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保利: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最新成交结果)

 芝润斋 2018-07-16

2018年7月15日,厦门保利迎来了大众期待的2018春拍,经过长时间的竞拍,其中众所期待的专场: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万众瞩目,最终也取得了骄人的拍卖成绩!在激烈的竞拍当中,其中一件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拍出900万的高价,成为本次专场第一成交价!接下来由典藏拍讯平台为广大藏友提供本次拍卖成交记录。(成交价不含佣金)

0917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尺寸:高66cm

估价:RMB 8,000,000-10,000,000

落槌价 :CNY  9,0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瓶整体呈六方形,侈口,长颈,折肩,鼓腹下渐收,至圈足外撇。釉面温润细白,青花苍翠欲滴,纹饰以肩为界,颈部绘折枝花卉纹,每个棱面各饰一枝;腹部则以折枝花果纹为主体,分别为佛手、石榴、寿桃等,以寓「福禄寿」三多之意。所绘诸种祥花瑞果,丰茂繁盛,雍荣华贵。圈足内墙陡直,足端宽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式青花花果纹六方瓶肇制于雍正一朝,流行于乾隆前期,目前所知雍正款者惟见法国国立吉美博物馆藏例,而本品绘饰风格和青花发色均流露出浓厚的雍正御窑遗风,其中肩部所绘的如意头纹为唐窑时期最具特色的边饰之一,如意头绘画饱满,中心留白一个圆眼,周边以点涂法烘托,使得纹饰的立体感增强,此为乾隆早期如意头纹饰的画法特征。除纹饰外,首都博物馆所藏的乾隆粉彩镂空六方瓶造型与之相同,档案明确记载的唐窑镂空作品生产时间都在乾隆七年至九年之间,故此式青花六方瓶出现时间应该在乾隆早期的数年里,乾隆中后期就不再生产。

拍品为欧洲Vassy城堡旧藏。Vassy城堡位于法国诺曼底,原由Vassy家族在1613年到1620年间建造,规模宏大震撼,其内藏宝众多,更不乏各国艺术品,本品即为其一。此式六方瓶除青花外,另有粉彩镂空、仿汝、冬青、天蓝诸般颜色釉品种,均为空前绝后之名品。香港苏富比于2011年拍出一支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与拍品相比尺寸、纹饰、器型均相同,以1746万港币成交,可资比较。而青釉镂空例可见香港苏富比2005年春拍,一件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亦属此类器形,以港币4492万天价落槌,亦可参考对比。



0901 清康熙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

尺寸:直径7cm;高5cm

估价:RMB 200,000-500,000

落槌价 :CNY  1,4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敞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外壁青花通景绘制「叱石成羊」图,叱石成羊,语出晋朝葛洪所著《神仙传》中黄初平得道后将白石化为羊群的故事,此杯描绘的正是此场景。二者相立而语,衣饰曳曳于地,旁侧绿树依依,丛簇青草中嶙峋怪石于倏忽间幻化为羊群,灵气立现。画面构图疏密有致,大范围的留白更添意味,人物仙风道骨,神态生动。釉面光滑凝润,胎骨薄透,纤巧雅致,底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周边青花双圈。

拍品臻罕可贵,其杯身薄如脱胎,故烧造极为困难,成品率低且在传承过程中极易破损,故此杯完整保存实属难得。且康熙年间小杯纹饰多为成组题材表现,诸如花神杯、饮中八仙杯等,每件描绘其中一个情节,杯齐则意齐,而如本件拍品于一只杯上描绘独立故事情节的并不多见,亦足见其珍。翻阅公私典藏,1938年收藏家余启昌在其所增补的《古今瓷器源流考》一书中描述此类小杯道:「所藏叱石成羊图杯,形如普通之茶盅,胎薄釉润,画法直逼松雪,青色浓淡,殆有多种。底足内多有双蓝圈两行六字款识,书法极工,可决为官窑极精之品。」 美国Goldschmidt夫妇曾藏有相同青花杯一只,相继在1984年、1990年和1994年于苏富比拍出,可资比较。201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康熙斗彩卧足小杯,尺寸相近,器型相类,且同样以独立故事情节为纹饰,终以324万港币成交,资以参考。

0902 清康熙 五彩「十一月月季」花神杯

尺寸:直径6.5cm;高5cm

估价:RMB 600,000-1,200,000

落槌价 :CNY  1,8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杯撇口,深弧腹,圈足。造型优美,胎体轻薄。通体青花五彩装饰,绘十一月花神月季花,另一面青花书五言诗:「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月月红,因每月开花而得名。红花、绿叶、藤枝挺立,随风摇曳,点缀草木山石,色彩绚丽,另以五彩绘制两蜂飞于花间,增添了花间情趣。诗后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底署「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双行楷款。

花神杯是康熙年间烧制的成套的时令酒杯,一般是青花五彩,一套共有十二只,代表不同的十二个月,每月均有一种月令花卉纹,其旁各题五言、七言月令诗句,末钤「赏」字篆文印。每只杯子具有浓郁的时令气息,观之可亲,使人既饮酒又赏景,酒兴大增,素来被誉为康熙朝瓷器的珍品。此杯应为十一月月令之杯。

0903 清雍正 青花洞石花蝶纹盘

尺寸:直径21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落槌价 :CNY  750,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盘心双圈内绘洞石牡丹,一对蝴蝶于花丛中飞舞。盘外壁一侧绘洞石中牡丹枝叶舒展,盛开怒放,石竹陪伴在旁;另一侧绘洞石中菊花丛生,花开娇艳,一株修竹摇曳在侧,两只蝴蝶穿梭其中。菊花象征杞菊延年、九秋同庆之意,双蝶飞舞其上,「蝶」谐音「耋」,取八旬长寿之意。菊蝶相映,构成一派延年益寿之美图。所绘花朵或怒放或含苞,茎叶舒展自如,以青花浓淡表其阴阳向背。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0904 清乾隆 青花如意万寿纹瓶 

尺寸:高13cm

估价:RMB 500,000-700,000

落槌价 :CNY  750,000

著录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会员珍藏》,北京,2015年,页140,编号47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瓶撇口,短颈,溜肩,弧腹至底渐敛,下承圈足。造型修长,线条俊美。釉面细腻匀净,通体青花绘制纹饰,口沿绘两道弦纹,颈部饰贯套纹,偶有如意纹作缀,其下卷草纹一周,腹部以忍冬纹贯套相连,间以如意形开光内绘灵芝荷花托「卍」字纹,寓意万年如意,吉庆祥和。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古朴雅致。

此瓶体形小巧,应为文房雅玩或花器,清宫院画《嘉庆帝汉装行乐图》所绘石上博古陈设中可见同品类小瓶,用于插花陈设,供于御赏把玩。

乾隆大兴锦地花纹,多对称式「规矩花」,纹饰交错繁复,叹为观止。本品独特之处在于所绘图案由多个纹样组合而成,别致奇巧,清新秀丽,体现了瓷绘匠师卓越的艺术表现技巧。这种组合方法也是乾隆官窑青花纹样的一个特点。

此瓶造型为乾隆仿古佳作,以青铜器「觯」为模而制,取觯之神兼瓷之韵,颇得古今相合之精妙。整器釉色明亮,青花浓淡相宜,留白恰切,花纹疏朗有致,层次分明。

0905 清乾隆 青花海水云龙纹锣洗

尺寸:直径15.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 :CNY  48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洗直口,折腹呈浅盘状,高圈足,因形似镗锣,故而得名。胎质细密坚致,釉面清白,釉质润泽,修足细腻规整。内壁青花双圈内绘海水赶珠龙纹,龙须发鳞甲必现,气势磅礴。以十字云纹及朵云纹点缀,外壁饰如意云头纹,颈部一圈饰套勾海石榴纹,青花发色纯正浓艳。底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乾隆早期的笔洗式样丰富,存世所见尚有三足菱口洗、三足圆口洗、五足圆口洗,圈足镗锣洗,另外较为特殊的仿生类如蟠桃形洗、荷叶形洗,亦是乾隆朝不可多得的御用文房珍品。

