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就有很多人因为贫穷, 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生命在流逝。 是痛苦,是绝望, 是不舍,是决绝, 都在那昂贵的医药费前, 低下高傲而尊严的头颅。 …… 生命, 因为贫穷, 如此卑微。 疾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 可以救命的药能称之为“假药”吗? 托人购买的药能称之为“非法”吗? 白血病:令国人闻之色变的病症; 格列宁:可以抑制白血病的药物。 四万元,是大陆医院的销售价格,可以维持一个月; 2千元,是印度市场的销售价格,也可以维持一个月。 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在疾病面前,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是如此廉价。为了健康,什么都可以放弃,什么都可以置换。 但是,这不是一次置换就能解决的事情,当你还想多看看周围的世界时,当你不舍身边的亲人时,却发现已无力支付下一个月的生存时间。是,这时候的生命是可以购买的,可你怎么满足“活下去”所需要的条件? 《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刻画了中国社会底层草根人物为了“活下去”而展现出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空间,药贩子的道德拷问,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医道精神。无不蕴藏着温暖与希望,让人切身感受其中生命的沉重和人性的力量。 整部片子围绕一种产自印度叫“格列宁”的处方特效药展开各种画面,这是白血病患者的续命药,但在国内价格却高的离谱,数万元人民币仅够维持一个月,但如果从印度进口的话只要2000元。巨大的价格落差和对生命的渴望,让主角冒着法律风险一步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也将白血病患者群体的状态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切都只是为了,活下去。 所有人,在病魔面前,人人平等。 01 吕受益说见到儿子的出生他才有了生的欲望,吃到了印度药他才有了生的希望。在程勇退出之后他又再度陷入倾家荡产的窘境,离世之前他最后看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正是儿子给了他生的希望,而他的死却也是让这个家不再被拖累。 残酷的现实,命运的捉弄,让人在他死的那一刻感到无比哽咽,难以喘息。 患病老奶奶,即使在拘留所里还是苦苦哀求警察不要再追查走私药: “四万一瓶的正规药,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啊,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 朴实,令人震撼,无奈,让人心痛。 是啊,谁家还没个病人呢! 03 刘思慧,一个白血病女儿的单亲妈妈,为了凑给女儿治病的钱,放下自尊在夜总会跳钢管舞,如此“苟活”,又如此伟大,人说“为母则刚”,刚毅到令人肃然起敬。 早有段子在网络盛行:生不起、养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这就是现实,数万元只够维持一个月,按年算就是天价,中途还不能断,药断,人亡。多少病患只为了多看看这个世界,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宁愿卖房卖车,不惜倾家荡产的维持生命。 可是,有错吗? 其实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搬上荧幕的,主角的原型名叫陆勇,和影片主角程勇一字之差。 其实影片反应的现象是一件矛盾的社会现实,正规医院的报价太高,老百姓没钱看病,好不容易能从印度购买一样疗效的药品了却被告知这是非法买卖,明明能治病的药也被法律说成是假药。于是,走私的药品采购商就成了救命英雄。但是,有一个被忽略的现实就是,我们都知道药品在上市之前,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这需要很多成本支撑,如果药企或者医院降价的话,真的是好事吗? 未必。 这必然是因为其中风险太大,便宜有便宜的原因的。要知道,在印度开设制药厂的门槛很低,并且监管缺失,行贿、托关系都可以搞到制药许可证。甚至药房开药连医生诊断的处方都不需要。 而且,既然是仿制,就不需要投入巨大的科研费用,就像盗版碟片一样。事实上印度在世界上被称为药品工厂,价格及其低廉。赫赛汀,针对乳腺癌的药品,市场上原研药的价格在25000元左右每支。而在印度,通过仿制只要5600元。 药价之所以高昂,既有支付上市前的研发费用,也要为下一个药品做研发准备,上面说了,每一个药品上市前都需要大量的试验和临床,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回报支撑,势必很难支持下一个药品研究,尤其是无力应对一些更为罕见的疑难杂症。 虽然我们理解外界对药品定价过高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也要理智看待现象的本质,美化药贩,贬低药企,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剥夺未来因其他疑难病症患者的生存权利吗? 生命的沉重是文字无法表达的, 可生存的权利也是与生俱来, 为了活着而进行的努力, 却被各种理由阻止, 谁能在乎我们? 反过来说,药品的研发能力是必须得到保护的,同样,患者的生存能力更需保障,否则药品研发的意义何在。只是,如何平衡二者?平衡了,将为无数人重新唤起生命的希望。 按人民币算,格列宁在美国是13600元,澳洲13000元,这个价格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毕竟,这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但如果这药品在医保范围内,压力还会这么大吗? 在澳洲,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话,买格列宁是2600 多澳币,而如果是澳洲公民的话, 却只有 38.5澳币, 如果是老人就更便宜——5.4 澳币,折合人民币才不足30元。 之所以售价这么低廉,原因就是格列宁在澳洲药品福利计划(PBS)中,政府会给这个机构补贴,按照如今汇率,折合人民币不足200元。 同样纳入PBS计划的药品还有很多,例如Ribociclib——治疗乳腺疾病的药物,通过PBS药品福利计划后,价格从7万澳币直接跳到6澳元。 更夸张的是治疗癌症晚期的Yervoy,外人购买一年疗程大概需要花费26万澳元,但是通过PBS,普通患者则只需37.7澳币,优惠患者更是只花6.2澳元就可以。 还有很原本价格很高但加入PBS后都变得可以支付。这一切都是基于澳洲政府制定的良好的医保政策和福利计划。 根据澳PBS药品福利计划,medicare还会为患者提供处方药补助,基本上大部分处方药都在该计划项目里。所以,澳洲人并不担心无力支付高额的原研药,因为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了。 当然,并非所有处方药都有福利计划保障,有些药还是需要自掏腰包的,不过即便如此,澳洲政府也还是制定了药物安全网计划(PBS safety net),这对那些身患重病而且需要天天买药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利好。 政府每年制定一条临界线(2017年为1494.9澳币),当个人或者家庭的药物支出超过临界线,并可领取一张药品优惠卡,需要再次购买处方药时,只需支付10澳币以内的费用即可。 不得不说,澳洲的医疗保障制度真值得国内借鉴。 再回到这部电影,它所折射出的最大意义应该是放大人性的光辉,法理的兼容,推动政府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当然,也不是为药贩子更名,也不是贬低原研药企业。令人欣喜的是: 2018年,中国已经有19个省市相继将格列卫纳入医保, 2018年5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
——程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