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中力量的变化,其实只有一个字,越简单越难学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7-15

浅析书势|梁宇航

书法中,什么是“势”呢?如何发现并且学习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如先看看什么叫“势”,总结一下的话无外乎以下几点。

疾徐

动静

聚散

抑扬

进退

升沉

这几个词语都与“势”有关,其实理解起来也很容易,比如“疾徐”就是一快一慢,如蜗牛爬行,悬鹰俯冲。其实这些词语,都代表了一些自然景象,都是我们生活中日常看见的。

“势”与物象

想理解书势,首先要理解生活,文下形容词,多源于生活,至于能懂多少,因人而异了。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最早有笔势概念的应该是李斯,就是小篆之祖。

李斯在谈到用笔时说:

夫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众所周知李斯善篆书,所谓入笔藏锋,为“急回”,然后行笔为“疾下”。

所注意的要点就是“鹰望”“鹏逝”

何为“鹰望”?

意思就是老鹰在天空盘旋,望着地面的猎物,那种准备下冲时的准备动作。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瞄准。

下一步呢?就是“嗖”的一下往地面扎。

这“嗖”的一下就是势。

因为你看到老鹰盘旋长空,观望猎物,那一定会俯冲。

这种留给我们的想象,就是“势”。

比如猫捉老鼠,猫低腰,伸脖子注视盯着耗子的时候。

如果这是一张照片,是一个定格的画面,那这个画面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猫要“嗖”的一下窜出去。

这就是“势”,虽是“静态”,但是他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动态”的感觉,此为“动静”之势。

书法就是一个定格的点画组成的,如何把这种“势”表达出来,就是书法最难的地方。

再如“鹏逝”,这就可以理解为,大鹏远飞,这句话自然也有“势”。

通俗解释一下,你站在飞机屁股后边,看着飞机屁股,感觉好大,但是当他加速直行起飞,就会逐渐变远,变小。从一开始的“好大”逐渐变为“蚊子”大小。

这个感觉就是“中锋”“快行笔”。

草书中“点画之势”

其点画大概如这种

看怀素自叙帖就不难发现这两点“势”。

首先在“萬”字的草书中,可以看到由五部分组成,四个断笔,一个连笔。

断笔之间有长又短,方向各不一样,但是都有呼应感,为何呢?

这就是笔势,点画之间的“顾盼”就是如“鹰望”一般,上个点画望着下个点画,如鹰望着兔子,虽然中间有距离,但是总有兔子入鹰腹的感觉,总觉得是一体的。

虽然各自方向不同,各干各的,但是中间总有一种关联。

虽然笔断开,但是“势”在,如鹰和兔子之间隔着长空,虽然没连着,但就是感觉是一体的。

这就是势。

点画写的活,有顾盼,虽然里的散,但是也是一体的,这就是草书之妙。

草书,并非笔笔都连才叫“草”,笔断意连是更高的一种表现方式,因为他比连要多了一层内容“断”。

连时为一体,断时若也想成一体,那就需要“势”来给人以“联想”。

再比如最后那个蓝色的连笔,笔画转着圈的走,墨色由浓转淡,笔画逐渐由粗变细,此如“鹏逝”。

很多人学习古代书论,都不知道说的是啥,以为古人书论无用。

现在可知,是古书论真无用,还是看不懂?

通书论,则可以书论推及书法,懂书法,自然又可从用笔中见书论。

若二者皆不懂,如何能看懂?

古代名帖之所以成名,书论之所以流传,肯定是到了一定高度,值得后人追摹学习,皆有暗合之处。

古人学书,都要从基础学起,到一定高度之后必须渐近自然,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追求,哲学是使人明智的,在一样的文化下,即使不同的行业,也都有同样的追求。

再看这一行,为一笔书,但是蓝色圈里有断笔,但墨色相合,此为“笔断意连”。

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

怀素说自己的字如惊蛇入草,就看上图红线这一样,不断“拐弯”的地方,是不是跟蛇受惊了一样乱“拐弯”寻求隐蔽一样?

