证的理解()(舍得原创)  }中分析过,葛根汤实际上是麻黄桂枝的合方再加葛根,尽管此文未有时间写完,只解释了32条条文,但思路还在,既然是麻桂合方,各药用量就应该不止上述剂量,否则1,葛根汤的药量与桂枝加葛根汤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彼称为桂枝加葛根汤而在此却称方名葛根汤?2.如何治疗较重的表寒?因此,本人认为这葛根汤的麻桂用量应该较所知的剂量为重。正因为葛根汤的解表功效较麻黄汤为重,故服后表能解,项背强几几症状自然也随表证症状的消失而消失,从这角度而言,治项背强几几,并无关葛根什么事。
为什么葛根汤以重用葛根为主药并将方剂冠以葛根汤之名呢?别忘了,仲景医圣十分强调取微似有汗,这是怕汗多伤阳损阴产生变证的缘故。解表葯重了,发汗力就大,汗出必然就多,在这情况下,补救措施之一就是汤中伍芍药从敛汗,使汗尽量不増加,二就是用葛根甘寒生津,以补充汗出的损失。方名葛根汤者,是仲景医圣将防未病放在首位也。有注家认为汤剂中加葛根是因为项背强几几是寒邪阻塞筋脉失养,故加葛根生津濡养之,寒气去了,阻塞自然会通,筋脉自可恢复濡养,何必用甘寒的葛根去抵消辛温的发表功效?有注家认为葛根入阳明,项背强几几症状病涉太阳阳明两经(这阳明主要是指手阳明大肠经在颈肩的循行部位),葛根汤的葛根是治阳明,这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思維,果真是病势已达阳明,则应该用石膏治阳明,应该改用大青龙汤,用葛根生津,是防汗多伤阴,病入阳明。
我有一网友小程减肥,刘志杰高足,也精通伤寒,曾与本人交流过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颈椎,据她介绍说,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颈椎,各药用量一定要按[伤寒论]所定的量,所谓按[伤寒论]所定的量,是指-两按16克来算,这样的话每剂药的解表力量可谓惊人,这一方面说明了颈椎病是较重的寒邪阻塞,必须重用解表之药方可治之,另-方面,换一角度而言,重用解表之药方可治之,不怕伤阴么?这就突显了葛根的目的!
现在,许多人都患有颈椎病,接现在许多人的体质而言,以阳虚者居多,这决定了寒己入阴,不能再汗了,而现在治颈椎,也不局限在发汗,例如上述颈舒汤,不发汗,也就不用担心汗多伤阴,那你还伍葛根干嘛?画蛇添足!知其言不知其所以然,真是治颈椎成也葛根,败也葛根也!
本人治颈椎,忧的唯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表邪外透,用的是附子理中汤及大量补肾阳的药膳汤,从未用过葛根,却收效甚速,达到根治效果。



 

 

颈椎病的七种妙法

国医大师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七种妙法

国医大师任继学手记:

证(颈椎病)以颈椎骨增生为病之本,脑髓、心、脾、肝为病之标,经络为病邪传导之路,筋脉、神机、神经为病象反应之枢本病除内治药物疗法而外,必须采用外治法,其疗法分药物贴敷,按摩方法,内外结合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任继学 摘自《任继学经验集》

健康攻略:

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而且轻重悬殊。轻者颈、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颈背僵硬,胸闷气短,或心悸,或心绞痛,或眩晕、恶心等;重者以步履蹒跚,甚则瘫痪,出现知觉障碍为主。

任继学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太过伤肾,致使精虚髓虚而不能充养于骨,导致骨质退化而成。除此之外,也有因风寒湿三邪相互作用,乘虚侵入人体,使经络气滞而不行,进而生淤致痰,毒伤脊椎而发。过食咸味,也能伤肾入骨,引发颈椎病变。对于本病的治疗,邓老主张内外兼治,尤其对外治法颇有心得。在《任继学经验集》这部作品中,他共总结了10种颈椎病的外治法,我们择其要者推荐给大家。

1.熏洗法

【处方】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药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及痹证型颈椎病。

2.薄贴法

【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药枕法

【处方】当归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乌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红花30克,地龙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灯心草300克,细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参300克,防风300克,莱菔子300克,威灵仙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冰片20克。

【用法】将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芯,令患者枕垫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4.隔姜灸法

【处方】枣核大艾炷18~36壮。

【用法】选用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为主,配合大椎、肩井、风池、肩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个穴位,每穴3~6壮,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药包热敷法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热敷时以皮肤耐受为度,每袋药用2~3天。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6.浴疗法

【处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炙川乌、炙草乌各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

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7.耳穴压豆法

【处方】王不留行籽

【用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前后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各型颈椎病。

养生无极限:

运动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也大有帮助,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套颈椎病自我康复操,每天坚持做下去,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起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 头向左 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注意腰椎不要用力。

文章来源:节选于《大国医》一书    作者:王耀堂  焦亮

 

名医名方:“颈脉通”治疗颈椎病

  组成  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

  功能  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主要治疗各型颈椎病,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症见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无力,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退及肌肉萎缩;或伴有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等。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者。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5~6个疗程。

方解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和颈部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颈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骨质增生,颈椎管或椎间孔变窄,颈部脊髓、神经、血管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属于中医“痹证”、“眩晕”、“骨痹”等范畴。临床所见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当治以“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方中白芍酸甘化阴,舒缓挛急,柔肝止痛,主治筋脉失养诸症,芍药总苷,有抗炎、镇痛、消除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的作用,同时对中枢性、末梢性横纹肌痉挛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够明显缓解颈椎病的疼痛及颈部不适诸症。天麻入肝经,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且有镇静的作用,与芍药为伍可调和血脉,缓急止痛。钩藤解痉止痛,息风定惊。葛根发表、解肌、止痉,专治项背强痛,且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葛根素有较强的扩张血管的作用,能调节前庭植物神经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脑循环作用。

    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治其本。当归含有挥发油,有增强血液循环作用,能通痹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蜈蚣含有溶血性蛋白质、多种肽及氨基酸,能抗惊厥,有息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地龙含有地龙素,有溶栓作用,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独活含有内脂类,能祛风湿止痛。诸药共用能有效地消除神经根脊髓的水肿、椎动脉的痉挛及脑部的缺血缺氧,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加减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临床运用  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颈椎病的治疗

是中老年人,脊椎退行性改变,影响附近神经、脊髓、血管等结构,使椎间变性、肥大、韧带肥厚、钙化、骨赘形成.常见症状有眩晕、颈僵、肩臂手指麻木或疼痛,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大,其发生的骨剌部位越多,临床证状重,并发症也明显。西医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五个类型。认为骨质在劳损的基础上,内部气血运行不畅,外受风寒湿邪困扰,经络瘀滞,则骨质生成骨剌,压迫局部神经血管,引起一系列颈椎病的症状. 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多为肝肾不足为本,风痰瘀为标。治疗当以补气血、益肝肾、活瘀血、祛风寒、化痰湿、通经络,解痉止痛为原则。经多年临床筛选,自拟经验方黄葛舒颈汤,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3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补骨脂15克,当归15g,鸡血藤15克,路路通15克,秦艽12克,姜黄15克,川芎12克,金毛狗脊30克,炙甘草10克,全蝎3克。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虚、寒、痰、瘀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秦艽、路路通、全蝎搜剔经络。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颈椎病疗效显著的方剂

 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颈椎病是由脊椎退行性改变引起,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大,其发生的骨剌部位越多,临床症状越重。我经多年临床筛选,自拟经验方黄葛舒颈汤,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g,葛根30g,桂枝12g,白芍15g,补骨脂15g,当归15g,鸡血藤15g,路路通15g,姜黄30g,秦艽12g,姜黄15g,川芎12g,金毛狗脊30g,炙甘草10g,全蝎3g。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秦艽、路路通、全蝎搜剔经络。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颈椎病疗效显著

 经验方黄葛舒颈汤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颈椎病是由脊椎退行性改变引起,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大,其发生的骨剌部位越多,临床症状越重。我经多年临床筛选,自拟经验方黄葛舒颈汤,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g,葛根30g,桂枝12g,白芍15g,补骨脂15g,当归15g,鸡血藤15g,路路通15g,姜黄30g,秦艽12g,姜黄15g,川芎12g,金毛狗脊30g,炙甘草10g,全蝎3g。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秦艽、路路通、全蝎搜剔经络。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颈椎病黄葛舒颈汤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脊椎退行性改变,影响附近神经、脊髓、血管等结构,使椎间变性、肥大、韧带肥厚、钙化、骨赘形成.常见症状有眩晕、颈僵、肩臂手指麻木或疼痛,在临床上患者年龄越大,其发生的骨剌部位越多,临床证状重,并发症也明显。西医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五个类型。认为骨质在劳损的基础上,内部气血运行不畅,外受风寒湿邪困扰,经络瘀滞,则骨质生成骨剌,压迫局部神经血管,引起一系列颈椎病的症状. 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多为肝肾不足为本,风痰瘀为标。治疗当以补气血、益肝肾、活瘀血、祛风寒、化痰湿、通经络,解痉止痛为原则。经多年临床筛选,自拟经验方黄葛舒颈汤,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3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补骨脂15克,当归15g,鸡血藤15克,路路通15克,秦艽12克,姜黄15克,川芎12克,金毛狗脊30克,炙甘草10克,全蝎3克。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虚、寒、痰、瘀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秦艽、路路通、全蝎搜剔经络。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颈椎病秘方