本拍品器形规整,较为少见。形制、纹饰与本品相同,可见香港佳士得 2010年12月1日 LOT 2832清乾隆青花海水云龙纹镗锣洗(一对)葛沃德旧藏,以218万港币成交,可资参考。


0906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莲蓬口瓶 

尺寸:高23.5cm

估价:RMB 350,000-550,000

落槌价 :CNY  2,0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本品瓶口仿莲蓬状,长直颈,丰肩,圆鼓腹,下承圈足。通体以青花釉里红绘制纹饰,外侧瓶口釉里红仿莲叶包裹绘饰,折沿处以釉里红绘制圆点仿莲房,颈部上方缀如意纹一周,其下绘焦叶纹,肩部搭如意云肩,腹部以缠枝莲蝠纹为主体纹饰,于青花藤蔓间点缀釉里红莲花及蝙蝠,寓意福寿吉庆。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一周,足墙饰卷草纹,婉转细腻。整器造型独特,线条优美,端庄秀丽,极富韵律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字体隽雅工整。

0907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暗八宝纹耳瓶 

尺寸:高21.5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落槌价 :CNY  600,000

说明:拍品器形规整雅致,颈肩处置对称螭耳,螭龙背向而附,曲线优美而婉转,圈足外撇。通体以青花装饰,瓶颈饰缠枝花卉纹,肩部饰如意云纹,描绘细腻;腹部及颈部绘莲托八宝纹,足部饰缠枝灵芝纹。青花发色浓艳,造型优美。

清皇室特别是乾隆帝尊崇佛教,一生以佛心天子自称,虔诚而执着地礼佛敬佛,为了满足各处佛堂陈设供奉之需,御窑厂秉承弘历谕旨烧制许多瓷质密宗法器供器,开创中国陶瓷史上富具时代特色的一页。八宝即佛教八吉祥,各具不同寓意:法螺,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谓;宝伞,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谓;白盖,偏覆三千净一切药之谓;莲花,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谓;宝瓶,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谓;金鱼,坚固活泼解脱坏劫之谓;盘肠,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莲花也是佛教常见吉祥纹饰,均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拍品纹饰将八宝与缠枝莲相结合,构图密而不乱,主题鲜明,非常难得

0908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太白罐 

尺寸:高32.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落槌价 :CNY  2,2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罐唇口、短颈、丰肩、鼓腹至下渐收,圈足。釉质凝厚肥润,白中闪青,通体以青花绘制缠枝花卉纹饰,胎体细腻坚实,修胎严整规矩,器形丰满端庄。自上至下五层纹饰,罐颈部饰缠枝灵芝纹、其下回纹一周,肩部如意云头纹环绕,整个腹部以缠枝莲纹满布,近足处绘仰莲纹一周。五层纹饰疏密相间,衔接自然,青花发色菁碧典雅,画工颇为精湛,主题纹饰为仿明永宣风格绘缠枝莲纹,以深点青花作铁锈斑,颇得其中神韵,点涂笔法娴熟,胎釉研炼极精;缠枝并蒂莲纹,枝叶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态。底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0909 清道光 粉彩婴戏纹盖碗 (一对)

尺寸:直径11cm×2;高8cm×2

估价:RMB 350,000-450,000

落槌价 :CNY  350,000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对盖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形抓钮。造型秀致雅正,胎薄质细,釉汁润洁。碗身与盖内施白釉,外壁图案对映,皆以粉彩装饰,绘五子婴戏图。园景之中,诸童嬉戏于绿茵、花树之间,身着彩衣,姿态各异,有的头戴瓜帽,有的身着短袄,或点燃爆竹、掩耳顾盼,或吹号、摇鼓,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面。全器绘制工丽精湛,布局疏朗有致,所有孩童服饰设色各异,且衣褶线条细劲流畅,颇见匠心。人物神态生动自然,设色鲜亮,彩绘清雅,风格典丽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独具风格。外底署红彩篆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款。

0910 清康熙 斗彩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尺寸:高27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 :CNY  1,500,000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撇口,短颈,溜肩,腹下部外鼓,圈足。胎质纯均,釉面亮洁如玉,极富质感,微微闪青,气韵沁人。腹部斗彩装饰传统松、竹、梅图案,与白色釉地相应成趣,青花线条勾绘松、竹、梅枝遒劲苍翠;寒梅悄然开放,梅花以矾红点染,矾红一色深浅过度自然,点染亦恰到好处;背后三两枝松竹掩映,绿彩廓填彩仔细,脱俗清雅;山石之间矾红绘灵芝点缀,清丽醒目,不由得感叹御窑画工师法之妙。本品整体画面所绘祥瑞图「岁寒三友」纹饰,凌霜傲雪,寓意清高,「三友」譬喻逢绝境而坚毅刚直,亦含长寿之意。此语出自宋代忠义林景熙,自元至清,岁寒三友纹饰甚为风靡。底施白釉,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款,字体工整。

拍品器型规整,线条流转曼妙,纹饰细腻生动,成色鲜明妍丽,实为康熙斗彩仿古隽品。

0911 明嘉靖 青花五彩葡萄纹小杯

尺寸:直径8cm;高6cm

估价:RMB 700,000-800,000

落槌价 :CNY  700,000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外壁五彩绘制葡萄纹,色泽清丽温和,藤叶娇柔婉转,蜷曲漫布杯身,颗颗葡萄饱满嫩红缀于枝头,寓意多子多福,家庭兴旺,画面生机盎然,清新可爱。内壁光素洁白,杯心于青花双圈内饰云龙纹,祥云渺渺,龙游其间。内外口沿及足墙均绘青花弦纹两道,底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刚劲中藏秀逸。

此杯于20世纪80年代购于香港家族,后2013年售于纽约苏富比,作为御前酒具传袭至今实显珍罕。

0912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碗

尺寸:直径21cm;高10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落槌价 :CNY  1,350,000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此碗侈口、弧腹、圈足,制器有度,典雅秀美。其胎骨坚致细腻,釉质莹润自然。碗内外均以青花为饰,青花色泽浓艳,铁锈斑深入胎骨,体现典型宣德特征。碗心绘一折枝牡丹,外加双圈,内壁绘六朵折枝莲;外壁饰缠枝莲花及番莲六朵,宛转勾连,姿态曼妙。近圈足处绘饰蕉叶纹,繁密齐整;内口沿与足墙皆点一圈梅花纹,舒朗清新。整体构图疏朗有致,且绘工娴熟,线条流畅而稳重,纹饰优雅而不失灵动。

本器胎釉俱佳,青花发色妍丽,凝重雄浑,历数代而不减光华,尽显宣窑品格之美,为有明一代青花之冠,保存至今,难能可贵。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北京故宫博物院均有相似藏品,可见其珍贵。

0913 明洪武 青花缠枝菊纹玉壶春瓶

尺寸:高32.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落槌价 :CNY  2,300,000

《家有宝藏——浙江民间收藏珍品大展特集》,浙江省博物馆,页49

说明: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器型规整,柔和流畅,通体施白釉,口沿下至颈绘蕉叶纹,肩绘如意云纹,近足处环饰莲瓣纹,足墙绘卷草纹。腹部主体纹饰为缠枝菊花纹,花心大,花瓣小而密,整体饱满小巧。左右两侧曲线犹如S形,线条曼妙,极能体现东方的审美趣味。

