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要成虫后死之前才会产卵,抓捕幼虫会断了知了延续后代的机会,那以后只有越来越少直到灭绝。知了确实会吸食树汁,但影响不大,从没听说有树会被知了吸死,就像无数的蚊子吸食人的血液一样,不会把人吸死。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在古人看来,蝉的品格是高洁的。 在现代人这里,成了美食尚且不说,在农村,真得愈发少了,不给新生代的孩子留点快乐么?害虫的定义本来就是人类定的,凡是以植物为食的都称为害虫,你让人家吃泥巴么?现在蝉真的很少了,没有九几年!八几年多了!那时候夏天就能听到蝉的叫声,可现在听不到了。一个是蝉的生存环境破坏了,乡村都城市化了,树木都被砍伐了。 好怀念那个年代的蓝天白云池塘鸭子游弋蝌蚪很多,现在都看不到了。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土屋,晚上拿着手电筒,往墙上一照,一晚上能捉十多个!有时候早起,在树桩上还有新蜕皮的蝉,嫩嫩的!怀念儿时的时光!事实上由于过度捕捉,在农村蝉也渐渐成了稀有动物了,应该需要保护。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空气,土壤,水源都受到了破坏。 再加上人为原因,金蝉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早就没有童年时光里的那种情景。是,金蝉是吸食树汁,但是它们所吸食的那点汁液对树木正常生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这在我们农村是妇孺皆知的常识,它们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可缺少的乐趣。存在即是有理的,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害虫益虫。 害不害虫是相对人的利益来说的。在我们看来它们在破坏庄稼,对它们来说,它们只是在摄食。一些无脑的伪善人往往打着众生平等的口号,干些诸如放生蛇,放生破坏生态的龟,甚至放生鳄鱼等伤天害理的事,最后却使生态受到了更大的破坏,这种愚蠢不仅无知还有点无耻。 可以这么说对于自然界来说,并无益害生物一说,每种生物都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入侵物种不算)。如果有一天蚊子数量骤减,同样会需要保护。并不是因为觉得对人有害就灭掉种族就行了的,灭掉这一个,会让以它为食得生物难以生存,然后连锁反应。所以平时多看书,内心一定要平静。 同理,对于许多生物,蝉是它们的食物,它是大自然的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没了它这个链条断了,造成的危害是整个链条相关的生物,都有可能退出生物圈。其次我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为了保护生物奇迹,只有生物种类繁多才会产生不同的进化,才有不同的生命可能,这对未来的我们也很有用处。 我觉的还是给我们的后代留点东西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80后的,每到晚上给儿子讲我自己童年故事的时候不管动物也好植物也好,有很多东西孩子们都没见过,别说孩子们了,我自己现在都很难再见到小时候玩过的很多动植物了,对于一些动物。比如蝴蝶,蝉,蜻蜓,青蛙,蛇各种小鸟等等。 而现在在农村,蝉出土的季节里,天刚黑的时候,到处都能够看到打着手电找蝉的人,基本一出地面就被捕捉光了,怎么有下一代。地下是还有,但是上来一个消灭一个。你觉得几个回合下来还剩下多少?不要说蝉,就是蝗虫现在也是人工养殖了。从小就有抓蝉的的,有自己吃的,有卖的。蜕的皮可以拿去医院换一包喉片。到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是抓蝉最火的几年,那时候最贵的一两块钱一只。 我们那里有个村子是种梨树的,还专门种蝉,在树上大概一人高的地方缠上透明胶,方便人抓。这两年,呵呵,抓蝉的人比蝉还多,我们几个人去一晚上能找到三五个,说实话,我自己都感觉再这样抓蝉要成稀有动物了,他繁殖能力再强也没人吃的快 现在脑子里时常会浮现出一幕场景:小时候夏天就能听到蝉的叫声,可现在听不到了。怀念小时候蓝天白云池塘鸭子游弋蝌蚪很多,现在都看不到了。青蛙也很少,去年下过雨青蛙会跑到家里来。今年下过好几次雨了无论家里还是地里我都还没有见过青蛙!有多少动物昆虫人们都以为不会灭绝,最后还不是永远的消失了!不知道会不会在多少年以后我们要指着卡片告诉我们的后代这个是蝉很好吃,所以吃没了!这个是青蛙,也很好吃,也给吃没了! 我承认在我童年的时候出于好奇心,和所有孩子的玩耍心,确实伤害了不少小动物。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讲,都应该有一颗爱护保护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尽量不要去伤害它们!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给后代留点东西,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