  《灵枢·经脉》曾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颈椎属督脉,属肾,督脉经颈脊入脑、贯心。严世芸教授认为治疗颈椎病以补肾通督,益气活血的基本方治疗:生黄芪30g,桃仁15g,川芎12g,地必虫12g,棱莪术(各)12g,地龙12g,葛根15g,仙灵脾20g,骨碎补15g
      
加减使用方法:
      
一般均可加桂枝12g以通络通阳。
      
项脊痛者(非落枕),去棱莪术,加生蒲黄(包煎)15g,威灵仙15g
      
延及肩臂痛者,加炙乳没(各)12g,羌活12g,络石藤20g,鸡血屯20g,海风屯20g,桑枝15g,桑寄生15g,疼痛明显者加制川乌6-9g
      
有肌肉萎缩者,加健脾养血之品,如四君,补中益气,首乌,黄精,也可配合虫蚁搜剔之品。
手指及臂麻者,加化痰搜风通络之品,白芥子15g,全蝎4-6g,蜈蚣3条,乌梢蛇12g,蕲蛇9g,僵蚕12g,防风12g,等等。
     
颈项连背脊疼痛,发冷者,加熟地20g,鹿角片9g,脊冷明显者,加山萸肉15g,肉桂6g,附子12g,等等。其他按辨证用药。

   上图中的枕头过低会导致颈椎扭曲和肩部压迫,不利于颈部休息。因此,严世芸教授主张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侧睡时枕头高低以与肩宽相等为宜。

 

 

治股骨头坏死 颈腰椎病秘方
【配方及用法】
处方: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毛姜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12克。生地20克。当归12克。白芍30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30----60克。
 功能: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不利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痛者加制川乌。桂枝各10克。此方功效卓著。可用可试。原方属汤承祖先生方。余在用时加仙茅。仙鹤草。仙灵脾各10---15克。效亦不错。
 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
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此方李医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颈椎病秘方

.1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早、晚各服1)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

【主治】颈椎病。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下面几首名医秘方,屡用有效。供临床选用。

(1)辽宁名医王乐善之经验方(加味葛根汤) 葛根20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捣碎烊化冲服)15克,麻黄、生姜、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早、晚各服1)。验证有效(《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2)湖南名医易希元之经验方(逐痹汤) 当归、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芎、威灵仙、白芷、独活、秦艽、延胡索、五加皮、豨莶草、甘草各10克,细辛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屡用有效(《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1.2 搜风通络汤

【来源】蒋森,《中医杂志》(1)1985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赤芍、川芎、自然铜、穿山甲、木瓜各1315克,鹿衔草2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搜风通络,活血祛风。

【方解】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叶天士云:治痹用搜风剔邪通络之品,如蜣螂、全蝎、地龙、山甲、蜂房之类。故方用全蝎、蜈蚣、乌蛇配鹿衔草、穿山甲、木瓜以搜风,祛湿,通络;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佐以川芎、赤芍、自然铜以活血祛风。所以用葛根者,取其引经、舒筋之效。综观全方,本方可能有促进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神经根炎性水肿消退,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椎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主治】颈椎病。

【加减】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者,加豨莶草、汉防己;椎动脉型或合并冠心病者,加丹参、红参;合并高血压者,加玄参、钩藤;气虚者,加黄芪;肾虚者,加淫羊藿、补骨脂。

【疗效】治疗89例,结果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26例,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或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而随访不足1年或于1年内复发者)44例,有效(症状、体征部分减轻,能从事轻便工作)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本方对神经根炎型(77)临床治愈19例,显效4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椎动脉型(8)临床治愈7例,显效1例,效果较好。凡属有效病例,一般服药510剂症状即可明显减轻。经临床观察,当服汤剂至症状基本消失后,改服丸剂或胶囊(将药物装入胶囊中吞服)1月左右,对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

 

1.3 白芍葛根汤

【来源】杨六中,《江苏中医》(10)1990

【组成】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黄3克,桂枝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5剂为1疗程,可连服58疗程。

【功用】养血柔肝,润筋解肌,祛风止痛。

【方解】痹证型颈椎病,中老年之人,肝肾不足,精血亏少,肝不养筋,筋虚邪侵,客于颈部而致颈部疼痛等症。正如柯韵伯云: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引不宁,是筋伤于风也。故方用葛根解肌止痉,濡润筋脉,主治颈背强;麻黄、桂枝解肌和营、祛邪外出,且方中重用白芍,故为主药,既可养血柔肝,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又可通脉络、缓挛急,止疼痛。现代药理报道:白芍配甘草,能解除中枢性及末梢性肌肉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且白芍味酸,麻桂辛温,一散一收,散而不伤阴,收而不留邪。本方有养血柔肝、润筋养阴之功而达祛邪治病之效,使本病得以治愈。

