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城门城垣旧影系列 | 安定门:发兵荡寇,凯旋而归

 不辣的陂特 2018-07-16


秉持“著书以卫城”之信念,2018年,正阳文库据本号所藏1924年喜仁龙所著原版《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重新译制中文版并发行,以弥补1985年燕山出版社之译本中翻译及印刷技术的遗憾。


与此同时,正阳书局公众号将推送”老北京城门城垣旧影系列“文章,逐一为大家介绍北京的各个城门历史。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大家重现那个古老而美丽的北京城。


(本系列文章均已得到作者陶然野佬的授权。)


安定门


安定门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东,明朝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后,内缩大都北城墙五里修筑北垣,改大都为北平。元大都北之东门安贞门南移修筑为新的北平城北之东门,取“发兵荡寇,凯旋而归,获得皇朝家国安定”之意,定名为安定门。按照《易经》学说,安定门又称“丰门”(丰裕之门)。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安定门图


京城九门中,其它七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唯北垣二门瓮城内建的是真武庙,安定门的真武大帝被称为“安定真武”,在诸门中独具一格。真武即玄武或元武(宋朝避皇祖讳改称真武),是镇守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为保平安,当然要镇守寓意天下太平、以德服人的京城北门了。


安定门城楼,楼宽26.4米,深11.5米,下层面阔七间(含廊)31米,檐柱24柱,进深16.05米;上层面阔五间25.6米,檐柱16柱,楼高22米,楼连台通高33.13米。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戗脊走兽7个。券洞门为五伏五券式券顶。城楼内两侧城墙内壁修有登城马道,供守城军士步行或骑马上下城墙。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重制版收录的安定门照片


安定门箭楼,位于瓮城北端,京城九门箭楼形制基本相同,体量和细部略有差异。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3间,后出抱厦五间,连抱厦通进深25米,楼连台通高30米。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歇山顶,抱厦顶为独立单檐歇山顶,楼顶上层后檐中部顺坡延伸到覆盖后抱厦顶正脊。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正北面每排12孔,两侧面每排各4孔,后抱厦两侧面各1孔,总计82孔。


瓮城北部呈圆弧状,东西长68米,南北长62米,瓮城辟闸楼门洞一处,位于东侧月墙,闸楼屋顶建筑形式为硬山顶灰筒瓦。闸楼内设千斤闸,外侧墙面辟箭窗2排12孔。


▲1860年10月21日,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摄。原注释:Anting Gate of Peking. after the surrender October 21st 1860. [(英)费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此为绘画,应该是以前幅照片为蓝本)。


1860年,安定门城楼上向南拍摄。安定门街很宽阔,看热闹的百姓聚在路障之后,不是抗击入侵,而是围观。 [(法)查尔斯·杜宾 Charles Dupin]


▲1860年10月21日,内城北垣外护城河全景图。图左远处为安定门,右边是地坛坛墙,护城河上有拦河水闸。原注释:Position Taken Up by the English and French Troops Within the Enclosure of the 'Temple of the Earth'. [(英)费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年11月21日,內城北垣外,远处为安定门(上图的左半部分)。 [(英)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1890s,安定门瓮城外东北面,清末人们进出城的情景。


1898年,安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全景(西北面)。


▲1900年,安定门瓮城东侧全景 。[(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1900s,安定门箭楼东北面,在护城河刷洗马匹。


▲1900s,安定门箭楼下,出城的蒙古王公。


▲1901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街道尚为土路,交通工具就是兽力车和独轮车,庚子年后一片萧条。 [(日)小川一真]


▲1901年,安定门箭楼西侧瓮城城墙上眺望城外。护城河石桥,安定门外关厢,安定门外大街。可见地坛坛墙和西门,地坛外“广厚街”牌楼。 [(日)小川一真]


▲1900年~1906年,安定门城楼东面(城墙上)。原注释:A Tower on the Tartar Wall in Peking.


▲1909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的明信片。


▲1909年,安定门外,这儿曾是元大都城內之地,明初北平城北垣南缩五里,这儿就成了荒郊野外了。


▲1910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街道已整修,路面为碎石灰土碾轧,两侧已修了排水沟。已有电线杆子,说明京城已通电力。


1910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照片为清末所摄,明信片是民国二年(1913年)寄出。