看这种速度,看这种圆转,说“惊蛇入草”解释简直太合适。

笔势和笔意在一定层面是相通的,有意才能生势。这句话需要时间去理解,初学是分不清的,可以慢慢体会。

要先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才能表达出来。惊蛇入草是一种意,也是一种势。

当然,上图所讲这种势,只算一小点,算是辅助理解,书势中还有笔势有字势,刚说的只算一小部分笔势。

其实古人的比喻都源自生活,如理解生活之人,看书论与书法是很容易就看懂的,两千年前的书论“鹰望鹏逝”现在还适用。

如折钗股,屋漏痕,也都是一种“意”“势”

想要表现的时候是“意”,表现完成之后是“势”。

如果看整体的话,通篇得XX之笔意,如看部分,又可说得XX之笔势。

其实草书,何为好,何为坏,理解起来并不难,多看书论多思考就行。如果思考不出来,请反省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不是有什么不足。

如果有感悟还观察不出来,那肯定是你太懒,手还没到那个水平。

如按中国书论和书法的理解和思考来看,自学的话,有三四年就可以尝试接触古书论,这时候的水平如不足以支撑自己看书论,需要反省自己的学习状态。

如有老师教学的话,大概两年就可以略懂。

真如有学了十年八年不懂这些的,大有人在,其中少数人不以为意,只做爱好,大多数人都是太懒,写的少,看的少,思考的也少。

其实古人写字看书论,大概都是弱冠左右,甚至十四五岁就对自己学书的道路有了规划,可见书论并不难。

只是现在的科技太发达,很少有人会留心生活。

刚才所说,如鹰望鹏逝,惊蛇入草,飞鸟出林,折钗股,屋漏痕,其实都是“自然”之象。

如折钗股,简单理解为把钢筋掰弯,这种“曲”中,就有“直”的势,因为这种蕴含一种力量。

如看“势”这个字,简单理解为“执力”,有力为势。这种感觉很神奇,折钗股就是一种“绷直”的力。

则屋漏痕,是下坠的“重力”,飞鸟出林,是一种弩发之力,再比如惊蛇入草,转圈,拐弯,有一种牵引之力。

但是这几种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中锋”,雨点下坠,是匀的,因为重力匀。飞鸟出林,鸟就是“中锋”轨迹才是“线”,蛇也是有脊柱的,爬过的痕迹大概一样粗。

如果有爬行轨迹不匀的蛇,也应该在非洲沙漠,屁股烫的跳着走,非本土货。

当然,这些解释都很通俗,但是理解起来,真的因人而异了。

有些人一辈子写不了草书,并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是因为理解不了草书的妙处。

看古人书家,没有一个是极其高雅出尘而且不沾尘事的主儿,即使如苏轼董其昌这样的大官,也都懂生活。

再比如古代皇帝,为何书法好的少?草书好的尤其少?因为很多民间的景象他看不到。

可有一个宋徽宗是千古之中草书最好的,还是个“玩物”的主儿。

永字八法中的“笔势”

这次可以直视永字八法了,有人说永字八法是笔法,我向来是不同意的,因为这里边对笔画的解释,大多有“动态”的意味。

这就意味着这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笔画该怎么写,而是强带每一笔的“质感”应该是什么样的。

再比如比较出名的卫夫人《笔阵图》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山坠石,磕磕然如其蹦也。

撇如路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

其实这些就蕴含着点画的“象”,也有蕴含着“势”。

如高山坠石是“势”,百钧弩发也是一种势,崩浪奔雷也是一种。

其中都有“力”的存在。

这种是“静中有动”,还未下坠,但是感觉很危险,随时都会下坠。

这就是“点”虽静,但是有动态。

也可以理解为,山上掉下来的石头,那种快,形状各式各样,然后啪叽一下掉地上了。

意为毛笔啪叽一下点在了纸上。

跟李斯说的其实一样,“快”“准”之势。

到了蔡邕《九势》中则说: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与李斯“鹰望”一般。

蔡邕还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所谓自然之像,能生阴阳(昨天说过,阴阳为天地矛盾对比之总喻,此处指的就是疾徐,动静等开篇所讲的哪几种势态矛盾对比)

其实说笔势的解释,前人说的够多,也够准,根本都不用看到王羲之的书论,连其老师卫夫人的书论也都可以不看,就能理解。

即便到唐宋明清等一堆书法理论大家,解释笔势时,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喻不同,但是基本原理都一样,换汤不换药。

但是后世理论之重要处就在于“时代感”,他们的解释符合当时的“理解”,所以能让更多人学习。

而且大体思路虽然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所以后世书论对笔势的结论,依然可以借鉴。

至于到今人的解释来说,势就是“书法线条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而且我们能从中看到一种势,这势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向”

这句话算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解释的很对,不过对于古代书论来说,就是“废话”。

