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师傳的传说 2018-07-15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中医是如何认识瘙痒的?

祖国医学认为,瘙痒是一种风邪所致的症状。同时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出瘙痒与心神活动(神经精神因素)有关。这是因为瘙痒首先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象风一样游走无定处,此起彼伏,重则出现心烦意乱、失眠、易激动等精神症状。

急性皮肤病的瘙痒,多由风寒、风热、风湿热与营血有热所致。如风寒证急性荨麻疹病人,有剧烈瘙痒、怕冷、脉浮缓等症状。风热证急性荨麻疹也有剧烈瘙痒,但怕冷较轻,同时有怕热、口渴、脉浮数等症状。风寒证的瘙痒,往往遇冷、遇风则加重,而风热证瘙痒往往遇热加重。风湿热证的湿疹、玫瑰糠疹及多形红斑等,往往有剧烈瘙痒,伴渗液流水或水疱等症状。营血有热的瘙痒,除红斑、肿胀、风团等皮损外,伴心烦不安、舌质绛红等症状。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慢性皮肤病的瘙痒,除上述原因外,常由寒、湿、瘀、痰及血虚生风、阴虚生风、阳虚受风、气虚受风等引起。寒邪所致瘙痒除外寒外,常由内寒-脾肾阳虚等所致,故可出现怕冷、肢体厥冷、腹胀、大便溏薄及腰痛等症状,或呈寒性结节、溃疡等,而皮疹红肿、发热等症状不明显。由湿邪引起的瘙痒常见于慢性湿疹等病,表现为渗出稀液或不断出现水疱、舌苔白腻、脉多滑或沉缓。由瘀血引起的瘙痒,除瘙痒外还有瘀血的表现,如紫斑、色素沉着、结节等。由痰邪引起的瘙痒,其皮损常呈结节状、盘状或为干性斑片状。血虚生风的瘙痒,常泛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常有血痂,甚或浸润肥厚,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缓。阴虚生风的瘙痒,往往晚上加重,有咽干、舌红少苔、脉细等症状。阳虚受风、气虚受风与内寒之瘙痒基本相同,需温阳益肾、健脾益气治疗。

中医治疗瘙痒的法则有哪些?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中医治疗瘙痒,根据临床辨证结果和皮肤病的特点,主要有两大法则:

(1)疏风解表止痒法:多用于表证初起,风邪客于肌表,皮肤瘙痒,起红色丘疹或风疹块样损害。由于感受风热或风寒的不同,在临床上可表现有恶寒、发热、口渴、咽痛及脉浮数或浮缓等症状,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如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皮肤瘙痒病等。常用处方有:

方一:偏于风寒者宜散寒疏风解表止痒。可用:麻黄、荆芥、生姜皮、蝉衣各6g,防风、浮萍、杏仁、威灵仙、丹皮各10g,陈皮9g,丹参15g,白鲜皮30g。

方二:偏于风热者宜清热疏风解表止痒。可用:蝉衣3g,薄荷45g,芥穗、防风、僵蚕各6g,牛蒡子、黄芩、生地各9g,浮萍、桑叶各10g,银花12g,白鲜皮30g。

方三:久治不愈顽固性瘙痒者属风湿蕴阻肌肤,宜疏风止痒。可用:全蝎、乌蛇、芥穗各6g,防风、苦参、白鲜皮、当归各10g,皂刺12g,黄柏、秦艽各15g,刺蒺藜、威灵仙各30g。

一般来说,在散风药中加入走血分的药,如当归、丹参、生地、赤芍、鸡血藤等,止痒效果会更好,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用量方面,普通药用6g~15g即可,而一些常用止痒效果较好的药物,如白鲜皮、刺蒺藜可用30g或更多一些。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2)养血润肤止痒法:多用于风燥或血燥引起的皮肤疾患,临床表现有皮肤干燥、脱屑、肥厚、角化、皲裂,毛发干枯脱落,甚至有血虚现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病、静止期银屑病等。

临床常用处方有:

①养血润肤饮:生地、熟地、当归、黄芪、花粉各9g,天冬、麦冬、桃仁、红花、黄芩各6g,升麻3g。

②养血解毒汤:鸡血藤、土茯苓各30g,当归、生地、山药、威灵仙、蜂房各15g。

③止痒合剂:防风、当归各9g,苦参15g,首乌藤、刺蒺藜、白鲜皮各30g。

此外,针对不同疾病的瘙痒,尚有清热止痒、凉血止痒、除湿止痒、杀虫止痒、温肾止痒、健脾止痒、疏肝止痒等法,需结合临床辨证灵活选用,但多是与两种基本治疗法则联合应用。

中药外用止痒药有哪些?

西苑皮肤|且看专家教您中医对抗皮肤瘙痒!

临床常用的中药外用止痒药有:

(1)冰片:又称龙脑、梅片,味辛苦,性微寒。此药使皮肤有凉爽的感觉,对于热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痒作用。配成散剂时,可先加数滴乙醇,研匀后再加其他药物。亦可配成1%~2%洗剂、酊剂。还可配成乳剂、软膏、糊膏、油膏,配制时先用液体石蜡研磨溶化,然后加入。

(2)松香:是甘温药,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湿疹、慢性皮炎等。研末撒敷或调敷患处。

(3)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散风热止痒作用。可煎水外洗,亦可取鲜薄荷叶,揉搓后局部搽拭。

(4)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治肛门瘙痒、女性阴痒、外阴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等。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5)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功效。用于外阴瘙痒、湿疹及荨麻疹等。一般煎汤熏洗。

(6)川椒:为辛热药,有温通止痒作用。一般属风寒性瘙痒性皮肤病均可应用。常与艾叶合用煎汤外洗。

(7)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煎汤外洗用于治疗湿疹、阴部瘙痒病等。

(8)苍术:性温,味辛苦,具有祛风燥湿止痒作用。煎汤外洗或研末配膏外用,可用于湿疹、皮炎糜烂渗出期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

(9)百部:甘苦微温,具有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疥疮、皮肤癣菌病、蛲虫病及虱病等。可用酒浸渍配成酊剂或水煎剂外洗,亦可研末或煎煮浓缩再配成软膏剂外用。

(10)甘草:性平,味甘,加水煎煮用作湿敷,可用于急性湿疹、急性皮炎的糜烂渗出期及其他糜烂渗出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除湿止痒效果。

此外,野菊花、苍耳子、徐长卿、白鲜皮、千里光、荆芥、防风等亦是较为常用的外用止痒药。上述止痒药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联合使用,还可根据临床辨证与具有其他作用的中药组成复方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