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田园综合体申报,你不可不知的解读

 徐彬郑州爱山荷 2018-07-15



申报时间

①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时间是6月底前。

② 省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时间按照各省财政厅文件执行。



资金扶持额度


①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6000-8000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8000万资金已经到位。


② 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3500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500万元、400万元。(有的地方最高补贴从1.5亿-2个亿


申报部门


①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部门:财政部农业司(国务院农村综改办)、国家农发办。

② 省级田园综合体申报部门:财政厅农发办



申报认定流程


总体规划→市、省初选→报农发办→实地评估→竞争答辩→项目公示→项目评议→批复立项



申报条件


无论国家级还是省级田园综合体必须符合七个条件才能准予立项包括:


(1)功能定位准确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



(2)基础条件较优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3)生态环境友好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4)政策措施有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


(5)投融资机制明确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



(6)带动作用显著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7)运行管理顺畅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



关键解读


(1)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业产业,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事情,不能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必须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和更有获得感,这就要求合作社充分参与。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2)不予立项九类情况:


①未突出以农为本;


②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与农业未能有机融合;


③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


④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


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⑥违反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


⑦违规进行房产开发和私人庄园会所建设;


⑧乡、村举债搞建设;


⑨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