洪武朝瓷器是上承元代、下启永宣的重要转变时期,总体风格介于元代和永乐宣德朝之间。就青花而言,洪武青花瓷器别具一格,元代的青花瓷器发色浓艳,风格粗犷,洪武朝青花则开始趋向静幽清雅、纹饰明晰、布局舒朗的新风格。

0914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尺寸:直径19cm;高15.5cm

估价:RMB 1,800,000-3,000,000

落槌价 :CNY  2,3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器呈筒形,直口,直壁。内外施白釉,胎釉细腻,外壁青花馆阁体小楷撰《圣主得贤臣颂》文,篇尾钤印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方款。圆璧底心施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青花书辞赋之笔筒,以康熙一代为最多。除《圣主得贤臣颂》外,尚有苏轼《赤壁赋》、欧阳修《秋声赋》和《醉翁亭记》等。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评价:」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褚,均康窑之铮铮者」。

0915 清乾隆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题诗笔筒 

尺寸:直径19.5cm;高14.5cm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落槌价 :CNY  3,250,000

著录

《天物馆藏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钤印:「玉音」、「唐英之印」、「隽公」

说明:淋漓泼墨兴孤清?离合形神写寄情

——唐英亲制墨彩云龙图题诗笔筒

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其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景德镇陶录》赞曰:「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器皿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唐窑,为雍干之际唐英榷陶珠山所烧造瓷器之概称,《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本品即为当中的一款,文雅而精巧,借此可鉴唐英之文人性情与意趣。

此笔筒造型端庄,胎釉精良,外壁以墨彩绘云龙三现图。画中苍龙翻腾于云雾之间,俯首下探,口吐海水,气势磅礴。其鬃髪横批,双睛怒张,身躯矫健有力,五爪锋利无比,视之威风凛凛。整幅画面极富动感,张弛有度,扣人心弦,风格凌厉恢弘,虽为瓷胎彩绘,却有不输水墨国画之造诣,画意直透瓷胎,酣畅淋漓,此等艺术水准为有清一代制瓷业所罕见。其画借鉴南宋画龙名家陈容之技法,以「一身三显」描绘龙身四段及背鳍、龙爪等,工致精细,毫芒毕现,再以墨彩烘染云层,层次渐变,若有若无,如聚如散,体现出唐英深谙中国水墨绘画技巧之运用,驾轻就熟地挥毫发墨于细腻光滑的釉面上。画面空隙处墨书行楷七律诗:「指日春雷震太空,甲鳞头角动英雄;乘云带雨飞千里,吸雾呼风上九重。掷杖葛陂仙法大,点睛僧壁巧人同;恩波挑浪溶溶暖,一任遨游四海中。蜗寄唐英并题。」下钤「唐英之印」抹红白文章和「隽公」阳文篆章,引首为「玉音」朱文长方章。

0916 清雍正 洋彩镂雕团龙捧寿纹塔式笔筒

尺寸:高17cm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落槌价 :CNY  4,600,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笔筒为六方形,类塔式,口沿方折,六棱施仿木纹釉,六面青白釉镂雕蟠螭纹;器身外壁六面开光以洋彩绘六条五爪团龙,颜色各异,于祥云间驰骋穿行,龙爪间捧「寿」字,寓意祥瑞福寿。开光外于锦地之上饰蟠螭、花卉、寿字纹;下承六方镂雕底座,装饰手法与口沿如出一辙。器内施白釉,造型典雅大方,存世量少,是为文房陈设上品。底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款,工整大方。

此件笔筒口沿及底座所施仿木纹釉独特别致,传世雍正瓷施此釉的器物大多为文房用品。雍正时期出现的仿生釉开乾隆仿生瓷之先河,其中仿木纹釉契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为仿生釉中佼佼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墨彩山水笔筒,上下沿便以木纹釉装饰。

本品造型新奇别致,装饰妍丽繁缛,造型层次丰富,釉彩妍美多姿,相互辉映,各见其妙。

0918 明永乐 龙泉青瓷枇杷纹葵口折沿大盘

尺寸:直径47cm;高8.5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落槌价 :CNY  3,000,000

说明:本拍品器型硕大,纹样特殊,同类品中顶级之作。盘敞口,弧壁,口沿平折出,作十二瓣莲花式口,沿边细唇棱高起,内外壁作凹凸折棱,内壁暗刻折枝花卉纹,内底暗刻枇杷纹,线条明快,花姿绰约,观之宁静清透。圈足裹釉,内有环形无釉垫烧涩圈,露火石红胎。通体施青釉,釉质莹润上乘,釉面温润凝致,色泽淡雅细腻,典型龙泉器之特点。

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元明龙泉窑划花花口折沿盘品种相同,十分相似。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Topkapi Saray)所藏十四世纪青磁花卉纹盘亦有极高的相似度,仅在纹饰方面有些许差异。同时与浙江处州青瓷博物馆藏的明龙泉窑牡丹纹菱口盘品种相同,釉色、大小、纹饰等非常相似,可资参考。

0919 清道光 胭脂红釉广口瓶

尺寸:高12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落槌价 :CNY  650,000

「定府行有恒堂珍赏」款

说明:拍品广口,鼓腹,圈足。曲线柔和,其造型最早出现于雍正时期,取法康熙琵琶尊化裁而来,但却小器大样,敦实可爱,着实喜人。瓶外壁满施胭脂红釉,釉层肥厚,釉色深沉,宝光内敛,艳而不俗。《陶雅》赞其「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瓶内里及外底施白釉,釉汁细腻滋润,底心红彩方框内书「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八字三行篆书款。

0920 清乾隆 茶叶末釉鸠耳小尊

尺寸:高19.5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落槌价 :CNY  1,2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器型仿汉铜壶造型,直口微敞,束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部凸起弦纹一道,肩部两侧贴饰鸠耳衔环,鸠首造型古朴,双环扁平。造型小巧而气度不凡。尊内外壁通施茶叶末釉,釉质匀净苍古,釉面肥厚润泽,釉色黄中带青,灿若晨星,典雅高贵,耳环起棱处微露胎骨,颇具韵味。足际涂有褐色护胎釉,器底暗刻乾隆官窑六字篆书款。本尊尺寸、造型、釉色皆与台湾鸿禧美术馆藏品相似,佳士得纽约2011年春季拍卖会第1738号拍品亦相仿。

传世品显示,此类鸠耳尊在乾隆朝有大小不同尺寸和茶叶末釉、仿汝釉、天蓝釉、青花等多种釉彩。大者如上海文物商店和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茶叶末釉品种,北京故宫和南京博物院皆藏有青花品种,南京博物院还有一件仿汝青灰釉品种;小者如本品和台北鸿禧美术馆藏品,另有张宗宪先生收藏的粉青釉印雕夔龙纹品种和竹月堂的天蓝釉品种。以不同釉彩不同尺寸反复烧造,足显此器形备受皇家喜爱。

此件鸠耳尊虽非大器,却小器大样,集灵秀典雅于一身,堪称乾隆官窑的典范之作。

0921 清乾隆 仿汝天青釉水仙盆 

尺寸:长23.6cm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落槌价 :CNY  3,000,000

「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以宋汝为范,化裁而成,造型隽秀。呈椭圆形,侈口,深壁,平底外缘多出一圈窄边,下接四云头形足。通体施天青釉,釉汁肥厚,莹润如脂,外底面留有六枚支烧痕。底心青花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字体隽秀,书写工整。

