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濆《辛苦吟》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5
《辛苦吟》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这首诗前四句表现下层人民的饥寒,后四句表现上层社会的靡费;两相对照,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全诗用的是对比手法:前半首用的是“推理对比”,后半首用的是“转化对比”。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开头两句是说,男人们一年四季在田地里扶犁翻耕播种,他们种出了那么多的粮食,却常年饥肠辘辘。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三、四句是说,妇女们在家里日日抛梭织布,他们织出了这么多的布帛,身上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
前四句的意思是,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在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情理并非直接表现出来,只写出条件,由读者推理,然后与实际情形对照,可称之为推理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读者会对不合理的现象发出“岂有此理”的感叹。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很有艺术效果。《辛苦吟》就用此法表现了吃、穿两方面的情况。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五、六句是说,我希望后宫佳丽和富豪权贵之家的妻妾小姐们能够像嫫母一样,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末两句是说,如果君王及官吏们躬身节俭而不再醉心于博取美人欢心,那么国家自然会繁荣昌盛。
后四句意思是,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国和家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的表现出上层社会的靡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的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的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妻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诗人驰骋想象,从现实境界转化为理想境界。巧妙的用两种境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手法可称之为“转化对比”。诗人有意通过浪漫的想象来构成这种转化对比,借以批判上层社会的腐败。
转化对比也是传统的对比手法。“沧海桑田”是自然界的转化对比,通常被用来说明古今人事转化的对比。这首诗通过想象中的转化,来构成转化对比,在艺术效果上同样能使所表现的形象鲜明而又突出,能使所抒发的感情宛转而又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附录《辛苦吟》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注释
(1)垅:田地分界的埂子,这里泛指田地。
⑵下:一作“前”。抛:一作“掷”。
⑶燕赵姝(shū):燕赵的美女,泛指天下美女。燕赵多美女,故称。
⑷嫫(mó)母:相传为黄帝的妃子,很有贤德,但相貌很丑。
⑸一笑:封建统治者为博取美女的欢心,不惜一掷千金,故有“一笑千金”之语。钱:一作“金”。
⑹肥:富裕,富有。
译文
男人们一年四季在田地里扶犁翻耕播种,他们种出了那么多的粮食,却长年饥肠辘辘。
妇女们在家里日日抛梭织布,她们织出了那么多的布帛,身上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
我希望后宫佳丽和富豪权贵之家的妻妾小姐们能够像嫫母一样,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
如果君王及官吏们躬身节俭而不再醉心于博取美人欢心,那么国家自然就会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
于濆,唐代诗人。字子漪,籍贯不详。公元861年(唐懿宗咸通二年)进士,官终泗州判官。与刘驾、曹邺等不满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时弊,自称“逸诗”。其诗今存四十余篇,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之作。有《于濆诗集》。

于濆《辛苦吟》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