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平台观点— 中国教育部曾经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一份通知,被澳洲各大领事馆转发:留学澳洲预警,因为澳洲无法有效保障中国留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建议不要将澳洲作为留学目的地。 当时这份声明引起了澳洲教育界人士的注意,海外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是澳洲各大高校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不仅为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支持,更是为澳洲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所以澳洲很多大学的校长都站出来表态,希望谭宝可以重新审视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但是澳洲政府没有采纳,依然我行我素。 就在近日,教育部终于发布了一项通告:《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依法终止23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已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这不仅是近年来完善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方式的重要成果,也突显了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坚决推进淘汰更新,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 受到这项政策影响的澳洲大学有 西澳大利亚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 悉尼大学与上海复旦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 莫纳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墨尔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之间的项目。 其余被砍项目还牵涉澳洲的: 詹姆斯库克大学, 悉尼科技大学, 迪肯大学, 麦格里大学, 拉筹伯大学, 卧龙岗大学, 斯威本大学 塔斯马尼亚大学。 在矿产不景气,房地产随着政府限制也出现下滑的时候,旅游和留学成了澳洲最主要的支柱性产业中的重要部分,虽然教育部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因素。 但实际上是因为什么很值得深思,至少有一点可以猜测,中国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留在国内发展,而不是输送到国外。 澳洲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很多技术性工种和人才都依赖于海外,中国限制合作办学,不仅仅是限制了澳洲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更是限制了澳洲汲取人才的途径。 目前,澳洲教育界对于中国教育部的这项决定还没有给出什么正面回应,澳洲政府也没有官方回复。 但是可以预期,各个大学一定不会希望中国留学生数量大幅削减,如何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国际关系或许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澳洲社会讨论的主流话题。 不只是教育,澳洲矿业似乎也要受到影响。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澳大利亚一旦对中澳商业迈出不友好步子,中国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制约手段:从丹麦属地格陵兰岛进口原材料。 (图片来源:网络) 政治学家、莫斯科外交学院专家 亚罗斯拉夫·扎哈里耶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2019年年初,格陵兰岛的铀、黄金、铜、锌和稀土金属供应可能得到极大加强。 专家认为,大约半年后,澳大利亚商界将感受到对华错误路线的后果。不久前,中国海关滞留澳大利亚六家公司葡萄酒,仅是“身手小试”而已。中方还有不少其它经济杠杆,以应对特恩布尔政府对华强硬政策。亚罗斯拉夫·扎哈里耶夫这样认为。 专家不排除中国或将阻滞从澳大利亚购买原材料的供应线的可能性。要知道,在最近的一些年里,中国已经成为澳洲铁矿石、铀、黄金和稀有金属的主要伙伴。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有计划地与替代供应国发展关系,其中之一是丹麦。 (图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