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4日各地普遍下了四天小到中雨,8-12日又下了4天,雨过骤晴,又遇高温高湿“桑拿”天气,我们连续接到延长、富县、洛川、甘肃灵台、宁县等地几位会长发来照片并咨询:苹果叶片骤然发生坏死枯焦现象,有人说这是苹果疫腐病,有人说是药害,有人认为是气灼,有人说是早期落叶病,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这种现象前几年夏季连阴雨后天气骤晴的1~2天,叶片最初表现为局部或整叶坏死呈黑褐色,经阳光长时间暴晒后,坏死部分失水焦枯。症状较轻的叶片仅叶尖、叶缘坏死,或在叶面上出现一些较小的坏死斑。坏死从叶正面开始发生,症状较轻的叶片背面大体正常。发生部位多在树冠中下部,主要在新梢下部的老叶、成龄叶发生;在部分停长早的短枝上,全部叶片坏死。从方位看,下午阳光较强的西北侧症状发生略重;从果园郁闭状况看,同一片地通风透光较好的果园未发生或发生较轻,郁闭果园发生较重;从树势看,中庸壮树未发生或发生较轻,弱树、病树发生较重;从土壤管理看,生草果园和肥力水平较高的果园发生较轻,清耕果园和投肥较少的果园发生较重。 一、根缺氧生理性枯叶。 连阴雨后果园土壤空隙长时间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由于土壤缺氧致使根功能降低,无机盐和水分上运受阻。雨后骤晴叶蒸腾剧烈,加上地面热蒸气的影响,树冠下部叶片呼吸、蒸腾等生命活动则不能正常进行,即产生“褐烫变软”生理性焦枯。 防治策略:应用生草排湿、打孔透气等措施增强土壤透气性,并叶喷“超级五零”提高果树的抗胁迫能力。 二、铜离子雨后药害。 雨季喷施波尔多液以后,在细雨连绵的天气下,就会释放出大量铜离子,由于水珠在叶片上停留时间长,导致进入苹果叶片内的铜离子数量超出细胞的承受限度,便会发生药害。上部叶片很少发生坏死的原因是在降雨过程中,树冠上部的水珠逐渐滴落到中下部的叶片上。 防治策略:针对铜制剂风雨药害发生的特点,多雨季节配制使用波尔多液时应加大石灰用量,苹果上最好采用1∶3.5∶200~240倍的配比,还可在药液中加入1%的白糖,以增加其稳定性和粘着性。 三、苹果疫腐病。 苹果疫腐病主要为害果实、树的根颈部及叶片。叶片受害产生不规则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渍状,多从叶边缘或中部发生,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使全叶腐烂。 防治策略:疫腐病原菌为卵菌的疫腐菌属。苹果套袋后喷洒72%甲霜锰锌800倍液。间隔7~10天,再叶喷80%烯酰吗啉3000倍液或80%三乙磷酸铝600倍。 四、苹果褐斑病。 苹果褐斑病症状变化很大,发病初期,只在叶正面形成“蝇粪”状褐色小点。随病斑的扩展,病斑形状呈不规则“绿缘褐斑”症状,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黄色。病斑密度大时叶片发黄,病叶很快脱落。 防治策略:雨前1-2天要以喷施丙森锌、新锰生、皇铜、吡唑醚菌酯等保护性杀菌剂做好预防。雨前未喷,雨后天晴一定要混加戊唑醇、三乙磷酸铝等内吸性杀菌剂。同时,交替混喷弘蕊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养叶膨果叶面肥,效果更好。 五、炭疽叶枯病。 嘎啦炭疽叶枯病叶部症状初期近圆形黑色小病斑;中期遇干旱高温气候,病组织干枯死亡,随后叶组织变黄脱落;后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大面积变黑枯死,随后脱落。 防治策略:防治炭疽叶枯病应以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染为主,在降雨前保证叶面上粘附一层杀菌剂,才能保证叶片不受病原菌的侵染。波尔多液粘附性强、持效期长,是最有效的药剂。其次,应重视雨前喷施70%丙森锌600倍,雨后交替使用保护剂与内吸杀菌剂。雨前未来得及喷药,雨后可交替叶喷25%金优福吡唑嘧菌酯2000倍、45%戊唑·咪鲜胺2000倍等,猎杀初侵染的病菌在叶组织内潜伏扩展,降低病害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