宋代五大名窑格调高华,历来为后世追捧,其中尤以汝窑青瓷淡雅含蓄的风格最受称颂,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均仿制汝窑器,以雍干两朝为佳,而仿猫食盆并落本朝官款御窑制器目前则仅见乾隆朝。足以见乾隆皇帝对此一品种的喜爱及重视,以至于发出「净水宜盆手,饲猫真不当」之感慨。

0922 清乾隆 仿官釉三羊尊 

尺寸:高29.5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 :CNY  1,6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撇口,束颈,丰肩,鼓腹,圈足外撇。颈部和腹部三组凸起的双弦纹装饰,肩部饰三羊首,寓含三羊启泰之意。通体施仿官釉,上布大小开片,釉面莹润,细腻凝厚。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工整古雅。

三羊尊摹自周汉铜壶,为雍正后期御窑厂的创新隽品,乾隆初年御窑单色釉瓷器承前朝遗绪,成就斐然,代表乾隆时期单色釉最佳品质,本品是为一例,无论器形、胎釉均与雍正者无异。其造型古朴典雅,釉色静穆温润,肩部饰三羊首,既具古韵,又添新意,寓含三羊启泰之义。颈腹之际各饰双道凸弦纹共三组,令造型富见线条之变化。三羊开泰,因古时「羊」、「阳」通假,亦称「三阳开泰」。《易经》中称∶「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在下。下月为泰卦,三阳大下。」其意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因此三阳开泰有吉祥之象。此外,中国宗法社会亦有「君为阳」,「父为阳」的思想,故此纹饰在清代受到皇家大力推崇,而成为官窑瓷器的经典纹样。

0923 清雍正 影青釉暗刻缠枝莲纹高足碗

尺寸:直径15.5cm;高10.5cm

估价:RMB 350,000-450,000

落槌价 :CNY  350,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说明:碗敞口,深弧腹,高足外撇。胎质细腻坚润。通体施白釉,白中见青,釉面凝润光亮。器内外及高足上均饰缠枝蕃莲纹,刻工精湛,线条清晰,为仿永宣影青瓷的佳作。影青釉为宋代景德镇的著名品种,结合北方白瓷的颜色与南方青瓷清透的特点,釉色呈现白中泛青、温润如玉的效果。拍品仿宋代影青釉特征,玲珑凝润,足墙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单行青花楷书款,娟秀隽雅。

此式雍正高足碗系仿自宣德同类高足碗所制,于清宫被称作「高足靶碗」,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1733)二月二十二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可将霁红、霁青、黄色、白色高足靶碗每样烧造些。」至乾隆时期,靶碗更为流行,清档有载:「乾隆元年二月十一日,太监毛团交……填白暗花靶碗二件,传旨着将……填白暗花靶碗二件配做铜镀金双层架」。而此时其更成为佛堂供奉用瓷品种之一,属至尊至贵的皇家礼佛用瓷,于乾隆四十六年至嘉庆六年均有进贡,并作为供器置于皇家寺庙的供案之上。

0924 明嘉靖 娇黄釉碗

尺寸:直径12cm;高5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落槌价 :CNY  600,000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此碗造型秀巧,胎质坚洁,轻盈灵透。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外壁通施娇黄釉,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神韵雅致俱存,不失为嘉靖颜色釉之隽品。底落「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发色娇艳。

此碗为John Sparks旧藏,沿袭至今甚为珍贵。此式碗为明代官窑黄釉碗的经典式样,素有「宫碗」之称,为北宋汝官窑首创,明清时流行于官窑瓷器中。拍品尺寸较小,同类较大者可见故宫博物院所藏,可资比较。s Ltd. 伦敦

0925 清道光 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碗 

尺寸:直径15cm;高6.5cm

估价:RMB 350,000-550,000

落槌价 :CNY  350,000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该件宫碗器形规整,胎质柔和细密,釉色洁净。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内白釉矾红彩绘五双飞舞的蝙蝠,象征「五福」,隐喻吉祥之意。外壁以黄釉为地,满绘番莲、百合、洋菊、秋葵等花卉,每一朵为主体,三面绘有不同花盛大开放状,花间枝头亦点缀含苞欲放的小花及花蕾,花卉皆为折枝。花叶呈凤尾形,枝叶缠绕翻卷,极富动感。叶缘用晕染手法,明显表现出西洋光影明暗的绘画方式。整器满地繁花,留白极少,有明显的珐琅彩效果。底心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种碗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称为「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乾隆二年时已开始大量烧制。洋彩是摹仿西洋珐琅彩画法的彩瓷品种,盛行于清乾隆时期。「洋彩」一词最早见于清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督陶官唐英(1682-1756)撰《陶务叙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一件。传旨:……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再烧造些;青花白地龙凤小盒照样烧造些;再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上花样将小盒亦烧造些;由此可见乾隆帝对此花样甚为钟爱,此后至道光,历朝均有烧造。本件即为道光官窑依乾隆式样烧制。该碗色彩丰富繁密,层次清晰,妙意横生。花纹图案规整而不失变化。绘饰严谨,色泽艳丽,釉色丰富,粉润柔和,外表光滑,为粉彩中之良品。

0926 清 御制剔红雕山水人物嵌白玉五福捧寿图屏风、御制剔红雕云龙赶珠纹宝座、御制剔红雕双龙戏珠纹踏、御制剔红雕云龙赶珠纹香几一对 (一套五件)

尺寸:340×17×241cm;宝座110×85×109.5cm;脚踏64.5×40.5×16cm;50×50×89×2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落槌价 :CNY  8,000,000

说明:参阅:

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

来源

北京匡时,2011年6月8日,Lot.2426

气势恢宏的成套剔红宝座屏风

文 / 张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该座屏共有五扉,中扉最为高阔,两旁渐低渐窄。边框两边起阳线,中间雕刻细密的锦地,上有拐子纹开光,开光两头饰卷云纹。屏为三抹式,下段绦环板锦地上雕刻各式花卉。上段屏心雕刻大幅山水图案,以黄色锦地为天,墨绿色锦地为水,天地间水波浩渺,群山耸立,山势雄壮奇伟,亭台楼阁建于山畔水旁,具有典型北方建筑风格。山水楼阁间点缀大物,形态各异,计有读书、牧归、访友、独钓、雅集等活动者,皆是明清时期文人时尚的雅事。一处水面上几只仙鹤飞舞,使得画面更具灵气。

0927 清嘉庆 丝珐琅荷塘盆景 (一对)

尺寸:高80cm×2;直径36cm×2

估价:RMB 5,800,000-6,800,000

落槌价 :CNY  5,800,000

说明:拍品为一对,分上下两部分连接而成,下部为花盆,花盆侈口,鼓腹,平底,矮圈足,采用掐丝珐琅工艺,通体天青色珐琅釉为地,釉料莹润,口沿与圈足鎏金;盆四面开光掐丝珐琅折枝花鸟草虫图;盆内所插荷叶、荷花及莲蓬均为掐丝珐琅质地,荷花有竞相开放和含苞欲放,两者争相斗艳,栩栩如生,茎部有倒刺,通体鎏金,枝干弯虬上升,婀娜多姿;匠师用心经营,足可看出其缜密用心。全景意态生动,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此对珐琅盆景花叶雕琢得栩栩如生,摆放错落有致,从远处看,完全可以同天然的荷花相媲美,且黄釉釉彩浓艳,应为清中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典型代表。

