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长安] 穿越千年的文教胜地——西安碑林-三学街区背后的故事

 没有名字的猫07 2018-07-16





[话长安]拾肆  穿越千年的文教胜地——西安碑林-三学街区背后的故事



一、探古:从唐国子监到宋府学

二、追本:“一庙三学”初成

三、演替:在地文脉的当代演进

四、新问:历史街区的现实问题








国子监,刻经典

孔子庙,祭先贤





初唐长安城图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唐初

刻《周易》、《尚书》《周礼》等十二经典

唐玄宗书《石台孝经》

于皇城外务本坊国子监

供儒生校正经文讹误




孔子标准像

图片来源网络)



唐高祖李渊

“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

在长安外郭城之务本坊国子监内设孔庙

唐士子到孔庙,祭祀先圣

“至于仲春令序,时和景淑……清涤元酒,致敬于今日,合舞释菜,无绝于终古。”




《汉高祀鲁》

(引自《孔子圣迹图》)


唐末

迁都洛阳,长安被弃

守将以原皇城城垣为基础缩建长安城

“城外”的“太学并石经”移入城内

置于“唐尚书省之西隅”为文宣王庙

孔庙和太学就这样进城了



国子监孔庙

伴着唐朝的兴盛至极而臻于巅峰

而随着唐朝衰落及灭亡

其地位也一落千丈

“露往霜来,雕墙半圯,尘封藓驳,塑像全堕”




唐末石经迁置示意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迁新址

增建制

定格局



北宋京兆府城图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迁置《石台孝经》、《开成石经》

颜、欧、柳等著名碑石

迁建、重修文庙与府学

于“府城之东南隅”

(即今日孔庙和碑林所在地)

形成“左庙右学”

碑林在文庙之北的基本格局

奠定今日碑林基础




《宋京兆府学新移石经记》

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

“庙学之成,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

吸引大批学子汇聚

唐石经与名碑为学子与书法爱好者

提供了研习之所

拓碑、习经以及文庙祭孔等

各类活动不绝于此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拓本

图片来源网络)

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所写,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因而这方碑石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拓本

图片来源网络)

 “柳字一字值千金”,明王世贞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屡存废

缓发展




元奉元城图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元奉元城图

(引自  李好文《长安志图》)


兵灾、战乱曾数次危及它的存废

维持北宋格局

地方教育专门机构提举司

陕西行省举行乡试的贡院

西安最高等级高校府学

教育机构聚集

奠定西安城(时称奉元城)内文化教育中心地位




宋代科举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三学聚

祠庙盛

教化兴




明西安府图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明清时期社会环境较为稳定

经济有所发展

尊儒与教育之风重盛

成化七年(1471年)

陕西巡抚马文升

迁建长安、咸宁两县学

于府学文庙东西两侧

形成“一庙三学”的格局

三条学巷的道路格局基本形成

此时已有“碑林”的称谓出现




明西安府局部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清西安府局部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当时书院教育十分兴盛

明代学者冯从吾创办关中书院

为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书院开坛讲学

图片来源网络)


期间碑林藏石量大增

规模完善

对城市文化辐射作用加强

以碑林为中心形成一整套

学习、管理、考试包括祭祀的教育机构

并吸引了大批

书法、金石、经史校验的

学者汇聚周围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生活与文化传统

此地作为西安教育中心的地位十分稳固




文娱活动汇聚

图片来源网络)


宝庆寺、卧龙寺、香城寺等

著名庙观聚集且发展繁盛

卧龙寺一度为陕西首刹

与儒学相关的文昌庙、崇圣祠等

紧依文庙设置




祠庙道观兴盛

图片来源网络)





废科举,立新学

续文脉,兴产业




民国西安城图

(改绘自《西安历史地图集》)


1905年科举考试被废除

西安府学、县学等旧式学府失去作用

走向变革之路

1903年关中书院改设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

1930年书院门街东头的西安师范附小与西邻省女子模范小学合并

改为“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废除科举告示

图片来源网络)


一直依附于文庙、府学存在的碑林

作为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新时代所接纳

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改变

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借由旅游业的发展

围绕在碑林周围传统的活动复兴

书院门及三学街沿线进行了改造

使之成为西安有名的传统文化商业街

围绕它进行的拓碑、习字、书法、经史典籍的研究等活动从未停止

它以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字与书法成就

吸引着

西安、中国甚至更远地方的人们

……







(图片来源网络)


一斧一凿

见证兴衰

一笔一划

记录传承

虽深处红尘

却有世外桃源般的静谧

时间

此地驻足





(图片来源网络)


笔墨纸砚

印石字画

文人墨客

贤达雅集





(图片来源网络)


亭台楼阁风貌依旧

花木流水影影绰绰

琅琅书声不绝绕梁

三学一庙虽已不再

学府传承源远长流





(图片来源网络)


关中旧院

酽酽民风

褪去繁华

品生活滋味







(陈以健  拍摄)


时代更迭

兴衰变迁

各时期历史片段的拼贴

类型生活方式的堆叠

厘清

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日常生活

的内在联系

是此地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图片来源网络)


产品同质严重

人群定位模糊

或阳春白雪

或下里巴人

文化产业发展当正视当下需求

多元复合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展陈方式老旧

曲高和寡

文化传播受阻于围墙之内

文化辐射作用弱化

如何应对当代人群特征

活化文化传播方式

回归

日常体验

回归

应有价值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城市“存量提质时代”已经来临,

自下而上的营造悄然发生,

新生的力量正在崛起,

在地、社区、自发、营建... ...

让家园成为家园。



唐刻经尊贤

宋庙学繁盛

元科举取试

明书院盛行

清贤达雅集

千年文教传承

如何继承与发展

呈现此地独有的

文化品位、艺术气质和生活方式

值得思考

……





[话长安]

拾肆


木作出品


内容编辑

徐诗伟


2016.4.11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欢迎点击下方“评论”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