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

 浮生书馆fhl 2018-07-16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

“崔永元手撕《手机》事件”发酵时间表(字丑多担待)

一直在关注“崔永元手撕《手机》事件”,不是因为我有多关注娱乐圈,只是想领略一下网络版的独角戏。记得在大二的时候读了白岩松的《白说》,里面有一句话被我引为座右铭,即: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崔永元也好,冯小刚也罢,他们都不认识我。参加崔教授的征稿是因为现在创业太难了,尤其是影视行业。就是想崔教授能看见帮忙转发,扩大下公司知名度。在发表对这件事看法之前,我先说说我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先说崔教授。知道他是因为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和《说事儿》,这两个分别是1999年和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2011年,央视推出《谢天谢地,你来啦》。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小崔说立波秀》。上大学之后,在采访与写作课上,老师给我们放过一个片子叫做《分家在十月》,大二时,我们班一个同学参加了一个纪录片大赛是由崔永元发起的口述历史。以上是我在关注“崔永元手撕手机事件”之前对崔教授的所有了解。

接下来说冯导演。第一次是在电影《甲方乙方》和《天下无贼》中见过冯导演的身影,然后就是2014年上海卫视推出的《笑傲江湖》,大学的时候看了一些电影:《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然后知道冯导演是中国电影行业内的大导演。

至于刘作家,小说我更喜欢看张爱玲、王小波的。当代作家的话,陈忠实、路遥、贾平凹略有涉猎,这三个作家的作品大都是写陕北民风,其中陈忠实的作品依据的更多是历史(白鹿原),路遥讲述的是情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所讲述的更多是人性(废都)。

言归正传,首先回复冯导演的《十问崔永元》。冯导演全文运用总分的结构,先是解释了没有搭理崔教授的三个原因:“拍电影是正事儿”、“崔永元手撕《手机》事件”是一件屁事儿、“崔永元是坏人”。拍电影是正事儿?还是挣钱是正事儿?拍电影和挣钱都是正事儿,但是不择手段应该不是褒义词。这些正事儿就有点儿不正了。说实话,这个事件起初,我也以为这是冯导演和崔教授合伙演的闹剧,目的是宣传《手机2》,可是在崔教授实名指出范冰冰偷税漏税,我就认为这场闹剧走心了。紧接着曝光娱乐圈阴阳合同,我在想这玩笑开的有些大了。直到看见华姨股票一路走红,我就在想这个“屁事”有点儿高级了。学了四年广电,看了好多影视作品,渐渐明白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也没有好坏,只有对错。而看对错就更简单了,违法的肯定是不对的。如果说别人针对了你,别人就是坏人,这种逻辑也太幼儿园了吧。

答冯导演问题一: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视作品更多的是运用艺术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细节放大。如果非要让崔教授和严守一的人物设定一模一样,那就不叫《手机》,直接改成《崔永元蜕变记》更合理,话说回来,若真是这样,冯导演您敢拍的超真实吗?那么《我不是潘金莲》您怎么还要含沙射影呢?生活中有个常识,水蒸汽烫伤比开水烫伤会更严重,原因是因为水蒸汽本身温度就高,遇冷液化又会释放热量,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借用就是借用了,伤害也是伤害了,还在狡辩就有点不厚道了吧。

答冯导演问题二:《手机》对崔教授造成的伤害不在于《手机》本身,而在于《手机》的受众在对于《手机》进行解读时的二次理解。一边拿着影视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做挡箭牌,一边用法律把自己伪装成正义者,时隔15年再去提及法律,你不觉得你是在搞笑么?

答冯导演问题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法治社会,人人有责。身正不怕影子斜,崔教授手里的证据是真是假,自然会有执法部门鉴别,崔教授起初在微博上直指范冰冰和范伟老师,这些行为有些故意了,但是后来细想了一下,崔教授这属于善意的提醒,毕竟大家都是场面人,万一真进去了啃窝窝头,大家面子上都挂不住。如果是恐吓,当事人怎么不出面澄清?当事人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嘛,国家公器不是冯导演口中谁的御用衙门,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容不得你胡说八道。崔教授指出娱乐圈的“阴阳合同”,这本来是一群演员的戏,台词反而让冯导演自己说完了。导演就好好的待在幕后,别抢演员的戏。还是说冯导演拿了影帝,就开始戏精上身,那应该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据说《演员的诞生》还有第二季。