拍品原为苏格兰私人珍藏,至2011年于伦敦佳士得拍出,后辗转为张宗宪所藏,时至今日,其以饱经文化传承的姿态款款而来,宝光内蕴。

0928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学士图笔筒

尺寸:直径18cm;高15.5cm

估价:RMB 500,000-1,000,000

落槌价 :CNY  580,000

说明:笔筒口底相若,直腹,圆柱形体,玉璧底。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绘十八学士图,表现其于庭院间会友听琴、观书品画、赏景弈棋之场景。以竹石卉草为伴,以琴棋书画为侣,文人学士或含笑抚琴,或端坐倾听,或专注对弈,或执笔若思若语,留白处书清代《坚瓠首集》卷之一·十八学士图解七言诗「台阁峥嵘倚碧空,登瀛学士久遗踪。丹青想出忠良手,不画当年许敬宗。」整器造型周正,线条简洁大方,釉色润白,青花成色鲜艳,以浓淡色阶区分表现物件之光影变化,使画面仅着一色,但仍具极强的表现效果。

拍品造型周正大方,线条明快,纹饰精美细腻,青花发色鲜艳,实为康熙青花之隽品。

0929 清康熙 斗彩高士策马图笔筒

尺寸:直径18.5cm

估价:RMB 350,000-550,000

落槌价 :CNY  350,000

说明:笔筒柱形,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稳重端庄。通体施白釉,腹部以斗彩通景绘高士策马图,一人当先回首,笑望众人;其后二人高谈阔论,相视而前;一行人三两成组,谈天说地,一片祥和。笔筒胎质坚实,釉面匀净,釉光柔和,青花发色素雅,釉上彩清新淡雅,草木青绿,人物姿态描摹精致细腻。

拍品兼具华丽与文雅,实为康熙斗彩器中的精品,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言「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彩发越,清茜可爱」。

0930 清乾隆 仿官釉八方贯耳瓶 (一对)

尺寸:高14.5cm×2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 :CNY  1,200,000

著录

《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Helen D.Ling及仇焱之,第三册,香港,1950年,图版167号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对乾隆仿官釉八方贯耳瓶源自胡惠春旧藏,著录 于1950年Helen D. Ling及仇焱之,《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第三册,香港出版社,图版167号,并于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暂得楼藏清代单色釉瓷展览 展出。暂得楼藏品于上世纪末散佚了不少,转为海内外公私收藏,但是绝大部分清代单色釉瓷精品,本品即为展品之一,来源 清晰,传承有序,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瓶呈八方形,腹部微鼓,圈足,颈部对称贴塑管状双耳,瓶内外壁通施仿官釉,釉色天青,釉面肥厚,端庄素雅,超凡脱俗。器物足端平切,涂褐色护胎釉,以仿宋器「铁足」之意,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乾隆父子对于宋代瓷器珍视有加,不惜下发内府收藏的宋代古物让御窑厂对照仿制。唐英《陶成纪事碑》中载:「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此文中将「大观釉」列于诸类仿古色釉之首,可见宫廷对其厚爱与尊崇。此外,从造办处档案记载中看,仿官釉器物的生产数量也居各类仿宋釉色之首。

0933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抱月瓶

尺寸:高26.5cm

估价:RMB 3,800,000-4,800,000

落槌价 :CNY  5,6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直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绶带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通体以青花绘朵云与海水江崖,以釉里红绘正面龙戏珠纹。青花与釉里红颜色鲜艳,尤其青花所绘云纹深浅层次清晰,浓淡有致,所绘红龙为五爪,青花点睛,龙身雄健壮硕,爪牙锋利,富有生气,在满瓶云纹的衬托下更具气势。

本品瓶型仿永乐时期造型,清宫称其为「马挂瓶」,为乾隆帝钟情之式样。乾隆皇帝十分关注釉里红器的烧造,早年多番督促凝聚而成。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曾有「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再将小些宝月瓶、马挂瓶各样釉水花样烧造」等记载,乾隆三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记录,十月二十九日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传旨:「釉里红龙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乾隆四年又谕旨釉里红颜色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参见《唐英奏折》第六十二号)。于短短两年间就此下发两次专谕,乾隆皇帝对釉里红的烧造算是费煞心思。可见是官唐英奉旨精心烧造的贡御之作,至为珍贵。

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要将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因此成功率极低。清康熙年间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到了乾隆时期,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见本品釉里红发色是乾隆时期釉里的成熟之作。其整体造型美观,浑厚凝重,色彩淡雅纯正,为清宫中陈设之佳品。在清宫日常生活中,亦属上品花器,供插花之用,一如清宫旧藏《嘉庆行乐图》所绘釉里红扁壶,置于庭院案桌之上,插以春花二枝,逸致毕现。与本品相同者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页233,图213;《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图84,徐氏艺术馆。

0934 清道光 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九秋玉兔纹碗 

尺寸:直径14.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落槌价 :CNY  340,000

《慎德明道》,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104,图27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撇口,深腹,圈足,形制优美隽秀,胎釉轻薄莹润,制作精细规整。外壁以胭脂红为地轧道剔凤尾形卷草花卉纹,纹饰精密有致,达到了似锦铺就之感。其上绘设四个圆形开光,内以粉彩画各色花卉,枝繁叶茂,露红烟绿,玉立亭亭,极为雅致。碗内壁以青花四季花卉四组,与外壁开光内花卉图案相映成趣。碗心内绘丹桂玉兔图。图中金桂自一侧横欹而出,枝干寥寥几枝,尽点桂花,树下洞石嶙峋,花木扶疏,白兔憨态可掬栖卧其间,趣意生动,气韵清雅。底书六字篆书款,方正中和,微处尽显皇家尊贵典雅之气度。

此碗造型为清宫制器之典范,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初九日,「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钦此。」此件胭脂红地粉彩轧道碗绘九秋玉兔图,为道光承袭乾隆所制的中秋时令用器,尽显宫廷佳节的喜庆气氛,甚为难得。

0936 清康熙 黄釉碗

尺寸:直径12.5cm;高6cm

估价:RMB 200,000-400,000

落槌价 :CNY  2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碗敞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器形考究规整,造型俊逸,胎骨细薄轻盈。内外满施黄釉,釉面肥润纯净,娇黄鲜亮,底心施白釉,纯净安宁。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隽秀逸然。

低温黄釉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黄釉器在明、清时代均为官窑所垄断。黄与「皇」谐音,是历代皇帝最喜爱的颜色。在明代,黄色是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颜色中,黄色为方丘之器,方丘为祭地神的地方。清代这种内外均施黄釉的瓷器在公众被称为「黄器」或「殿器」,只有皇帝、太后和皇后才能够使用。如拍品通体施黄釉的器皿在清代应为皇帝、皇后专用。拍品色纯质精,正如《陶雅》所言「康雍蛋黄器,色具鲜明」之赞誉。

拍品为Marchant收藏。其是英国著名古董商,古董店位于伦敦南肯辛顿教堂街,专营中国陶瓷和艺术品,该家族收藏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其明清官窑器扬名海内外,美不胜收。

来源

伦敦古董商Marchant旧藏

0937 清乾隆 胭脂地粉彩缠枝莲纹佛塔 

尺寸:高44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落槌价 :CNY  1,150,000

说明:拍品为典型藏传佛教喇嘛塔样式。塔身以粉色为地,基座以湖绿为地,其上均粉彩绘制纹饰,笔触细腻,点染精准。塔由须弥座式塔基、覆钵式塔身和十三无相轮塔刹三大部分组成。胎骨细腻坚质,通身纹饰自上而下紧凑繁密:塔顶以矾红描金、墨彩、湖绿釉分饰火焰纹和宝珠纹;华盖上面饰粉彩花卉纹,四周以蓝彩满绘祥云纹;塔刹下丰上敛共十三级,寓意佛教十三重天;肩部绘藏传佛教特有的神兽纹和璎珞花卉纹,梵语具有「庄严与荣耀」的涵义;腹部主体纹样以缠枝宝相花装饰;须弥座面主体装饰湖绿地粉彩勾莲纹,肩部、胫部及底座的台阶处饰卷草纹、仰莲瓣纹、覆莲瓣纹、回纹、圆珠纹和花卉装饰带;贲门佛龛口沿描金并外饰蔓草纹一周;贲门和须弥座内壁罩松石绿釉。这绝无仅有的造型只出自乾隆官窑,体现了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上层的亲密关系。这种御窑佛教法器、佛像不落年款,以示帝王对佛祖的崇敬之意,乾隆曾下旨藏草瓶等法器「俱不要款」。

