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子白发病怎么防治?

 暗夜ay 2018-07-16


谷子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北方种植比较普遍,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那么,谷子白发病怎么防治?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一、谷子白发病的发病条件

土壤温湿度和播种状况影响侵染和发病程度。幼苗在土温11℃~32℃都能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18℃~20℃,最低为10℃~12℃,最高为31℃~34℃。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不适于发病。在土壤相对湿度30%~60%范围内,特别是40%~50%间,发病较多。
“灰背”上产生的大量游动孢子囊随风雨传播,重复进行再侵染,在叶片上形成局部病斑。但游动孢子囊侵染有分生组织的幼嫩器官时,也可产生系统侵染,在田间以分蘖分枝发病率最高。影响游动孢子囊再侵染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温、湿度。游动孢子囊在夜间高湿时产生。气温低于10℃不产生游动孢子囊,20℃~25℃时产生最多。游动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15℃~16℃,最低为2℃,最高为32℃。遭遇多雨高湿而温暖的天气后,再侵染发生较多。

白发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也有密切关系。连作田土壤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生严重,而轮作田发病轻。播种过深,土壤墒情差,出苗慢,发病也重。
谷子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据中国国内鉴定,抗白发病的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纬34°~41°之间,亦即晋、鲁、豫、陕诸省的温暖多雨和低洼易涝地区。白发病菌有致病性分化现象,存在多个生理小种。

二、谷子白发病防治方法
采用合理轮作、药剂拌种和种植抗病品种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谷子白发病菌有不同生理小种,在抗病育种和种植抗病品种时应予注意。
2、农业防治轻病田块实行2年轮作,重病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适于轮作的作物有大豆、高粱、玉米、小麦和薯类等。施用净肥,不用病株残体沤肥,不用带病谷草做饲料,不用谷子脱粒后场院残余物制作堆肥。在“白尖”出现但尚未变褐破裂前拔除病株,并带到地外深埋或烧毁。要大面积连续拔除,直至拔净为止,并需坚持数年。
3、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重量0.2%~0.3%的药量拌种。或用甲霜灵与50%克菌丹,按1:1的配比混用,以种子重量0.5%的药量拌种,可兼治黑穗病。用甲霜灵拌种可采用干拌、湿拌或药泥拌种等方法,湿拌和药泥拌种效果更好。土壤带菌量大时,可沟施药土,每公顷用40%敌克松3.75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撒种后沟施盖种。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谷子白发病怎么防治,谷子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谷子从萌芽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在种植当中,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性的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