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之中在位41年,国泰民安,这位皇帝却被当成草包讽刺了千年!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8-07-16

刘禅作为刘备的儿子,一生却臭名昭著,几乎没留下什么好名声。一提及此人,后世给予的评价往往是“草包”、“烂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事实上,刘禅在位是四十一年,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有生之年得到无数人的赏识和称赞,只是都没有被后人获知。

刘禅

之所以刘禅会给后人留下坏名声,原因在于《三国演义》和电视剧为了塑造形象,对三国人物进行一定渲染和改造,有些根本不符合实际。那么,凭什么说刘禅既不是草包也不是烂泥呢?

刘禅在乱世中出世,从小看惯了战争和纷乱,对世事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认知,更是见惯了权力的争斗。而他作为刘备的儿子,身边来去的都是些立下丰功伟绩的大人物,军事政治思想一套一套的,自己也会受到耳濡目染,怎可能蠢得像滩烂泥呢?刘备为了让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位置,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看各种兵法书籍,还学习武术,文武皆备。

诸葛亮是看着他长大的,也是知晓刘禅的机智和实力,直夸他聪明好学,未来无可限量。不仅是诸葛亮,其他官臣也对刘禅夸赞不已。从这一点上看,刘禅即便再没有刘备之才,也绝不是个蠢材。

阿斗

然而,历史上如此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书籍和各大电视剧中却成为了一个人人可捏的软柿子,软弱可欺。也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后世都误以为刘禅是个傻子,感慨成就大业的刘备却生了个蠢儿子,这也完完全全败了刘禅的名声。

试想,刘禅在位四十一年,实际的掌权也超过了三十年,是三国中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怎可能只是一个软包子呢?在诸葛亮死后,满世界纷纷乱乱,战火纷飞,刘婵还能掌权几十年,没有一点真本事,怎可能活那么久呢?

北伐一事也可证明刘禅的聪明远见。当年,明知是损耗国力,诸葛亮也坚持要北伐。于诸葛亮而言,北伐对于整个蜀汉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必做的一件事情。然而,刘禅的认知却完全不同。在刘禅看来,北伐就是在劳民伤财,损人害己,远涉又艰难,一旦办下来,蜀汉都要遭罪。

刘禅

不过,看到诸葛亮一心坚持北伐,刘禅也没有反对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配合诸葛亮的脚步。对于北伐,刘禅自知根本打不赢,与其劳民伤财,不如选择投降自保。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掌握了将近三十年的权力,力挽狂澜,在诸葛亮北伐劳民伤财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支撑蜀国几十年,确实有所作为。

在位之时,刘禅还将军权和政权完全分开,并让其相互牵制,保证了自己的统治。刘禅所作的一切,都有着作为皇帝应该拥有的手腕和气量,与后世人们对他扶不起阿斗的印象可是相差甚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