0938 十七世纪 德化渡海观音立像(何朝宗)葫芦印款

尺寸:高37.5cm

估价:RMB 200,000-400,000

落槌价 :CNY  420,000

「何朝宗」篆书葫芦款

说明:此尊渡海观音呈立姿,发髻高耸,戴风帽披肩长巾,搭垂于肩。面庞丰腴饱满,丹凤眼微阖,小口,胸前横贯璎珞珠饰。身着宽袖长衣,胸部正中衣带交结,双手于袖内作左拱之势,圆肩修身,衣纹简明丰满,迭皱密集流畅,衣裳下摆翻卷边角起,若迎风飘拂。长裙曳曳垂地,露出一足踏立浮动的莲花上,周下波涛翻滚,海浪滔滔。背后正中阴印篆书葫芦款,精雅细腻。

拍品为Annette Worsley-Taylor 家族收藏,她为英国时装奠基人,也是伦敦时装周发起人之一,1975年,她成立了伦敦设计师集结地LDC,2002年,Annette Worsley-Taylor凭借其对英国时尚界的贡献获得英帝国勋章;1993年至2006年间,她又担任了伦敦时装周英国时装协会的创意及市场总监兼顾问。

0939 窑白釉卧狮形枕 

尺寸:高9cm;长16cm

估价:RMB 1,000,000-1,600,000

落槌价 :CNY  1,000,000

说明:瓷枕作卧狮形,枕面呈荷叶状,其内开光,枕座采用圆雕技法刻塑祥狮貌,其双目圆睁,眉宇间尽透傲然生机,鬃毛以高浮雕形式呈现,借极强的立体感凸显灵气,使之更为栩栩如生、凛然可爱。狮呈俯卧状,四肢伏于身下,肌肉线条刻画鞭辟入里,狮尾于身后蜷至一侧,生动活泼。枕通体施白釉,古典朴拙,韵味非常。

拍品曾于2015年三月在纽约佳士得安思远收藏专场中拍出,并作为封面出现。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纽约知名古董商及收藏家,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从收集中国邮票开始中国艺术品收藏之路。其于1960年开办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古董生意,并逐渐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他所藏的古代家俱、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并先后出版 有《中国家俱:明清硬木家俱实例》、《中国近现代书画1800-1950》等书。此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大多数中国藏品皆由他捐赠。1985年捐赠给弗利尔美术馆260件中国近代书法,一尊13-14世纪印度铜牛像,也曾捐赠部分珍藏给耶鲁大学博物馆。1991年他在香港成立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会,并带头捐款,筹资修葺安徽古民居。他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0940 清 白釉模印鲤鱼纹摇铃尊

尺寸:高18.5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落槌价 :CNY  310,000

说明:拍品长直颈,溜肩,直腹,下承矮圈足。通体施白釉,腹部暗刻鲤鱼纹,数条鲤鱼游转自如,尾鳍上摆,相嬉相逐,悠闲穿行于水草间。鱼鳞片片分明,身形流畅自然,模印清晰,精致生动。全器凝如脂,润如玉,观之玲珑素雅,意趣顿生。

拍品最早由William B. Gruber收藏,后1982年由纽约佳士得举槌拍出,之后辗转为Ralph M. Chait Galleries购入,随后递藏于安思远处,后于2015年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中拍出。其经由多个古董商和收藏家接连入藏,传承有序,更显珍贵。

0941 清乾隆 官釉阔口尊 

尺寸:高13.5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 :CNY  1,85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口沿微撇,短颈,斜肩,椭圆形腹,至底收敛,圈足,造型端正朴素,俊雅秀逸。通体施仿官釉,其色匀净莹亮,宁静淡雅,釉面滋润凝重,风韵无限,极似宋代官窑之釉感。足端涂黑褐色,以仿宋官窑「紫口铁足」特征。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笔道精练有神,尽显御窑风采。

本品为暂得楼主人胡惠春先生旧藏,并在《赞得楼清代官窑瓷器单色釉瓷器》与《抗希斋珍藏历代名瓷影普》皆有出版。其出身显赫,胡惠春先生沿袭传统,笃学尚古,称为中国鉴藏界之佼佼者,影响深远。他一生醉心中国瓷艺,乐善不倦,对文化教育尽心尽力,屡将私蓄珍藏公诸同好,惠泽社群,捐赠不少瓷器雅作予上海博物馆,又慷慨资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机构。本品正是这位一代鉴藏家之遗珍瑰宝。检阅公私收藏,本品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藏「清康熙冬青釉瓶」,形制近似,疑由此发展而来;另有天蓝釉及张宗宪旧藏茶叶末品种,可资比较。

0942 清康熙 冬青釉祥云纹马蹄尊

尺寸:高8cm

估价:RMB 1,200,000-2,500,000

落槌价 :CNY  1,2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圆唇,形似马蹄,故谓之「马蹄式水盂」,又称「马蹄尊」,是康熙朝较为流行的文房用品。通体施豆青釉,釉面清透滋润,外壁以压地起阳技法剔刻缕缕祥云,疏朗而飘逸,袅袅然漫布于器身。整器饱满圆润,尺寸小巧,盈手可握,形色契合,灵秀巧雅气韵自生。底款运笔遒劲,秀润而不失锋芒。除豆青釉以外,还有釉里红加彩、白釉等品种。

拍品来源 清晰,传承有序,最早由东方陶瓷学会所有,其后由香港船政司Francis Warrington-Strong收藏,后于2012年香港苏富比上拍。考公私典藏,世界各大博物馆及私人均有同类水盂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近例,录于《故宫珍藏康雍干瓷器图录》。2010年香港佳士得曾上拍一件康熙冬青釉马蹄尊,与本件形制相当,尺寸相近,纹饰相同,为徐展堂旧藏,终以422万港币落槌,可资比较。

0945 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纹贯耳方壶

尺寸:高46cm

估价:RMB 4,800,000-6,800,000

落槌价 :CNY  5,400,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本品唇口、束颈、垂腹、高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长方形贯耳。器身内外和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满布黑色开片纹,足端施黑色釉,以摹「紫口铁足」之貌。双耳处一周雕刻仿青铜器饕餮纹,并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纹。足圈外撇,足底规整,施黑色釉。外底施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拍品于1959年购于John Sparks Ltd.,其是二十世纪伦敦最著名的古董商之一,于1890年开始经营日本艺术品,1901年后经营中国艺术品,玛丽亚女王、大维德基金会和仇炎之都是其客户。1915年在纽约开设分店跨国经营。它是可以直接从上海进口中国文物艺术品的著名公司之一,1920年常派出代表在上海、北京等地收购藏品,之后由其后代经营到1970年转手他人,1992年停业。