答冯导演问题四: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是有个常识我也知道,就是谁检举,谁举证。崔教授走穴也好,开公司也罢。你有他偷税漏税的证据,你也可以发出来嘛,你的粉丝也不少,我也会认为你这是对崔教授“善意的提醒”。崔教授有没有偷税漏税,跟娱乐圈的“阴阳合同”有毛线关系?你想证明清白,你把你的税单公布也行啊。不要把犯罪讲成人身攻击。

答冯导演问题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趋势的必然,不是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所决定的。有些事儿,你不做,也会有人去做。电影票房的增长让某些人挣得满嘴流油,是国家让你们富起来了,国家有困难了,你们做贡献不是道德,而是义务。不要喊着你为社会做了多少,你们回馈社会的远远不及社会给予你们的。一边自诩为艺术家,一边又盯着钱。见人说人话,见鬼吓得说不出来话。没有人针对明星群体,大家只是在说娱乐圈的“阴阳合同”现象,请就事论事。不然你真的只是一个只懂生存,不懂生活的幕后影帝。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

答冯导演问题六配图

答冯导演问题六:网络上的语言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果网络上每个侮辱女性和孩子的人,冯导演都要去撕人家嘴,那么冯导演余生真的找到了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在这里,替我们河南少林寺做个广告:少林寺龙爪手,试学半个月,不收任何费用。还是说,只是因为崔教授冒犯了徐帆老师,您才口诛笔伐,如果只是因为这,请冯导演不要偷换概念。一个男人,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女人,反而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妻子带来伤害,还有什么脸面装出一副具有家庭责任感的嘴脸。如果这是人设,简直是整段垮掉。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来《武林风》打打擂台赛,门票估计也能卖不少钱。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

答冯导演问题七配图

答冯导演问题七:新闻是片面的真实。一个镜头能装多少场景,冯导演心里应该有数。断章取义的事情常有。《手机》根据崔教授为原型进行艺术化处理,部分情节参考崔教授个人经历,这是不是属于断章取义的一种呢?另外关于刘震云和他的女儿,新媒体的流行导致了标题党的诞生,这篇文章是搜狐娱乐报道的,标题也不是崔教授拟的,我怎么没听说刘震云和他的女儿问责搜狐娱乐呢?刘震云有没有道歉,两方各执一词,网民可无从考究。

答冯导演问题八:股票下跌,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法律途径。可是并没有听说崔教授接到了法律传单啊。冯导演真是路见不平,捆绑填坑。真正坑害股民的从来不是哪一个人,而是那些不法的影视集团。船漏了,绑在船上的人越多,船沉得就越快。另外,身子不正最好不要穿鞋,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答冯导演问题九:历史舞台是人民群众的。人民群众什么时候要退?怎么退?你不能决定,你也无法决定。甘蔗渣怎么了?甘蔗渣无毒无害的碍着你什么了?我感觉最恶心的还是嚼甘蔗渣的人,冯导演你说呢?还有一个问题:请问流氓的底线是什么?

答冯导演问题十:终于到最后一个问题了。关于《手机2》能存在多久的问题。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说《十问崔永元》的图片文字和崔教授那一抽屉的协议绝对比《手机2》存在的时间长,为什么呢?因为出生的早啊,只能说《手机2》输在了娘胎里,要怪只能怪《手机2》他娘不争气。

最后劝冯导演找郭老师要一本《过得刚好》,好好学习学习郭老师的语言艺术,别再写这种逻辑不通而又愤青的文字了,或者让刘作家帮你润色一下。多考虑考虑文字的感受,你就可以从演员过渡到编剧了。话说很期待冯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作品呢。

本来打算回刘震云的《事情的真相,与崔永元相关的一些细节》这篇文章的,写着写着天都快亮了,没有什么干货,他在忙着“擦屁股”,连自己作品的日期都可以打错,看来他是真急啊。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最起码要分得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艺术吧。学广电的人不应该讲情怀,有时也不需要真相,唯一要做的就是按照上帝安排的人设演好自己,就像不说事儿的小崔,他连安娜都对不起。长大也好,长不大也好,毕竟人生来就在走向死亡。

每一个从事影视工作的人都应该先学学新闻学

小品《说事儿》9分30s截图

总结的话该怎么写呢?犯法的事儿咱不能做啊,一个人可以犯错,千万不能犯法。大学生创业真是不容易啊,我参与投稿只是想给我们的影视小公司打个广告,毕竟冯导演和崔教授咱都得罪不起。崔教授您好,我本来想尽可能的客观,无奈能力有限,所以我自绝了记者这口饭,选择了影视行业,其实我对家族口述史挺感兴趣的。崔教授您看,能不能给个机会?帮忙转发下,万分感谢。(一万朵玫瑰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