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北伐少有成功,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milano1895 2018-07-15

你以为朱元璋北伐的时候元朝还强大吗?在那之前,我们不妨浏览一下整个元末红军起义的过程。这个用我另一个回答的版块放到这里来。

1351年

1)刘福通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颍州(安徽阜阳市)帅众起义,建立白莲教,点燃农民起义烽火。

2)刘福通攻克颍州后,随即进军河南,连破数城,后又挥军南下,攻克汝宁府,队伍扩充20万。

3)徐寿辉与彭莹玉随后在湖北帅众起义,攻克蕲州和黄州,组织白莲教,建立政权,国号“天完”。任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元帅簿书椽。

4)明玉珍集乡兵千人起义,加入红巾军。

1352年

1)元朝宰相脱脱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阿速军”镇压刘福通部红巾军,结果大败而归。

2)脱脱推荐其弟也先帖木儿为帅,率领30万精锐剿灭红巾军,与刘福通部交战时,被红巾军一次夜袭,身为主帅的也先帖木儿只身而逃,留下30万蒙古精锐互相残杀,至天亮时已一个不剩。

3)元朝损失的30万精锐是中央直属王牌军,此后的元朝主力尽失,开始依靠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如脱脱利用汉人地主镇压起义军。

4)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背后偷袭起义军,刘福通退守至毫州,后攻占安丰,兵围庐州。

5)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攻克武昌、江州、汉阳等数十城。

6)郭子兴聚千人起义,攻克濠州。同年,朱元璋来投,郭子兴以为奇,将其义女(后来的马皇后)许配之。

7)方国珍在马鞍山全歼泰不华元军主力,后攻占黄岩城。

1353年

1)张士诚率领17个盐民武装暴动,偷袭攻占高邮,建立政权,国号“大周”,自称诚王。

2)明玉珍归降徐寿辉,任统兵征虏大元帅,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箭矢射中。

3)彭莹玉战死,天完国都被元军攻破。

4)郭子兴所部内部不和,众将争权夺利,朱元璋回乡募兵,徐达、郭英等同乡来投,后郭子兴提拔为镇抚。

1354年

1)脱脱聚集百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因元顺帝昏庸,听信谣言,临阵换将,百万大军群龙无首,一触而溃。

2)张士诚趁机攻占江苏等地。

3)元朝抽调长江中游兵力镇压天完政权,由于分兵过多,天完兵势复振。

4)方国珍攻下台州。

1355年

1)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于毫州为都城,国号“大宋”,因称“小明王”。

2)刘福通率起义军北上,遭元军围困,血战突围,南奔安丰,遭受了第一次挫折。

3)郭子兴郁郁而终。

1356年

1)刘福通重振旗鼓,再次挥军北上,连破元军,声威复振。

2)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徐寿辉被倪文俊操纵,企图杀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陈友谅杀死,天完尽被陈友谅掌握。

1357年

1)刘福通攻陷宋朝旧都汴梁,但因孤立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

2)明玉珍率大军攻克四川等地,擢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3)方国珍攻打张士诚,以五万破七万,七战七捷。

4)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攻陷江苏数城,张士诚无奈投降元军,被封太尉。

1358年

1)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元朝:

第一路派遣山东的毛贵由东路沿运河而上直攻大都;

第二路派遣关先生、破头潘(绰号)部绕道山西,转攻河北,与毛贵配合对大都形成钳形攻势;

第三路调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部至陕西,增援在那里的红巾军,目的是牵制元军。

2)陈友谅攻陷安庆府,进而占领江西全境。

3)明玉珍占领四川全境。


1359年

1)刘福通三路北伐军刚开始势如破竹,东路军攻至元大都仅一百里,中路军占领大同、兴和,直捣元朝上都,一把火烧了上都宫阙。

2)元朝仍有余力,加上北伐军缺少统一指导战线,而后北伐军受阻。

1360年

1)元朝依靠的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开始失控。

2)陈友谅建立政权,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南方割据中就只有陈友谅拒不接受元朝诏安)