【主治】痹证型颈椎病。

【加减】肢体麻木较甚,加全蝎、桑枝;病久,上肢活动受限,加桃仁、红花;颈背疼痛较剧,加羌活、制乳香、制没药;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加天麻、川芎、干地龙。

【疗效】治疗42例,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26例,有效(症状减轻、体征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1.4 养血通经汤

【来源】何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1525克,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克,鹿衔草1015克,骨碎补15克,肉苁蓉610克,生蒲黄2025克,鸡血藤1520克,蛇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肝益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方解】本病之成,肝肾不足是本虚,挛急痹痛,风阳上亢是标实。治宜补肝益肾,养血通经;兼以祛风止痛。方中用熟地、苁蓉补益肝肾以培其本;丹参、当归养血活血;鸡血藤、生蒲黄配以桑枝、麦芽活血通经,鹿衔草、骨碎补壮筋健骨;蛇蜕祛风止痛。全方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乃立方之大意。故用之颇效。

【主治】颈椎病。

【加减】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高血压,去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克,田三七1.52克;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胀痛,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液各2毫升局部注射。

【疗效】治疗68例,结果有效66例,有效率为97%。无效2(椎动脉型及脊髓型各1)

 

1.5 益气活血散风汤

【来源】糜伟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党参、丹参、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各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并用除瘀攻坚通脉之土鳖虫、穿山甲、地龙;以香附理血中之气而止痛;白芍、生地柔肝缓急;加用威灵仙祛风湿、利关节以通经络;颈项强硬者加葛根。全方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舒筋止痛,可能有促使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的功能,对减轻或解除神经根、脊髓的压迫起了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加减】血瘀甚者,加制乳没;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疗效】治疗123例,结果优36例,良65例,尚可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

 

 

颈椎病秘方5

1.1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早、晚各服1)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主治】颈椎病。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下面几首名医秘方,屡用有效。供临床选用。

(1)辽宁名医王乐善之经验方(加味葛根汤)葛根20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捣碎烊化冲服)15克,麻黄、生姜、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早、晚各服1)。验证有效(《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2)湖南名医易希元之经验方(逐痹汤)当归、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芎、威灵仙、白芷、独活、秦艽、延胡索、五加皮、豨莶草、甘草各10克,细辛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屡用有效(《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1.2搜风通络汤

【来源】蒋森,《中医杂志》(1)1985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赤芍、川芎、自然铜、穿山甲、木瓜各1315克,鹿衔草2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搜风通络,活血祛风。

【方解】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叶天士云:治痹用搜风剔邪通络之品,如蜣螂、全蝎、地龙、山甲、蜂房之类。故方用全蝎、蜈蚣、乌蛇配鹿衔草、穿山甲、木瓜以搜风,祛湿,通络;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佐以川芎、赤芍、自然铜以活血祛风。所以用葛根者,取其引经、舒筋之效。综观全方,本方可能有促进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神经根炎性水肿消退,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椎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主治】颈椎病。

【加减】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者,加豨莶草、汉防己;椎动脉型或合并冠心病者,加丹参、红参;合并高血压者,加玄参、钩藤;气虚者,加黄芪;肾虚者,加淫羊藿、补骨脂。

【疗效】治疗89例,结果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26例,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或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而随访不足1年或于1年内复发者)44例,有效(症状、体征部分减轻,能从事轻便工作)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本方对神经根炎型(77)临床治愈19例,显效4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椎动脉型(8)临床治愈7例,显效1例,效果较好。凡属有效病例,一般服药510剂症状即可明显减轻。经临床观察,当服汤剂至症状基本消失后,改服丸剂或胶囊(将药物装入胶囊中吞服)1月左右,对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

1.3白芍葛根汤

【来源】杨六中,《江苏中医》(10)1990

【组成】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黄3克,桂枝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5剂为1疗程,可连服58疗程。

【功用】养血柔肝,润筋解肌,祛风止痛。

【方解】痹证型颈椎病,中老年之人,肝肾不足,精血亏少,肝不养筋,筋虚邪侵,客于颈部而致颈部疼痛等症。正如柯韵伯云: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引不宁,是筋伤于风也。故方用葛根解肌止痉,濡润筋脉,主治颈背强;麻黄、桂枝解肌和营、祛邪外出,且方中重用白芍,故为主药,既可养血柔肝,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又可通脉络、缓挛急,止疼痛。现代药理报道:白芍配甘草,能解除中枢性及末梢性肌肉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且白芍味酸,麻桂辛温,一散一收,散而不伤阴,收而不留邪。本方有养血柔肝、润筋养阴之功而达祛邪治病之效,使本病得以治愈。

