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 主播 | 沐风 昨天在路上,看到一个女生,坐在地上,形象全无,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旁边站着一个男生,手足无措,试图拉她,但女生只带着哭腔喊道“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我走出人群,不再围观。 “我付出那么多”真的是一句戳心的话,谁听到都会动容,不感激对方的付出,还不知好歹,还算人吗? 其实,正因为我们是人,有时候也承受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过度付出,你付出的越多,我越想逃离,这并不是不知好歹,被付出的人,其实也有难言之隐。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有个姑娘,人美心善,还有一个朋友圈都羡慕的别人家的男朋友。 不管多晚,下自习一定会来接她,风雨无阻;一起去食堂吃饭,她坐着,男朋友穿越人群买她喜欢吃的;周末做家教,男朋友也会陪伴,坐在快餐店里等她结束一起吃饭。 但是大四快毕业的时候,他们还是分手了,姑娘想回西安老家,男朋友已经有好的offer来自上海,但毫不犹豫的说陪她回西安。 姑娘纠结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我问她两个人一起奋斗不好吗? 她说:你们都说我不知足,但我也有我的苦。 男朋友是对她很好,事事以她为先,但她觉得害怕,压力很大,她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回馈他的这片真心。 在他们分手的时候,男朋友也说了同样的话:“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要跟我分手?” 爱可以无私,但不可以过界。 过度付出有四种表现:
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放弃了太多,甚至改变了人生轨迹,这种付出和爱的方式,就会被扭曲成为一种伤害,让两个人陷入困境。 那个过度付出的人,看似是无私的给予者,但首先得到满足的是他自己。 有的人获得价值感的来源是指向外部,我为你做了什么,你从我这得到了什么,以此来证明自己很有能力。 很多人在说我为这个家做出什么贡献的时候,常常还有后半句,你看看你为这个家又付出了什么? 言外之意,我才是那个付出最多又无辜的人,而你只是无能又弱势。 时间一长,这种价值感,优越感积累起来的关系不对等,会让付出的那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咄咄逼人。 过度付出的人,其实非常缺乏爱,他们的内心有一个弱势的小孩,他们会把这种渴望爱的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试图用无限度的付出来满足那个小孩。 即便他们说是希望对方能获得爱与关注,但其实他们内心缺少爱的小孩,才是不断索取的那个。 也是因为对爱的渴望,他们试图用过度的付出留住对方,他们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付出这么多,这么爱你,你就不会离开我。 这种付出逻辑其实也是一种控制,因为接受了这么多付出的人提出分手,会很有压力,他们害怕舆论,也会被内疚缠绕。 为什么过度付出的人,往往无法得到好结果? 因为他们内心缺爱的小孩,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他们的价值感建立在不断向外付出的基础上,付出的过程中不断的放弃和失去自我。 至于不断接受被付出的人,最怕别人说得了便宜又卖乖,如果不处在她的位置上,也很难理解他们的痛苦。 那些被迫接受对方付出的人,其实也需要成长,不是把他们保护的很好就是爱,让他们去经历该经历的,让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学会体谅和包容才是爱的正确姿势。 有个词叫做“斗米恩,升米仇”,给予的太多,要是付出的人,稍微有疏忽,就会被责怪,你可以说这是不知感恩,但其实也是人性使然。 他们一早就被剥夺了感恩和成长的机会,这一切过度付出的那个人也有责任。 并不是你给予,就是成就,也并非你付出,就有回报。 当你在亲密关系里的付出,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就需要审视自己,健康的付出是可以持续的,不是一次挥霍完的,适当的付出也并不完全是放弃和牺牲自己,而是让两个人一起成长。 凡事过了界,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美妙。 遇到的情感难题可以与我诉说 写在留言里我会为你一一解答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