3)朱元璋担心被张、陈二人夹攻,攻占广信府(江西上饶)断其后路,后双方战于龙湾(南京郊区),陈友谅大败,做小船逃走。

1361年

1)刘福通的北伐东路军毛贵军兵败,逃回济南,赵均杀毛贵自立山东之主,而后又与毛贵部将厮杀,导致东路军四分五裂,察罕帖木儿趁机剿匪,至此东路军全军覆没。

2)朱元璋亲率军队征讨陈友谅,陈友谅再次战败,逃回武昌。

3)元朝依赖的两支队伍——察罕帖木儿、扩郭帖木儿(王保保)父子与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互生龃龉,互相攻伐。



1362年

1)刘福通的北伐中路军,在占领了全宁路和夺取了辽阳路后,被胜利冲晕了头脑,反而带领大部队转攻独处一隅的高丽(朝鲜),征战中关先生战死、破头潘被俘虏,余部退回辽宁后,遭到元军的伏击,进退无路的情况下,红巾军选择了降元。至此,中路军全军覆没。

2)察罕帖木儿被原已投降的田丰、王世诚暗杀,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被推为军中领袖。

3)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国号“大夏”,建都重庆。

4)陈友定统治福建。

5)陕西张良弼和李思齐相攻,张良弼与孛罗帖木儿交好,李思齐和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联合,冲突不断。

1363年

1)刘福通的北伐第三路军只是起辅助作用,并未翻起大浪,加上两路主力被消灭,因而孤立无援,在北方支持不住,被元军镇压,张士诚突袭安丰,刘、韩二人向南方的朱元璋求救,在路上被部将廖永忠沉与江中。

2)陈友谅战死鄱阳湖。

3)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占据江苏、浙江等地。

4)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参与党争,更是牵涉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争端,王保保勾结皇太子要除掉元顺帝母舅老的沙,元顺帝要孛罗帖木儿保护老的沙,双方矛盾升级。

1364年

1)皇太子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讨伐孛罗帖木儿,还未出兵,孛罗帖木儿就兵围大都,皇太子出逃大都。

2)皇太子再次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讨伐孛罗帖木儿,扩郭帖木儿大发十二万攻打孛罗帖木儿,因孛罗帖木儿并未应战,皇太子回大都。

3)扩郭帖木儿(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在大都交战,也速归附孛罗帖木儿,皇太子再次出逃大都。

1365年

1)皇太子又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发兵攻打孛罗帖木儿,也速转投皇太子门下

2)孛罗帖木儿被元顺帝派人刺杀。

1366年

1)朱元璋兴兵征讨张士诚。

2)明玉珍病逝。

3)扩郭帖木儿(王保保)面对朱元璋的强势,不但不南征,而且选择巩固权力,企图将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收入囊中。

4)关中四军阀拒不接受,与扩郭帖木儿(王保保)展开激烈厮杀。



1367年

1)关中四军阀达成共识,组织反扩郭帖木儿同盟,推举李思齐为盟主。

2)元顺帝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剥夺扩郭帖木儿的权力。

3)扩郭帖木儿的部将貘高、关保相继背叛他,后其兵权被白锁住、也速、沙蓝答儿等瓜分。

4)朱元璋平定张士诚。

5)朱元璋平定陈友定。

6)朱元璋平定方国珍。

7)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为将军,下令北伐中原。

1368年

1)元顺帝再次削除扩郭帖木儿爵位,召集军队南征,然而元朝内部因为常年党争,无力回天。

2)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元末红军起义从1351年开始,至1368年元朝结束,等朱元璋北伐蒙元的时候就已经是最后一年了,早在反元起义前期,光是刘福通就歼灭了元朝近50万中央军,再加上其他起义军歼灭的元军,元朝后期别说军队都没有,连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都指望不上,伙夫和家丁都算在军队里撑门面,退一万步讲,就算吧伙夫和家丁算在军队里,这所谓的25万兵力也和元军无关,顶多算是名义上属于元朝的地方军阀,更何况这些军阀死到临头了还在内斗,何谈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