【主治】痹证型颈椎病。

【加减】肢体麻木较甚,加全蝎、桑枝;病久,上肢活动受限,加桃仁、红花;颈背疼痛较剧,加羌活、制乳香、制没药;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加天麻、川芎、干地龙。

【疗效】治疗42例,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26例,有效(症状减轻、体征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1.4养血通经汤

【来源】何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1525克,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克,鹿衔草1015克,骨碎补15克,肉苁蓉610克,生蒲黄2025克,鸡血藤1520克,蛇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肝益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方解】本病之成,肝肾不足是本虚,挛急痹痛,风阳上亢是标实。治宜补肝益肾,养血通经;兼以祛风止痛。方中用熟地、苁蓉补益肝肾以培其本;丹参、当归养血活血;鸡血藤、生蒲黄配以桑枝、麦芽活血通经,鹿衔草、骨碎补壮筋健骨;蛇蜕祛风止痛。全方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乃立方之大意。故用之颇效。

【主治】颈椎病。

【加减】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高血压,去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克,田三七1.52克;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胀痛,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液各2毫升局部注射。

【疗效】治疗68例,结果有效66例,有效率为97%。无效2(椎动脉型及脊髓型各1)

1.5益气活血散风汤

【来源】糜伟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党参、丹参、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各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并用除瘀攻坚通脉之土鳖虫、穿山甲、地龙;以香附理血中之气而止痛;白芍、生地柔肝缓急;加用威灵仙祛风湿、利关节以通经络;颈项强硬者加葛根。全方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舒筋止痛,可能有促使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的功能,对减轻或解除神经根、脊髓的压迫起了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加减】血瘀甚者,加制乳没;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疗效】治疗123例,结果优36例,良65例,尚可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

 

 

 

颈椎病奇效偏方;

 组成):葛根 全蝎 僵蚕 地龙 炙鳖甲各60克 蜈蚣30条 丹参 白芍 牛膝各30克 姜黄15克 羌活 独 活 桔梗 桂枝各10.(功效):活血化瘀,养血通络,大补肝肾,养阴壮骨.(适应症):颈部不舒,颈肩臂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痛,头部胀痛,耳鸣,恶心,呕吐,手麻,眼晴干涩,或有一过性猝倒.(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为散剂,分成45包备用.服用时每日1,13,15天为1疗程,休息3,可服第2疗程.(加减):眩晕耳鸣严重者,用天麻、钩藤煎水送服;上肢麻木无力者,用黄芪、当归煎水送服;恶心呕吐明显者用行茹、半夏煎水送服.(疗效):本组病例服药最少12,最长45,大部分35天左右,共治愈48,显效25,好转14,无效5,总有效率94.1%.其中神经根型治愈25,显效11,好转6;椎动脉型治愈9,显效5,好转3,无效2;脊髓型治愈5,显效2,好转2,无效1.

颈椎病验方

一、黄芪30g,桂枝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白术10g,杜仲15g,熟地15g,桑寄生15g,土元10g,地龙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炙甘草10g
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上肢麻木,怕冷疼痛。颈椎病的偏方
二、天麻10g,白术10g,制半夏10g,茯苓10g,羌活10g,防风10g,陈皮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丹参15g,红花10g,荆芥10g,白僵蚕10g,炙甘草10g,鸡血藤15g,杞果15g,菊花15g
适用于颈椎病骨质增生引起的眩晕头痛,恶心耳鸣等。骨质增生的偏方
三、黄芪30g,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5g,杜仲15g,茯苓15g,肉桂5g,干姜5g,制附片5g,土元10g,制乳香5g,炙甘草10g,怀牛膝15g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遇冷加重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偏方
四、苍术10g,白芥子10g,续断15g,骨碎补15,威灵仙10g,石斛10g,土元10g,独活10g,怀牛膝15g,熟地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炙甘草10g
适用于膝关节引起的骨质增生疼痛。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五、淫羊藿30g,鹿角胶10g,独活10g,石斛10g,当归10g,酒白芍10g,鸡血藤30g,制首乌10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黄芪30g,白芥子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土元10g,乌蛇10g,炙甘草10g
适用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颈椎病验方六则

颈椎病

(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四)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五)
  【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六)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即各种慢性损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内部原因,即颈椎本身的退变。本病分为5种类型,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在这几种类型中,以神经根型和混合型最为常见。

    有哪些症状?
   
当颈椎的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临近的神经传导束或椎动脉血管的时候,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接受压迫的神经和血管来分类,有以下4种主要类型,而2种以上类型症状混合在一起的颈椎病则更为常见。
    1
.神经根型:其主要症状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及枕部麻木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
    2
.脊髓型:其临床表现可见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身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四肢僵硬等。
    3
.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如枕部疼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等。
    4
.椎动脉型:常见症状为当头颈活动到某一位置时,突然发生眩晕及下肢麻木无力而摔到,意识往往清楚。椎动脉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如何诊断?
   