0946 清康熙 釉里红团龙纹碗 

尺寸:直径14.5cm;高6.5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落槌价 :CNY  1,000,000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32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碗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外壁以釉里红饰五组团龙纹。碗心绘团龙纹,龙为五爪,肃穆凛然;笔触细腻流畅,精致如生,于祥龙鬃发、神情、龙鳞等细节处可见一斑。底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系出名门,曾为瑞士玫茵堂旧藏,在此期间,它曾于蒙特卡洛举办的「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中展出,亦为其增色。此式碗多见以凤纹装饰者,绘龙纹者则罕。相同大小、器形、纹饰之康熙碗,在日内瓦鲍尔典藏中另有一例。

0947 清乾隆 窑变釉秋海棠式花觚

尺寸:高26.5cm

估价:RMB 900,000-1,900,000

落槌价 :CNY  9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本品呈海棠式造型,口作四瓣花形,腹部鼓起,底足外撇,自上而下凹四条筋线至足边,圈足,造型仿自商周青铜器,隽秀挺拔,秀丽文雅。花觚通体施窑变釉,釉层肥厚,外壁玫瑰紫满覆,灿若晚霞,其间融入丝缕蓝釉,平添清幽淡然之感,内壁近天青色,静谧雅致。足内覆以酱釉,底心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考各方典藏,雍正时期窑变釉花觚便有烧造,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另有一例藏于南京博物馆,可资比较。而乾隆造例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京国家博物馆馆藏。

本器造型婉约,釉汁流淌自然,釉色瑰奇,为乾隆朝窑变之典型器物。又有玫茵堂等名家收藏记录为其增色,实为罕见佳器。

0948 清乾隆 仿官釉铜卣式牺耳尊

尺寸:高35.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落槌价 :CNY  1,800,000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873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为乾隆仿古代表作品,形制源自上古青铜器。尊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牺耳,器身饰凸起摹仿壶套的格形纹带。全器满施仿官釉,造型敦厚规整釉面厚而凝润。圈足露胎处呈褐酱色,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古朴典雅。

摹古的主要精神,除了对赵宋诸大名窑的精心仿造以外还专门汲取上古三代以来青铜与古陶之经典造型加以化裁,满施仿官釉,予以古老器型新的姿采。宋王黼等著《博古图录考证》中著录 的「周高克尊」,仿周汉双耳圆壶、双耳圆尊,稍作变化,成为清乾隆时期摹古兼有创新的佳作。乾隆皇帝重宋人之审美品味,对摹制官窑瓷器尤为重视,据清宫内务府之档案记载,其即位之初就曾大规模摹烧,并且烧造数量和器型之丰富列居诸类仿古色釉之首,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乾隆皇帝不惜下发内府典藏的宋官窑古物让御窑厂对照临摹。本品为当中独特之品类,是以汉壶为原型化裁而成,始见于雍正一朝,延续至乾隆早期,本品即为乾隆朝之精绝代表。

0950 清乾隆 仿官窑三足葵口洗

尺寸:直径20.5cm

估价:RMB 800,000-1,500,000

落槌价 :CNY  920,000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801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三足洗为清代仿宋瓷之经典品种,始烧于雍正朝,乾隆时期继之,除仿汝釉外,尚可见仿官、仿哥、天蓝釉等品种。洗呈八瓣葵花式造型,葵口,浅腹,平底,下承三只简化兽足。通体施仿官釉,厚润古雅,开片疏朗有致,三足露胎,形成铁足之效果。匀净静穆,温润古雅,彰显赵宋文人以素雅匀净为上的美学理念,为同类单色釉之中隽品。

考各方典藏,雍正朝有一件极为相似者可见于卡尔?肯普博士收藏。

0951 清雍正 哥釉纸槌瓶

尺寸:高16.5cm

估价:RMB 4,800,000-6,800,000

落槌价 :CNY  6,600,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来源

Ralph M.Chait Galleries旧藏;

香港苏富比,2011年10月5日,Lot.1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四,编号1793

忆 古

纸槌瓶瓶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九至十世纪。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部部长蔡玫芬于1966年所著《论「定州百瓷器有芝不堪用」句的真确及十二世纪官方瓷器之诸问题》一文中提出推测:纸槌瓶的原型为当时伊朗及埃及的玻璃工艺,其流行于九到十二世纪间。关于此类瓶器的用途,Stefano Carboni猜测为伊朗泥沙布林特的装油或盛酒器,而也有学者认为其与宋代宫廷使用西亚贡入蔷薇水的传统密不可分。

拍品形制、釉色均仿自宋瓷,形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件极为相似,盘口,直颈,折肩,直腹下微敛,式样雅致,颇具古风。通体施仿哥釉,其上「金丝铁线」古意盎然,韵致非凡。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所载「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两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其中「铁骨哥釉」即为此例。不施复杂曲折的设计,简约质朴中透着「静为依归」的寂寥。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更添意蕴。

此瓶为The Ralph M. Chait Galleries旧藏,美国纽约一家由家族经营的艺廊,专营中国古董艺术品,由Ralph M. Chait于1909年创建,目前该店为其子Allan Chait掌管,其客户面极广,包括艺术家、政治人物、学者、不乏收藏界知名人士,诸如爱德华·索南斯肯、耶鲁·尼兰,之后又增加到总统赫伯特·胡佛在内的政商名流。此后该瓶由玫茵堂递藏,著录 于《玫茵堂中国陶瓷》卷四中。玫茵堂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誉为「当今最重要的古董收藏之一」,其收藏是瑞士Stephen Zuellig与其弟Gilbert两人60年的珍藏,玫茵堂之名是该兄弟瑞士家乡Meienberg的谐音,其意为「玫瑰花丛中的殿堂」,其收藏注重作品的珍稀程度、纹饰的品质以及作品的品相,所藏古董器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清代,珍品繁多。

0952 清乾隆 天蓝釉观音瓶

尺寸:高27.5cm

估价:RMB 4,000,000-6,000,000

落槌价 :CNY  5,6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观音瓶口沿外撇,长直颈,丰肩,斜弧腹,内凹圈足微外撇,瓶体修长,线条流畅,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通体施天蓝釉,釉面细腻凝润,色泽沉然静谧,观之心旷神怡,气韵清雅。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古朴秀雅,更添神韵。

此瓶以形之美、色之纯而臻,观音瓶本为康雍时所流行,于乾隆年间少见,此外其色天蓝,仿宋汝窑之「雨过天青」,为乾隆摹制宋瓷美学之典范。天蓝色,化裁于宋柴、汝,宋人孝天敬地,文品殊绝,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以天青为至尊至贵之色。至柴、汝之后,绝于世间,后经五百载,未遇盛世,则此色不复出矣。康熙末年天蓝复现,乃政治清明、盛世再现之征兆。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净,似天青,故名「月白釉」或「天蓝釉」,属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发展至雍正,其技术在前朝基础上愈加纯熟。此后渐趋断绝,且其数量极少,相比其他颜色釉可谓凤毛麟角。

拍品为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购自Eskenazi Ltd.,编号EK63,后于2000年上拍于香港佳士得,传承有序。

器形隽雅高贵,釉面素洁温润,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甚得天然意趣,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与天蓝一色结合宛如天成。更有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记录为其增色,是不可多得之佳器。

0953 清乾隆 粉青釉六孔瓶

尺寸:高24cm

估价:RMB 5,500,000-7,500,000

落槌价 :CNY  5,50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造型独特,由六瓶紧密相连而成,每支小瓶均敞口,长颈部各有凸起弦纹一道,圆肩,弧腹下垂,圈足。整器俯视宛如梅花盛开状,中间瓶高耸如花蕊,外周五瓶拱卫似花瓣,内腹相通,造型新颖,于典雅氛围中巧现其思。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均匀凝润,色泽淡雅清丽。中间一瓶底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更添古意。

