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获悉 黑龙江植保站发布的 《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黑龙江的农民朋友 马上做好防治 其他地方的农民朋友 也看住自己家的地 不一定有 但是看住了 “没毛病” 玉米螟危害后玉米叶片出现一排一排的孔,那个孔就跟打孔器打的一样,特别整齐。 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据全省各地植保站、测报站监测调查结果,结合虫源基数、栽培、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玉米螟总体为偏重发生,局部县份重发生。各地发生程度不均衡,重点发生区在中南部玉米主产区;发生期接近常年,一代区成虫羽化盛期相对集中,大部分地区幼虫防治适期在7月中旬;二代区二代幼虫防治适期在8月中下旬。 一、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回升幅度较大,冬后存活率略高。 去年秋季扒杆调查,玉米螟越冬百杆活虫量全省加权平均为99.32头,较常年低15.74%,但较上年上升31.03%。各地虫源基数差异较大,其中百杆活虫超过100头的县份16个,较上年增加4个;百杆活虫40头以下的县份29个。较高县份为双城、肇东、肇源、泰来、梅里斯区、肇州、宾县等,百杆虫口密度分别达466.7、242.6、239、238、200、172.4、166头,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上升。越冬幼虫虫体发育质量较好,冬后存活率全省平均为86.77%,略高于去年与常年。 2、二代区越冬代成虫蛾峰日早、蛾量高,一代区化蛹羽化进度接近常年,死亡率略低。 二代区越冬代成虫诱测,肇州黑光灯诱测高峰日为6月14日,诱蛾728头,性诱测高峰期为6月10-15日;双城黑光灯诱测高峰日为6月16日,诱蛾454头,性诱测高峰期为6月12-13日,高峰期早于常年,诱蛾量明显高于常年。一代区7月1日扒杆调查越冬幼虫化蛹率、羽化率和死亡率,穆棱分别为73.5%、38.8%、10.2%,北林分别为64.7%、5.9%、5.9%,龙江分别为45.6%、24.3%、14%,北安分别为31.8%、18.2%、50%,讷河分别为77.1%、16.4%、3.1%。总体看,一代区化蛹羽化进度接近常年同期,略早于近两年;死亡率全省平均为20.3%,比常年低1.2个百分点。 3、作物长势与气象条件利于玉米螟发生。 受春旱影响,我省玉米主产区生育期晚于常年,且长势不整齐,长势较好地块与玉米螟发育进度基本吻合。另据气象预报,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多,气温接近常年略高,对玉米螟发生为害有利。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螟发生程度将重于上年,大多数玉米主产县份发生程度将超过百杆40头的防治指标,特别是中南部虫源基数高的二代或不完全二代区将重发生。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今年玉米螟的防控工作,继续做好成虫诱测和田间落卵调查,尤其是雨水适中、长势较好地块要重点调查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和防治适期,及时发布防治预报。重点地区要大力开展玉米螟防控的宣传、培训和组织推动工作,适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控制玉米螟为害。 二、防治建议 预计玉米螟百杆活虫数将超过40头时,需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1、释放赤眼蜂灭卵。 每亩放蜂总量为15000头,分三次放蜂,每次5000头,设两个放蜂点。在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 2、生物药剂防治幼虫。 灯诱成虫达到高峰期,且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大喇叭口期),可应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或应用固定翼、直升机、无人机喷洒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幼虫。如果虫害较重,穗期应加喷一次。 文章来源:美来众联、真格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