根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CT等辅助检查,可以确诊。

    如何治疗?
   
葛根30克,川芎15克,紫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白芍15克,白术12克,枸杞子15克,骨碎补15克,补骨脂15克,川木瓜15克,桂枝10克,珍珠母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
    *
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
    *
血虚,去三棱、莪术,加当归或鸡血藤30克,何首乌或熟地30克。
    *
阴虚,去桂枝、骨碎补、补骨脂,加沙参或玉竹15克,桑寄生15克,或旱莲草15克。
    *
寒邪留滞,加炙川乌6克,炙草乌6克,北细辛3克,或肉桂9克,干姜6克。
    *
疼痛剧烈,加白芷15克,威灵仙15克,元胡15克,三七(研末冲服)3克。
    *
上肢麻木,加全蝎15克,蜈蚣3条,乌蛇15克。
    *
心悸胸闷,加瓜蒌15克,薤白15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木香15克。
    *
失眠多梦,加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
.葛根30克,黄芪30克,川芎30克,丹参15克,威灵仙15克,白芷15克,乌蛇10克,洋芋适量,除洋芋外,诸药共为细末,每次取20克与适量洋芋(连皮)共捣为泥状,外敷于颈部,用纱布包扎,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
.乌梢蛇15克,自然铜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鹿衔草15克,全蝎10克,蜈蚣2条,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饮服2次,每日1剂。
    3
.仙灵脾50克,威灵仙50克,米醋1500毫升,上药共煎数沸,离火浸渍备用。用较大生姜1块,切成两段,以切开一端蘸药液自上而下擦颈椎及颈椎两旁3厘米许,颈都要保持药液的湿润,擦至皮肤发红为度,疼痛部位也可擦,每日1次。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
.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黄3克,桂枝9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连服5-8个疗程。

    特别提示
    1.
急性期以制动休息为主,症状缓解后应进行动静结合锻炼。因椎动脉型可有眩晕,交感型可有心率加快及呼吸困难,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2
.睡眠时注意枕头高低合适,一般以10厘米为宜,如果枕头过高,颈椎前间隙缩小,椎体前缘不断被摩擦,引起椎间盘劳损和退变,压迫或刺激神经、血管、脊髓,促发或加重本病。
    3
.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工作1小时后应适当活动头颈部,使颈部的肌肉、韧带得到适当的休息。单向转项的工作人员如办公员、打字员、手术医生等,应注意经常改变工作体位,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做些颈项功能锻炼,以纠正长期不良的工作体位。
    4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坚持每天做颈部活动1-2次,每次5-10分钟,如做头颈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等,但要避免剧烈转动。
    5
.早期和症状明显时,可用两层厚纸剪成高领,外包小毛巾,加布带固定,以限制颈部活动。另外,局部还可做湿热敷。
    6.
每日起卧定时,并按时进行体育锻炼,并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颈椎增生颈椎病造成手麻

1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使用了3代了,其效果如神!敬请验证!

2       颈椎病造成手麻      网名:阳光  qq280556911  这位热心网友上次给我提供了她母亲用过的治疗颈椎病造成的手麻的方子,她说这个方子很好用。由于我工作较忙,没有及时发出,今天这位朋友又提醒了我一次,希望把这个好方子在我空间发表,以此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我为她的热心而感动,希望更多关心我空间的朋友也奉献你们的一片爱心,让我们的爱心接力能够延续下去,同时也希望颈椎病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此方提供如下:       

        黑木耳(用水发起来)120克 、桃仁120克 、蜂蜜120克,做法:将黑木耳和桃仁用搅拌机打碎后,将蜂蜜和打碎的黑木耳与桃仁,放在一起蒸熟15分钟。这个分量一天2次,是四天的量。(管颈椎病和手麻)(网友:阳光  280556911提供)

       另外我给大家提供辅助治疗颈椎病的好办法,这是在徐州黄河边一位老人提供的,他说此法治疗颈椎病比吃药还灵,后来我提供给很多人用过,包括我自己的父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啤酒瓶子一个,用厚毛巾或者衣物包裹,每天晚上睡觉当枕头用,一定要枕在颈椎部位,千万不要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坚持几天就会见效,颈椎相当舒服,一般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但病情重的患者可能效果也差些,只要坚持下来,会给大家一个惊喜的!这个小插曲再结合热心朋友提供的偏方,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希望,望各位互相转告,毕竟现在伏案工作的朋友得颈椎病几率大,没有太好的药物可以治好,物理疗法也不失为较好的选择之一!

