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做事欠缺沉稳的时候,长辈往往会嘱咐说:“老要张狂少要稳”。 这句话前半句是说上了年纪的人要随心所欲,哪怕狂些; 而年轻人则要做事稳重,不可轻浮。 “少要稳”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年轻人遇事要镇定,尤其在紧急关头。 遇事冷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如果少年人拥有这样的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影响。 另一方面,年轻人往往有着很多的理想和欲望,俗称“心太急”。 所以“少要稳”的第二层含义,是希望年轻人要耐住性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是个资质很平庸的人,他连考7次,23岁才中了秀才,与他同时代的左宗棠,20岁时已经高中举人。曾国藩的心态却稳如磐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晚成”而自暴自弃,他一直坚持不懈,稳稳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进发,无论路上遇到多少荆棘,都勇敢应对,最终成为了一代千古名臣,以及传统文人的至高典范。 性情稳重的年轻人,人生之路往往也走得更稳,更从容。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走过了青春盛年,必然要迎来灿烂的夕阳。 大多数老年人,早已被风浪磨平了棱角,显得暮气沉重,缺乏进取的勇气。 “老要张狂”是告诫老年人,虽然人生已走过了一大半,但前路仍然很长,应当保持探索的好奇心与勇气。 而且,在年纪大的人心里,循规蹈矩早已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不需要刻意留心,行为也能符合俗世的准则。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意思是人到了70岁以后,哪怕任性而为,也不必担心会出大格了。 所以,古人鼓励老人要试着“狂”一些,其实是劝他们要保持身上的那一点天真与可爱,留住生命的活力与真性情。 青葱少年与耄耋老者,就像河上的桥与桥下的倒影,互相映衬着,显现出生命的本来面目——都曾真实存在过,也都终将化成泡影。 只要我们在适当的年龄,享受过属于当时的美好,便是生命的大满足了。 |
|
来自: flyk0tcfb46p9f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