1910年前后,安定门东北面全貌,京城北垣城墙、城楼、箭楼、翁城、闸楼、瓮城门洞、护城河桥、护城河,以及城外关厢的房子尽收眼底。


▲1912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的明信片。


▲1912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


1912年,安定门箭楼北面,护城河桥面上有支棚设摊的小贩,有推车的,骑马的,还有趴活儿的洋车夫。


1916年~1917年,安定门城楼北面(原瓮城內),拆除瓮城及闸楼后,已开通环城铁道。可见城墙上瓮城断面新的修補痕迹。


▲上图门匾局部。


1916年-1917年,安定门城楼外侧(西北面)。


1916,安定门箭楼北面,新修的环城铁路站房,箭楼下的三開开间房屋还是一层。


1917年~1919年,安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內真武庙,环城铁路道口。


▲1917年~1919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路上行人稀少,有步行的,骑驴的,乘人力车的。城楼顶的瓦垄上和城墙上长着灌木杂草。原注释:An Ting Memorial.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2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东北面),瓮城与闸楼已拆除,箭楼城台留下了一段瓮城残月墙。


▲192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西北面及护城河桥。


▲1921年,安定门城楼东北面(城外),画面中瓮城已经拆除,在城楼两侧城墙上可看到因拆除翁城而修補的痕迹。此图来自《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內真武庙。此图来自《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英文版。[(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年,安定门东侧瓮城断墙和墙下的小货摊。此图来自《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英文版。[(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年,安定门真武庙院内(箭楼下原瓮城内)。拆掉了瓮城,“安定眞武”还是气派非凡。此图来自《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英文版。[(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5年,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城门关闭,有士兵把守。


▲193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北面,箭楼下一层的平房已加高为二层,安定门外关厢(安定门外大街),婚礼打幡的执事。


▲193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內真武庙。


▲1930s,安定门箭楼西北面及瓮城外护城河。安定门箭楼前,护城河桥內的二层小楼。


1930s,安定门城楼北面(城外)换成铁路道口。


▲上图门匾局部。


▲1930s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面。城楼三滴水檐角琉璃瓦已掉(画面中只见到西南侧的),二层木扶手围栏已毀。


▲1930s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面进入城楼的实榻大门,若油饰一新的话,应该是红色大门。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南面,后抱厦进入箭楼的三个实榻大门。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內部梁架,彩绘尚可见。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北面。西侧頂层檐角已塌毀。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面內部梁架。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南面(翁城墙上面),箭楼顶层西侧檐角和后抱厦西侧檐角已塌毀。


▲1930s中前期,安定门城楼庑座内部,梁上彩绘已斑驳。


▲1930s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北角下层檐角和柱子。


▲1933年,安定门大街(北向)。原注释:Gouyan Dou Lane with view of An ding men.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33年,安定门外,箭楼北面(南向)。原注释:Street leading to An ding men. [(德)赫達·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30s,安定门大街北向,出城的驼队和拍照的摩登女郎


▲1939年,安定门瓮城外西侧,城墙护城河。由箭楼西侧箭窗向下拍摄。此图出自《北支》摄影杂志,1939年11月号(日伪时期)。


▲1940年,安定门箭楼东北面。此图出自《北支》摄影杂志,1940年10月号(日伪时期)。


▲1940年,安定门翁城外,箭楼城台,护城河堤,以及內城北垣。此图出自《北支》摄影杂志,1940年10月号(日伪时期)。


▲1940年前后,安定门城门洞外(原翁城內),出城的驼队和进城的清洁车。


▲1940年前后,安定门城楼东南面(城里)。这幅照片多被误辨为阜成门城楼,可能是看城楼下有煤栈,可多数城门下大都有煤栈。其实看二层的檐柱就看出差别来了,阜成门和朝阳门正面看上去都是8柱。


▲1945年前后,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可以看出,此前修缮过,二层安装着围栏,日伪把北京作为观光都市,为安全计,也得装上围栏。


▲1946年,安定门远眺(由钟楼上向东北方向拍摄,内城东北角楼已无存,可见城里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原注释:Bell and Drum Towers.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6年,安定门远眺(由钟楼上向东北方向拍摄,内城东北角楼已无存,可见城里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和东直门外水塔)。原注释:Bell and Drum Towers.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50s,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翁城內真武庙。


▲1950s,安定门箭楼西北面,五十年代的安定门外曾经是郊游的好去处。



▲1950s,安定门箭楼西面,五十年代的安定门外是一脉春水,一片垂柳。[罗哲文]


▲1956年,安定门外大街,护城河桥。由箭楼上向北拍攝。


▲1956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城楼、箭楼完好,瓮城遗留下的东月墙断墙。


▲1958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原瓮城内。环城铁路道口火车通过。


▲1961年,安定门及迤东城墙內侧,以及城里民居和雍和宮的西北一角。


▲1969年,安定门城楼西南面,正在拆除中。[罗哲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