 

3特病专方-------治疗颈椎病效方

主方: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上等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日三次。 (此方是在陈亦人老中医效方上加减而成)。
主治: 颈椎增生疼痛。

中医无颈椎病病名,但据脉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湿(痰)瘀交阻,经脉不通使然。方中葛根,功擅解肌,仲景即以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方主以葛根,以治项背强,对颈椎病正相合拍,是为主药。牡蛎一味功专软坚散结,化痰通络,对颈椎病痰瘀阻络、颈臂不通,上见眩晕之症亦为的对。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湿解毒,《神农本草经》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对颈椎病之肢体拘急、麻木、疼痛等症如箭发有的,仲景之名方麻杏苡甘汤治风湿痹痛已早有定论,彰其除湿气、开痹结之效。此方配葛根、牡蛎解肌舒筋,软坚散结,升津除湿,化痰开痹。桃仁为活血化瘀之圣品,配伍上等血竭,赤芍,鸡血藤能祛瘀生新,开通经络,与葛根相配,解肌活络,对颈椎病痰瘀交阻之机,颇相吻合。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有言颈椎病与骨质疏松有关,此处加之恰到好处。羌活,威灵仙祛风湿止痛,引经上行为习惯要药。清热解毒之板蓝根,古今文献未载有治该病者。细究之,颈椎病多病程长久,湿(痰)瘀阻久,必生热毒,而热毒一成,与湿瘀相搏结,又生痰浊,加重瘀阻。现代医学也认为颈椎病局部存在有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板蓝根功善清热解毒,更有消炎清热之功,是以合拍。全方组织合理,恰合病机,故效果不差。下面举一案例示之:

惠某某,女,38岁,原车管所收费处干部。因长期伏案工作,致使颈椎增生疼痛,头晕,大脑供血不足,西医无良法,牵引按摩效果不大,寻求我处中医治疗。刻诊:人中等个子,面白略胖,主述如上,察舌质淡,苔白略滑,脉右寸不足沉滑中稍涩,腰酸困,月经近期偏少,饮食二便正常,颈椎增生疼痛无法正常工作,专门休假治疗。辨气虚肾亏,痰湿瘀阻,清阳不升,处方:

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金毛狗脊30g  豨莶草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分三次冲服,每次1g)七剂   水煎服,每日1剂,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颈项部已不痛,头亦不晕,但大便略稀,因药所为,属正常。效不更方,又续服15剂,诸证消失,恢复上班,后以丸药善后三个月,追访未再复发,痊愈。

按:此方中血竭一味甚为重要,可以说是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和专药,必须是上等的真货,

颈椎病验方


(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四)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五)
【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

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六)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颈椎病效方

 

   主方: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上等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日三次。(此方是在陈亦人老中医效方上加减而成)。

   
主治:颈椎增生疼痛。

   
中医无颈椎病病名,但据脉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湿(痰)瘀交阻,经脉不通使然。方中葛根,功擅解肌,仲景即以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方主以葛根,以治项背强,对颈椎病正相合拍,是为主药。牡蛎一味功专软坚散结,化痰通络,对颈椎病痰瘀阻络、颈臂不通,上见眩晕之症亦为的对。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湿解毒,《神农本草经》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对颈椎病之肢体拘急、麻木、疼痛等症如箭发有的,仲景之名方麻杏苡甘汤治风湿痹痛已早有定论,彰其除湿气、开痹结之效。此方配葛根、牡蛎解肌舒筋,软坚散结,升津除湿,化痰开痹。桃仁为活血化瘀之圣品,配伍上等血竭,赤芍,鸡血藤能祛瘀生新,开通经络,与葛根相配,解肌活络,对颈椎病痰瘀交阻之机,颇相吻合。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有言颈椎病与骨质疏松有关,此处加之恰到好处。羌活,威灵仙祛风湿止痛,引经上行为习惯要药。清热解毒之板蓝根,古今文献未载有治该病者。细究之,颈椎病多病程长久,湿(痰)瘀阻久,必生热毒,而热毒一成,与湿瘀相搏结,又生痰浊,加重瘀阻。现代医学也认为颈椎病局部存在有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板蓝根功善清热解毒,更有消炎清热之功,是以合拍。全方组织合理,恰合病机,故效果不差。下面举一案例示之:

   
惠某某,女,38岁,原车管所收费处干部。因长期伏案工作,致使颈椎增生疼痛,头晕,大脑供血不足,西医无良法,牵引按摩效果不大,寻求我处中医治疗。刻诊:人中等个子,面白略胖,主述如上,察舌质淡,苔白略滑,脉右寸不足沉滑中稍涩,腰酸困,月经近期偏少,饮食二便正常,颈椎增生疼痛无法正常工作,专门休假治疗。辨气虚肾亏,痰湿瘀阻,清阳不升

