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公交的那一刻起,你的隐私就暴露了。

 默阅小馆 2018-07-16

默阅说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你去生活和奋斗,坐几趟早晚高峰期的公交就知道了。

                                     

           

相信许多朋友对乘坐公交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看似没有什么新鲜,但是从你上车的那一刻起,就被心理学家看到了你潜在的性格特征,而在车厢内的一举一动更是在无形中向大家透露你的个性。

1907年中国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从青岛市区开往往麦克伦堡(今崂山区柳树台),其费用:属于政府及其所属单位每人每次2元(墨西哥元)。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线了。自此,青岛作为中国道路客运的发祥地,掀开了我国道路客运运输的新历史。

图片

作为城市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早已成为了城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一台有形的时光收割器,一直在城市来回穿插运行,见证了无数人的缩影。

 

想来自己也坐过几年公交,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之前的所见所闻,还有所感。

 

投币环节

有这样一群人,在等公交的时候便拿起手机划着屏幕,公交驶来匆匆上车后,站在读卡器位置才开始往包里翻公交卡,找零钱,后边不时传来的催促声下,神情焦虑,急切地加快速度,最终找到卡和零钱的那一瞬间,身心如释重负。即使始终找不到卡或者零钱,最后也是司机大哥嘟囔一声,挥挥手便作罢。而这有两种情况,一种便是如我们看到这场景时产生的最初印象——他们确实是忘记了,要是第二种的话,那真该让他们去领今年的奥斯卡奖了。

国外研究机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经过严格筛选出20位工薪阶层的职员,他们都是在三年内工作和生活并未有起色均处在同一现状的年轻人,在经过长达半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工作上坚持出现问题,迟到,弄错文件,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办事效率低下等等,而这些毛病同样在生活中显露无遗。衣服放置一周以上甚至数周未洗,不爱卫生,家庭不和谐,常常丢三落四,等等。

在构思这篇文章之前,就与自己一位同事聊过这个话题,结果还没等我说完,她的脸上便露出惊讶的表情。从她口中得知,刚上班的那会每天挤公交时就是这个状态,完全没有头绪,工作经常出错,常常被领导骂,每天便诚惶诚恐如坐针毡,生活上也过得一塌糊涂,最主要的是没有危机感。对生活与工作没有自我掌控以及预警能力...

图片

真心希望这样的情况只是偶尔出现那些人身上,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那就该停下来反思自己了。

 

                   

         

过来投币这一关之后,接下来便是选座位了。

选座位是门学问,先来看看公交车各个位置的安全示意图。

 

图片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写着外国人和中国人乘坐公交的习惯的文章,才知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大的方向上,连坐公交这件事情也有所讲究。

已经记不清这篇文章的出处在哪里,脑袋里只剩下了少许记忆。

面对一辆空的或者比较空的公交车,

外国人在上公交之后选择入座的方式是由近到远,也就是从前座到后座。

而在国人上了公交之后恰恰相反,会潜意识往后面的座位走,大概是从后座到前座。

这么久在所在城市坐公交时确实观察到,确实如此。

为什么外国人选择的是就近而坐,从前到后呢?

文中说道,因为这样做是最便利化的,第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所停车时间,第二,减少上车排队选位时的拥挤。

但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即使后座人满为患,多数人也不愿坐到距离司机最近的最前排位置。

意大利非语言交流学家马克·帕克对人们在车厢中的行为做了多年研究,发现,人们上了空的公交车后,一般都不会选定第一排座位——这排位子通常到了车厢快满时才有人坐?

为什么第一排没人坐?

有心理学家这样解释,这种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安全感造成的,当你选了第一排座位时,坐在背后的人会让你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你看不到他们在你背后做什么,而如果你坐在了车厢的中后部,看到了绝多大数人的后脑勺,就会感到非常踏实。

                               

                                  

我们再接下来,讲讲车厢后座的故事吧。

国内大部分公交车里的后座一般都是由两个相邻的座位连接而成。有人喜欢靠近过道的座位,有人喜欢靠窗的位置。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

在公共场合,无关系或不认识的人之间应该保持在37米~76米,而正常的社交距离是在12米~37米,这个距离是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个人距离如同事之间在46厘米~122厘米比较合适,若是低于半米,就会感到不舒服,特别是不同性别的人,低于半米就意味着入侵。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的区间,15厘米~44厘米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或恋人。

陌生人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想要很好的相处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合适的距离。距离太远,形同路人,会感到孤单;距离太近,易生是非,会埋怨别人。只有把握好尺度,不徐不急,不远不近,方能进退有方。

 

图片

 

并排坐的座位相当于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以至于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一旦双方是互不相识,人们往往选择靠过道的座位,一是方便行走,不需要等别人给你让出走路,比较自由,虽然一边离靠窗的人距离很近,但还有一边是正常的社交距离,这也体现了人的自我防御机制。

 

上大学时,有段时间,我和室友A经常挤着公交去市中心坐兼职,我很好奇的问她,你为什么每次上车后都喜欢坐后排的位置?

她是这样说的。

我坐车习惯坐在后排一个靠窗的位子,如果没有我宁愿站着,我喜欢看窗外的风景,因为这样我可以好好地做一个旁观者,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人如何演绎这生活的一幕又一幕,看着他们充实的生活,不论风霜都依旧着,便会忘记了当下所处生活的疲惫与不堪。

 

图片

 

其实不仅仅是在公交车上,餐厅,公园,教室等等,人们更倾向于坐在靠窗的位置;广场里休息的人群,喜欢选择广场周边建筑物的墙根、立面的凹处停留,或是靠在柱子、街灯、树木之类等依托物而驻足,只有当边界区域人满为患时,人们才不得已在中间区域停留。这是为何?原来人的行为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

边界效应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德克··琼治提出来的。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在城市里,随处可以观察到这些现象,街边的咖啡馆和小餐厅,室内的座椅少有人坐,而临街的餐桌则被抢占一空,人们边吃喝、边欣赏过往的行人,既说明喜欢交往是人的天性,也说明位于建筑物边缘临街的餐桌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处

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进一步阐明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处于边界有助于个人或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这里表达了人的三个心理需求:

1.人喜欢观察空间和观察人,人有交往的心理需求,而在边界逗留,为人纵观全局、浏览整个场景提供了良好的视野。

2.人在需要交往的同时,又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领域,这个领域不希望被侵犯,而边界使个人空间领域有了庇护感。

3.人在交往的同时,需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即人际距离。

所以,很多大受欢迎的餐厅都是用窗、墙、隔断、靠背、花池、绿化、栏杆、灯柱等等来形成一个个的不同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以上三种需要。

总而言之,边界区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人选择边界逗留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要少一点,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得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一个半圆。当人的后背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和反应就容易多了。

图片

 

那为什么有些人旁边的位置明明是空的,别人确不愿意坐下来或者选择坐其他位置上去呢?

英国心理学家休斯顿和布尔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旁边的座位总是空着的。

 

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防御意识会变强,身心也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潜意识里会去寻找一个突破口来转移或降低所积累的压力,这个时候,衣着整齐,长得好看的人就容易被接受。

 

生活即是一门学问,多去观察, 总会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