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良忠:凭读书改变命运 以感恩反哺故土

 激扬青春 2018-07-16

汪良忠:凭读书改变命运 以感恩反哺故土

七月流火,挡不住人们追梦的脚步。

长沙南,一趟趟开往广州的列车,载着梦想与希冀,沿武广高铁疾驰南下。

一边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一边是内陆开放新高地,广东,湖南,串起汪良忠事业版图的两个重要节点。

汪良忠,现任广东将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天华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玄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过教师,做过学者,后驰骋资本市场多年,又投身实业,回报桑梓并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他的人生经历,堪称读书改变命运的教材,更折射出时代变迁、家国兴衰和个人命运。

红网时刻记者 张金东 广州报道

汪良忠:凭读书改变命运 以感恩反哺故土

工作之余,汪良忠通过打太极放松身心。

恢复高考第二年,个人命运发生转机

广州市天河区东北方向,有一座叫火炉山的小山,海拔300余米。说是火炉山,其实并不副实,这里没有火炉般炙烤,相反,还能感受到丝丝温润气息。

山脚下,有一栋不起眼的的二层建筑,汪良忠先生的办公室就坐落于此。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潮起华夏大地,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在这洪流中被裹挟前行。不同的是,有的人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智慧,中流击水,成为时代弄潮儿,汪良忠当属其中一个。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命运开始垂青这个山沟沟里长大的“穷小子”,他获得了进入大学的“入场券”。

在那个大学录取率奇低的年代,农村能走出一个大学生,简直是比中彩票还要罕见的事。

然而,命运又像是故意捉弄他,他先后与北大数学系、清华核物理系、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系失之交臂,理由近乎残酷而不容辩驳:体检不过关。

最终,地处湘西大山深处的吉首大学“收留”了他。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的家庭发生了极大变故,因父亲患上疾病,原本尚能凑合的日子陡然坠入深渊。

“家里几乎可以变卖的家产都变卖完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因为给父亲治病,还欠下一大堆债。”

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下,汪良忠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40年过去了,他对当初入学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时已经是11月份了,我打着赤脚去吉首大学报到。”老师赶紧找了一双鞋子给他穿上,并给他准备了席子、脸盆等生活用品,这让汪良忠感动不已。

更令他终生难忘的是,学校原本可以以身体不合格为由将其学籍退回,非但没这样做,还想办法搞到两斤白糖,用以配合身体康复治疗。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当时物资紧缺的年代,白糖仍属特供物品。

对母校的爱,也深深根植心间。

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汪良忠身上的担子并没有因上了大学而有丝毫减轻,相反,他的责任更大了。

有几项支出是刚性的:家里没有了劳力,每个月补贴10元;舅舅家没有子嗣,一个月接济5元;再加上自己的日常开销,往往学校里的生活补助刚发下来,就已花掉了大半。

就是在这样拮据的日子里,汪良忠熬过了三年大学时光。

搏击资本市场 小有成就后回报母校

汪良忠:凭读书改变命运 以感恩反哺故土

汪良忠(右一)给学生颁发奖学金。资料图。

三年大学生涯结束后,汪良忠像众多象牙塔学子一样,被“分配”回老家一所中学,当上了老师,端上了令旁人艳羡的“铁饭碗”。

此时的中国,改革犹如一股强大气旋,从农村吹向城市,从沿海拂向内陆,神州大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财富传奇,致富故事。

这一切,汪良忠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颗不安现状的心开始躁动。

从小习武长大,汪良忠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敢拼敢闯、永不服输的血性。

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辞职深造,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大学期间已经自学完成了硕士、博士课程,天生聪明的汪良忠,几乎没耗费太大精力,顺利拿到了经济学硕士文凭。自此,年轻时梦想做一名数学家的他,勇敢地与数学说再见。

时间转眼来到1992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资本市场开始大踏步向前。

几乎是在同一年,一个偶然机会,使得正在读博士的汪良忠踏入股票市场。

在报社工作的一个学弟约稿,请他评论一下当天的股市。敏锐的洞察,独到的见解,流畅的文笔,让汪良忠一战成名。

毕业后,汪良忠顺势进入一家证券公司。恰逢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股票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也让汪良忠的生活有了彻底改观。在广州,他逐渐站稳了脚跟。

多年后,若非汪良忠自己提及,外人至今不会知道,直到1997年,家里欠下的债务才彻底还清,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欠了多少,其中一笔债务由当初的5元利滚至6000元。外人更不会知道,即使是在读硕士、博士期间,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一直跟在他身边。

对至亲看护有加,对母校沉在心底的爱也释放出来。

多年后,汪良忠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小有成就,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回馈母校。

“吉首大学对我是有恩的”。

2009年,由汪良忠出资,以李泽南、刘勋备两位老师名字命名的吉首大学“南勋感恩奖学金”正式设立,专门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

2018年起,汪良忠先生又准备出资1000万元,设立“南勋感恩奖学金”基金,将奖学金受益面由学生扩大至老师。

致富不忘初心 投资实业回报桑梓

有人说,懂得感恩的人,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汪良忠虽不是天下最富有的,但是最懂得知恩图报。

从小在农村长大,目睹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谋生不易,他心里也一直盘算,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直到一起事故的发生,让汪良忠彻底下定了决心。

有一次回新化老家,听一位远方亲戚讲起,自家儿子在广州打工时,因一次车祸丧命街头。

如果在家门口有工可打,有钱可赚,他们何至于远离亲人,漂泊他乡?又何至于发生事故?汪良忠陷入沉思,一夜无眠。

第二天回到广州的公司总部,马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进军农业,投资茶油!

众所周知,茶油行业前期投资大,比较效益低,回报周期长。

做什么不好,为何偏偏选择这个行业?

质疑声有之,反对声有之。

这些都在汪良忠的意料之中,他也给出了深思熟虑后的理由:

做茶油,需种植茶树,既能绿化荒山,又能惠及农民腰包。

产茶油,可以吸纳社会就业,为税收做贡献。

卖茶油,作为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值得推广。

……

最终,公司高管被汪良忠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打动。

2007年,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注册成立;

2010年,在湖南流转10万亩荒山种植茶树,为当地农民增收数百万元;

随着茶油事业的风声水起,汪良忠先生事业的重心,也从广东转到了湖南。

智者,往往能够审时度势,踩准历史的脉搏,与时代共舞。

如今,汪良忠先生又将事业的触角伸向中国传统文化。依托攸县天鹭湖油茶文化体验园,一个“永不落幕的诗词大会”正在上演。

自2015年和2016年起,在他的亲自倡议下,“湘天华杯”全球诗词大赛和“湘天华杯”全国青少年传统诗词大赛正式开启,各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国内唯一一个由企业承办、不以赢利为目的文化盛事。

问及缘由,汪良忠给出的答案简短而令人心生敬佩:我热爱传统文化,我也有责任为传统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