处方:
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金毛狗脊30g  豨莶草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分三次冲服,每次1g)七剂  水煎服,每日1剂,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颈项部已不痛,头亦不晕,但大便略稀,因药所为,属正常。效不更方,又续服15剂,诸证消失,恢复上班,后以丸药善后三个月,追访未再复发,痊愈。
   
按:此方中血竭一味甚为重要,可以说是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和专药,必须是上等的真货,市面卖的低档掺假的无效,此点必须注意,没有好药,难得有好疗效。

 

 

4 眩晕(颈椎病)

  沈某,男,75岁。

  患者因颈椎病退行性病变而眩晕反复难愈。就诊时见眩晕如坐舟车,上肢麻痛,时有失眠,神疲,恶心,生痰,舌苔薄边有瘀紫,气虚血瘀而使脉络受阻,清阳不升,拟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

  地龙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

  上药加减服用20剂,眩晕未见发作。

  按: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兰时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收满意疗效。

 

 

颈脉通治疗颈椎病

组成  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

  功能  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主要治疗各型颈椎病,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症见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无力,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退及肌肉萎缩;或伴有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等。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者。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5~6个疗程。

  方解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和颈部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颈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骨质增生,颈椎管或椎间孔变窄,颈部脊髓、神经、血管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属于中医痹证眩晕骨痹等范畴。临床所见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当治以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方中白芍酸甘化阴,舒缓挛急,柔肝止痛,主治筋脉失养诸症,芍药总苷,有抗炎、镇痛、消除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的作用,同时对中枢性、末梢性横纹肌痉挛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够明显缓解颈椎病的疼痛及颈部不适诸症。天麻入肝经,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且有镇静的作用,与芍药为伍可调和血脉,缓急止痛。钩藤解痉止痛,息风定惊。葛根发表、解肌、止痉,专治项背强痛,且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葛根素有较强的扩张血管的作用,能调节前庭植物神经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脑循环作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治其本。当归含有挥发油,有增强血液循环作用,能通痹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蜈蚣含有溶血性蛋白质、多种肽及氨基酸,能抗惊厥,有息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地龙含有地龙素,有溶栓作用,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独活含有内脂类,能祛风湿止痛。诸药共用能有效地消除神经根脊髓的水肿、椎动脉的痉挛及脑部的缺血缺氧,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加减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临床运用  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颈椎病中医治疗秘方

 重庆患者张某某,女,39岁。行政办公人员。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颈项强痛不适,伴轻微头晕及后枕部酸胀痛,每因久坐伏案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近半年症状反复发作,并伴有双肩胛部酸胀痛及头晕、头痛症状。3天前患者因受凉而致颈強痛及头晕、头痛症状加重,出汗、恶风、行走发飘感等症状。颈椎CT检查示: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查体:一般情况可,颈项部肌肉较紧张,转动欠灵活,颈3-7椎椎体两侧压痛,尤以颈3-44-5椎棘突及棘间隙两侧压痛明显,未引出明显放射痛,双侧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双侧肩胛岗上、下窝处压痛,双上肢无明显压痛,叩顶试验(+),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诊断:项痹(寒客筋脉、脑海失养);西医诊断:颈椎病(混合型)。予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

处方:葛根2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羌活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5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

5剂后患者复诊,颈项强痛,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消失,仍感轻微头晕,余未诉不适,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在上方的基础上去生姜、大枣,加狗脊12克,茯苓12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5剂,每日1剂以善后服。

按:《伤寒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该方是仲景为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所设。本例患者久坐伏案而致颈部劳损,加之受凉而发病。劳损是本,寒凝太阳经脉是标,急则治其标。采用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重用葛根,能升阳,生津润燥,缓解经脉的拘急,解除颈项强痛及头晕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葛根含有葛根黄酮苷,酮苷有缓解肌肉痉挛、扩张脑皮外周血管作用。本方能降低血流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可显著改善脑内内耳-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从而对头痛、项强、头晕等症状发挥疗效。加当归、川芎以养血通络镇痛。加羌活以增强祛风散寒作用。诸药合用,共奏解肌祛风,养血通络,解痉止痛之功。重庆中医骨科医院常以本方加减治疗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感受风寒而急性发作者,每获良效。

 

 

 

颈椎病

 颈椎病方
[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
用法]:水煎服。1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治疗颈椎病方;
此方家传,凡凡颈椎病,头晕者众。有秘方,用数千例病人,疗效非常好。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药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此方家传,凡颈椎病头晕皆可以用之。每天一剂,少量频服,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石家庄省三院一专家家属,该院以骨科出名,该专家以颈椎治疗出名,然而其母亲患颈椎病之头晕,用尽西药不好,唯有手术一法。已入院并择定手术日期,经人介绍,来诊。投以上方,5剂,不适消失,遂出院。在其家乡,此方传为神方,竞相传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