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慈母多敗儿?

 白发魔女wu0m7j 2018-07-16

      “慈母多敗儿源自于古代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小时候倍受母亲溺爱,他和别人打架,母亲为他辩解,他偷了东西,母亲称赞他聪明。他长大后,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最后,他被官府捉住,并判了死刑。临刑前他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母亲解开衣襟喂他,这个人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并说,这都是你的错,小时候我做错了许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会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场。   

    欧洲的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被缚了双手,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红楼梦》里有个薛蟠,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王氏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结果变成败家子。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买丫鬟,打死人,竟视为儿戏。 

有位著名的歌唱家公子从小被宠惯、溺爱,结果其公子从放纵开始,到屡教不改、有恃无恐直至锒铛入狱。

    “427”米脂县第三中学校外巷道持匕首杀人凶手赵泽伟,是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人。在村民的记忆里,赵泽伟一直被父母宠爱(赵泽伟有两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唯一的儿子)。在米脂三中上学期间,一家人在米脂租屋,母亲专门给其做饭,一直到他初中毕业,才回到村上。

    ……

    不难发现,慈母多敗儿是一个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现象。

    为什么慈母多敗儿?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由于发现了幼儿的“自我中心”而蜚声国际。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幼儿本能的只能从自己的视角来认知世界的一种心理。自我中心又被称为“皇帝心理”。 “皇帝心理”是一种本能的心理。

    皮亚杰还发现;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也就是从“皇帝心理”到去“皇帝心理”的过程。如果一个成年人仍然保持着较多的“皇帝心理”,他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皇帝心理”的主要表现有,自私、自我、自大……。与外界的关系上集中体现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无论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公主病)还是偏执型人格障碍都存在严重的“皇帝心理”。

    由此可见,人性本恶。

    不难发现,慈母多敗儿的主要原因就是保留了严重的本能的“皇帝心理”。

    既然慈母多敗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本能的“皇帝心理”,那么,教育孩子就要避免溺爱,就要抑制“皇帝心理”,就要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

    善良的父母们从小就有对孩子作规矩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