但是,这更容易今人理解。

所以,换汤不换药,还是很必要的。

他们的服务对象不是整个书法史,而是本时代的人。

以上是笔势的解释,是一些入门辅助理解的,没有说的太深入。但是也不要觉得理解完这些形容词,就算懂笔势了。

“势”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这个非常容易做到。

书法之所以难,难到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书法家说,这个时代“会写字”的不过数人。

说真的,到了一定水平说这种话,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上边这中“势”是非常简单的,再往下深入一次是“笔势的变换”,就是我常说王羲之的字常有有违习惯的地方。

此处就举一个例子吧。

“笔势”的顺逆应用

就看这个“窥”字吧。

既然有“势”,就会有“顺势”“逆势”。

首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说,《书谱》中的这个“窥”字,就看其中“见”的变化,只有三笔,容易解释些。

,这三笔,前两笔一个方向,第三笔平出,这是最常见的“见”的写法,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写。

,第一笔顺势,第二笔突然反扣过来,成了逆势,意味着写的时候要加动作,第三笔上挑,比较随意。

,两个顺势,一个向下,这个也很容易,难易程度和一样。

,顺,逆,下。难在第二笔的逆,是一个转点。但是最难在第三笔向下,向下就意味着势要下去了,和下一个字要产生呼应,下个字如果接不上,就断“气”了。 第三笔如是“平出”还是容易一些,毕竟不影响下个字,可重新开始布局。

,看锋的走向,有四个方向,这是米芾写法,所谓八面出锋,难处就在不断变“势态”。

势分顺逆,组合变化就非常难。

当然,变化也是熟练就可以掌握的,还有一点难处,在中间那个绿色圈里。

“见”三笔,前两笔顺势,但是第二笔撇下的时候回锋了,而且第二笔的弧度是由顺转逆的,到最后收锋上挑,戛然而止,所谓“势尽而意无穷”说的就是这个。

如果当真以为书谱谁都可以学好,那孙过庭就不是最得右军真传的了。

很多人写书谱都只看形,这不过是如初学走路一般,至于学马拉松,跑酷,真是有很多的距离。

当然,书谱中并非字字如此精妙,但是精妙之处很多,足见功夫。

如果临不出这种变化,也可见临者功夫。

世人都说八面出锋,其实学技法很容易。在书法中,技法向来是最容易的,最难得就是如何用。

书法技法,这些“势”的组合变化应用,以“贯气而自然”最难。

这不是一种努力就可以到达的高度,但是不努力练到达的机会都没有。

“字势”

先有笔势,还有字势,字势只举一个例子。因为字势最简单,最容易。

比如这个字,虽然有“歪”曲之势,但是正的。

这就是字势,主要说的就是重心。字歪,笔画不正,但是整体重心稳。

这个就不多说,几乎有几年书法基础的都懂。

“书势”

还有一个就是“书势”说的是章法。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一笔书,笔画连绵,虽有断处但是“意连”,常有一泻千里之势。

墨色由浓到淡再到枯,用笔从重到轻。

这个非常好理解。

对于章法的技巧来说,今天的国展照片解释一切,非常全面。

总结

其实单单就“势”的概念,是没法深入的,因为随便一说,一总结,都会有几万字。

《周易》中说“立象以尽意”

写字一样,势不尽,则意无穷,给人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也说说明了势和意也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但是总结来说,“书势”可以理解为用书法(线条)描摹自然万物形象之美,甚至说是以笔墨为工具来表达书者“心中的主观意象”。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

这句话大概是解释了这种“势”的感觉,因为开头就已经说了,解释容易,能得多少就因人而异了。

其实只需要很浅的书法基础就能理解“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如果都理解了,便都不外行了。

书法接地气之处并不在谁都可以学,没门槛。而在于他就摆在那里,谁都可以接触可以理解,但是因人观念不同,可以引发出不一样的效果。

不知不觉写了三个小时,实在不想再多写了,与我预计的还差了大概百分之八十。

想的多,但是写起来真麻烦。

所以言尽之处,大家权当“势尽”之处吧,至于“意”尽不尽,因人而异了。此处省略几万字,希望大家能用心体会。

书法是“非言辞所宣”的艺术,我能做的向来不多,只是把心中想的写出来一点。

至于别人能看懂与否,是决定不了的。

因为我懂这些虽不深奥,但是也看了多人书论,自己总结而来。

点个赞吧,加个关注,支持一下这三个小时的成果,毕竟要暑伏了,活着都困难,更别谈思考写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