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太粘人、跟屁虫?其实宝宝爱粘人,多数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应对粘人宝宝,家长可以这么做! 宝宝从一生下来就一直由妈妈哺育,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心理依赖,时间长了,会让宝宝觉得自己无法离开妈妈。有些宝宝的依恋性是正常的,即当妈妈去工作或是做别的事时,他们能够理解。然而,有一些宝宝,妈妈一不在身边就会大哭大闹,这就属于黏妈妈了。特别是春节,天天陪着宝宝,现在收假了,宝宝却开始粘人了,妈妈们更是头痛啊。 A.黏妈妈的宝宝自理能力较差,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 B.在自信心方面,黏妈妈的宝宝也比一般宝宝差; C.依赖感越强占用欲望越强。 想让宝宝健康成长,就得杜绝黏妈妈的情况发生;而一旦宝宝在生活中养成了黏妈妈的习惯,也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也像断奶一样,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做饭、洗澡、上厕所, 一刻都脱不开身! 确实,婴幼儿到了一个阶段,很容易会有分离焦虑症,出门要抱、拉屎要跟,一眼不见就「夺命连环call」。宝宝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愿意离开照护者,同时又会对陌生人很害怕。有时,即便妈妈就在宝宝的身边,宝宝还是不愿意停止哭闹,这等熊孩子相信各位妈妈们都见识过了! 但是这个阶段只是成长的一部分,孩子终究会成长,变得独立,可以自己玩。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乖乖放手,不哭不闹地接受跟妈妈短暂的分离呢?今天,雨妈来就给大家分享一篇来自妈宝 人员的内容 ☟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最怕的就是“妈妈不要我了”!被抛弃的恐惧战胜一切事情。所以要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就要让他/她放下恐惧。 每次分开前,至少提前一天告诉宝宝,妈妈有事要出门。时不时地提醒宝宝,重申自己要出门的计划,给宝宝「洗洗脑」。 此外,每次分开时妈妈都要郑重地与宝宝道别,告诉他/她,我们只是短时间分开,然后用详细的时间描述让孩子知道当他/她做完什么事情后妈妈就会回家了,最好可以具体到细节,用宝宝能够理解的事情、动作来替代离开和回来的时间。比如,吃午饭、睡午觉、表针指到几,让宝宝对妈妈的行程有个大概的掌握。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尽早的适应没有妈妈围在身边的日子。 刚开始可以简单的玩一些「找妈妈」的游戏,让宝宝自己坐在客厅里玩玩具,妈妈坐在远一些的沙发上,宝宝一转身就能看见。慢慢的,可以延长分离时间,可以在家里「躲猫猫」,只要宝宝找,就及时回应,逐渐让宝宝适应这种短暂的分离。或者一起外出的时候,让爸爸抱着,告诉宝宝,妈妈去给你买吃的,回来后告诉他,妈妈回来了,妈妈没有消失不见哦。多玩几次,宝宝就能适应妈妈不在的时光了。 平时在家里,爸爸也要多陪宝宝一起玩,看喜欢看的绘本,玩喜欢玩的游戏,做户外活动等,这样宝宝对妈妈的依赖度就不会那么强烈,分离焦虑也相对的不会那么严重。 孩子有分离焦虑的情绪时,一定不能粗暴对待,否则只会加重他/她的焦虑。 当宝宝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给宝宝发个语音、视频,陪他聊聊天,分享一下有趣的事情,耐心安抚宝宝,同时也可以告诉宝宝再等多久自己就会回去。这时候,陪在宝宝身边的大人也可以「助攻」一下:你看妈妈也很想宝宝啊,等宝宝睡醒觉,就能见到妈妈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宝宝知道,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是时刻都想着他/她的。 妈妈回到家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给宝宝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告诉他/她,妈妈也想宝宝!这样不仅能增加亲子感情,还能快速地安慰宝宝。 或者,妈妈在回家的时候,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礼物,手工卡片、冰箱贴、小点心等,给宝宝制造一个surprise,他/她会更加开心。 但这也不是每次都给,不然宝宝会认为分离=礼物,形成定性思维就不好了。 很多时候大人身不由己,原本说好的事情可能会因种种因素而改变。但是对宝宝来说,尤其是经历分离焦虑期的宝宝,最好能做到「不欺骗、不偷溜」。 还有一些宝宝面对妈妈要离开,当时答应的很爽快,等你真正的消失在他/她面前,他/她就立即崩溃大哭,吵着闹着要你回来。 这时候,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温柔地跟宝宝解释。但绝对不要欺骗宝宝,一旦他/她发现这是谎言时,会更没有安全感,下次分离会来得更加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