拍场所见此式六孔瓶尺寸大多较小,惟拍品与乾隆朝同类品相比不但体积大,且传世稀少,凸显秀丽端庄之气韵。此外,肩部以下瓶腹连通,且外周五瓶形制如一,此式器制作难度极高,是代表乾隆朝制瓷工艺水准和新颖设计的独特佳作,制作考究,更显其珍。

本品先后由纽约收藏家Edmund Rathbone Bacon、荷兰收藏家Robert May、伦敦古董商John Sparks Ltd.递藏,当其被藏荷兰时更曾展览 于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馆(即荷兰国立博物馆),后2012年由纽约苏富比举槌,以57.25万美金成交。

0957 清乾隆 白玉龙钮鼎式方炉

尺寸:高18cm

估价:RMB 800,000-1,500,000

落槌价 :CNY  800,000

说明:此炉通体以圆雕、浮雕等技法装饰,形制仿商代礼器青铜鼎,双立耳,敞口,平折沿,斜腹,下承四足。炉身方正,上落覆斗式盖,盖钮雕祥龙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炉身以绳纹饰边,至中部雕以绳结,写实逼真,配雕花木座,更显沉稳灵秀。

本品即为乾隆痴玉之证,选料硕大,雕琢精细,尤其盖钮打造极为工细,精美非常。

0958 清乾隆 御制剔彩寿春宝盒

尺寸:直径31cm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落槌价 :CNY  1,200,000

「寿春宝盒」、「大清乾隆年制」款

说明:盒圆形,弧壁浅圈足,子母口相合。整器以剔彩工艺雕刻纹饰,现红、黄、绿三色,以朱漆为主,间以黄绿二色层层剔雕为饰。盖面雕圆形开光,「卍」字锦地上雕聚宝盆,盆内发出万道霞光,霞光之上托一「春」字于盖面正中;「春」字上部中心圆形开光内居寿星,其端坐松下,仙鹿卧于一旁,寓春寿之意,「春」字两侧雕腾龙于如意云海之中。

拍品此前由胡惠春和A&J Speelman先后递藏,胡惠春为民国上海大收藏家,暂得楼主人,所藏多为明清官窑瓷器,1949年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后移居香港,先后以不同形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350余件藏品。

0959 元 杨茂制剔犀菊纹盖盒 

尺寸:直径9.5cm

估价:RMB 700,000-900,000

落槌价 :CNY  700,000

「杨茂造」三字款

说明:盖盒圆形,子母口,器底内凹成圈足,造型周正,大方美观。通体髹漆,以斜刀刻绘经脉,漆层断面处可见不同色层,灿然成纹,流转自如,回旋生动。盒盖及盒身于黄漆地上雕三朵菊花盛放,饱满圆润,周围枝叶围簇,花苞缀于其间,画面丰腴满布盒外,圈足内及盒内髹黑漆。工艺精巧,构图简逸,仅以菊花数枝便使整器盎然。自古菊花为超然于世之象征,周敦颐有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更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逸趣,而在传统纹饰中,菊花又有长寿之意,拍品纹饰虽简,却蕴深意。底部以针划刻「杨茂造」三字作款,笔意洒脱遒劲。

0960 元 释迦摩尼 

尺寸:高29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 :CNY  1,300,000

?「钱塘陈彦清造」款

说明:汉藏风格?内陆宫廷

合金铜鎏金?局部泥金

此尊释迦牟尼佛像,合金铜铸造,高29厘米,通体鎏金,局部泥金。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面相宽大,额部高广,双目低垂,神态安详,大耳垂肩。上身着袒右肩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简洁,仅在领口、袖口和小腿处刻画宽大衣缘,袈裟衣边上刻画缠枝莲,莲枝蜿蜒伸展,遒劲有力。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左手置脐下结定印,右手置右膝结触地印。身下为半月形束腰式莲花座,莲座上下边缘饰一周连珠纹,莲瓣上下对称分布,且周匝环绕一周。此尊释迦摩尼面形方正,额部高广,造型挺拔,躯体硬朗,大腿粗壮,双腿盘曲紧促。整体比例看似有些失调,实则与雕造工匠未能完全掌握藏传造像仪轨和造像材质特性有关,恰好体现了元代宫廷造像承上启下的过度性特点。僧坎的衣边上刻画的缠枝莲明显为内陆艺术的传统母题。作为装饰纹样,它们在内陆的流行历史悠久,应用也很广泛,在唐宋元各个时期的佛像及世俗器物上均可见到。莲座及莲瓣的形制特别而突出,造像材质为合金铜,这是判定宫廷造像最为关键的因素。

0961 清乾隆 六品佛楼甘吒巴大师像

尺寸:高18.5cm

估价:RMB 800,000-1,300,000

落槌价 :CNY  1,750,000

说明:「大清乾隆年敬造?甘巴?无上阴体根本」

汉藏风格?北京宫廷

六品佛楼是清宫重要的建筑形式,其重要性在于这种独特装修的佛楼一再出现,反映出乾隆帝对这种建筑及其内部陈设思想的重视和青睐。六品指的是藏传佛教修行所必须经过的六个次第(阶段),即般若品、功行品、德行品、瑜伽品、无上瑜伽品父续、无上瑜伽品母续。每层楼上供小佛佛像,下层供佛殿和唐卡。每座六品佛楼共七间,除中间一间上下供佛与宗喀巴大师像外,其余六间分别代表般若品、无上阳体根本品、无上阴体根本品、瑜伽根本品、德行根本品、功行根本品,以契合藏传佛教黄教所主张的显密兼修、依次而行,由浅入深的思想。通常六品佛楼楼上每间供小型黄铜造像122尊,六间共供732尊,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1758-1783),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的六品佛楼达八处之多,紫禁城内有其四:建福宫花园内的慧曜楼,中正殿后淡远楼,慈宁宫花园内的宝相楼,宁寿宫花园内的梵华楼;长春园有其一:含经堂西梵香楼;承德避暑山庄有其三:珠源寺中的众香楼,普陀宗乘寺大红台西群楼,须弥福寿寺妙高庄严西群楼。目前,只有紫禁城里的梵华楼中的绝大部分佛像、唐卡和佛塔,甚至法器保存至今,其它各处或毁于战火;或毁于火灾;或楼虽在,内中一切供器佛像、佛塔已荡然无存;或文物流散在外,难获镜圆。

每尊小铜佛身上都有三处题记。莲台上沿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下沿有此尊名号,背后有所属品间的名号。这样就可以保证各间之间的尊神不致混乱。

0962 清 铜镀金烧珐琅鸟鸣八音座钟

尺寸:高92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落槌价 :CNY  2,000,000

说明:座钟整体铜鎏金富丽堂皇,鎏金雕花表盘,两侧及顶部,底座均以镂空珐琅彩卷叶花卉装饰,线条流畅,珐琅颜色柔和。表盘为三针珐琅钟盘,以罗马数字表示时间刻度,钟盘下侧有换乐和打止乐盘。钟盘上孔洞里丛林中有一只鸣叫的翠鸟,每到半点及整点均打点报时,座钟配有鸟鸣装置,每当启动时,小鸟鸣叫,同时张嘴、摆头、摇尾、振翅、扭身,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同时伴有音乐。此件鸟鸣亭式钟整体造型华丽气派,通体金碧辉煌,机关设计巧妙,是典型西方进贡清宫风格,而养鸟是传统的中国休闲方式,这更加证明此件座钟是西方为迎合中国人的喜好而制作的。最为难得此件座钟历经百余年仍然走时精准无误,品相完美如初,通体鎏金熠熠,光彩宛如当年。由此可见原藏家视其为珍宝,精心收藏。此座钟与故宫所藏19世纪铜镀金鸟音座钟如出一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