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 | 蒙古族这些器乐,你都认识吗?

 孤凤 2018-07-14

 


翘首以盼的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又将如约而至,

千里草原将共享文化盛宴。



勤劳的内蒙古人弹奏着本民族特有的乐器,来表达美好的草原生活,诉说着一个个不老的传奇故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像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目之所及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禁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下面,一起了解草原器乐的独特魅力!



视频:精彩一箩筐 草原器乐



视频:蒙古族艺人在国外用传统乐器演奏草原名曲,观众听完掌声沸腾了 。


视频:老梁揭秘蒙古族乐器马头琴的称呼到底是如何而来

 

蒙古族的这些乐器,你都知道吗?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主要种类分为中、高、低四胡。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雅托克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两种,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一带流传。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新中国成立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族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族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



胡笳: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流行于内蒙古、新疆。



托布秀尔:新疆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托布秀尔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音色优美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深受牧民喜爱。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内容来源:影像内蒙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