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力大无比数黄芪,重用黄芪有奇功(内有治疣验方)

 医国疑难病研究 2018-07-16

力 对此,我十年前就思考过,现在就谈一谈我的认识。

对于黄芪的作用,一般药书都是这样表述的: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气固表,托毒生肌,10~15g,水煎服。

我认为这样叙述从理论上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践中看,这样的剂量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很多医生使用黄芪时,辨证不错,疗效不高,问题就出在这里。即用量不足。

黄芪少量力薄,只有大剂量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认识我在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时就有感悟,后在读《医林改错》时认识更加深刻。

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用黄芪的几个方子是这样的:补阳还五汤,生黄芪4两;黄芪桃仁汤,黄芪8两;可保立苏汤,黄芪15钱;黄芪甘草汤,生黄芪4两。所有方中,黄芪用量都不低于30g。我在临床上用上述的方子时,都是遵照王清任的用量,甚至还要大,疗效斐然,大有一剂知,二剂已之效。

19872月我在读《新中医》杂志时,看到广东名老中医邓铁涛《耕耘集》中的医话《论黄芪》一文,更是兴奋不已,终于找到了知音。

邓老在医话中说到:“王清任善用黄芪,特别是重用黄芪,最重者用八两(240g),我仿其法治一截瘫患者,曾用黄芪十二两(360g),效果不错。”

【验案一】 20076月间,某研究所刘某,经人介绍来请我出个诊,给其父亲看病。我问什么病?答曰:脉管炎。到其家后,看到其父有70多岁,身高约1.75米。

刻诊:身材魁梧,声音宏亮。其左足背外侧有一硬币大溃疡,已发黑,有微量脓液。脉弦滑,舌红苔厚白。根据以往我治此病的经验,需托表、益气、解毒、活血。

处方:生黄芪180g,当归30g,玄参60g,金银花120g,生甘草15g,怀牛膝15g,丹参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10剂。水煎服。

10日后二诊:疮面已收小如黄豆大小,色红不黑。上方去乳香、没药,续服,1个月后治愈。

【验案二】 王某,男性,52岁,农民工。慕名来诊。

前列腺增生,最近小便滴淋难下,而且还有烧灼感,输液1周仍不见好。

刻诊: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

处方:生黄芪150g,生甘草15g,当归12g,苦参10g,浙贝母15g,白头翁30g,怀牛膝15g5剂。

1周后复诊:服药后小便已利,但还有烧灼感。上方又加车前草30g,白茅根30g,川楝子15g5剂。

再诊告之,小便已不热了,治愈。嘱常吃济生肾气丸善后。

按:上述两案,之所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关键在于黄芪用量大,如果改为小量,杯水车薪,疗效绝对不佳。这是我多年的经验,现公开于众,希望大家一试。

另,临床上我还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自发性气胸、痈疽、痤疮、高血压、乙型肝炎等病证。

需要强调的是,黄芪一是用量要大,二是生用。这是张锡纯的经验。我在临床上也感到用蜜炙黄芪易上火发热,生用则无此弊。附:网友交流

向中医:我曾见过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某中医开的处方,黄芪动辄用数两(16两制),甚至8两。黄芪要细,质地紧密为好。绿衣:黄芪的剂量如果在40g以下,不容易看到它补气的效果,它的效果与剂量是成正比的。此药是我所用中药里最常用的一味,感受正如您所述那样。

樊正阳:我治一般的病,黄芪一日总剂量多在60~100g,疗效尚可,十几年如此。当然,急重症也有用大量的时候。至于药物的质量、古今人体的差异,值得探讨。

Lqzhenjiu:我临床上黄芪用量也在30g以上,疗效很好。如果黄芪用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白茅根:生黄芪补而不热。外科疮疡热证,方中加用大剂量生黄芪,有益无害。我曾治一撮口疔患者,高热思睡。方中生黄芪用120g1剂热退,2剂脓成。

农村医生:几个月前,我治疗一位因胫骨骨折,采用内固定后,伤口已7个月不愈者。我用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桂枝茯苓丸,外用生肌玉红油。20多日而愈。黄芪用量为60g

落叶飘水:生黄芪大量使用才能利尿。

nrx200558:我的观察,黄芪用量超过50g,有的患者会有上火的症状。

古道瘦马:炙黄芪容易上火,生黄芪就不会。

李海泉:个人体会,黄芪用量过大,即使生用,也容易上火发热。要抑制这个弊端,可以考虑加入黄芪用量50%的天花粉以凉其热,或是一定量的桑白皮以泻其有余。

我治疗臁疮案里的曾用方:黄柏30g,丹参20g,生地黄30g,当归30g,生黄芪100g,天花粉60g,生甘草30g,黄芩20g,金银花30g,牛膝10g,连翘20g,牡丹皮10g。因其湿热内伏,虽需黄芪托疮生肌肉,但是也得顾及其量大生热,故加入了其一半量的天花粉,以制其热。疗效尚可。

另有传说,当年苏东坡因为感“受暑湿而自用温补之误治”而亡。黄芪之物虽为补药,用之也当慎重。

王家祥:黄芪为补气第一要药。对于久病体虚之水肿,重用黄芪,疗效也相当好。久病必虚,气虚则无力运化水湿。我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一口气耳。




重用黄芪有奇功(内有治疣验方)

中医书友会 2017-01-23


中医书友会第122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文中记载的几则经验及医案都很有参考价值。(编辑/王超)


陆德铭之用黄芪
主编/仝小林


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教授深谙中医理论,临床治疗多种外科疾病时善于运用黄芪。


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主张应益气养阴,重用黄芪与女贞子,辨证时从气阴入手,重视肺肾两脏,治疗时善用生黄芪和女贞子,认为二者是复发性口腔炎治本的要药。并且认为黄芪有补益肺肾之气,固表卫外,敛疮托毒,生肌收口之功效,为外科托毒生肌之精品;而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滋而不腻,两药合用又可以益气养阴,生肌托毒,促进疮面愈合。临床上生黄芪常用45~60g,女贞子用至15g,陆氏认为非重用此二药而气阴不能得复,疮面难以愈合。(《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第5卷: 336页)。


陆老治疗疣病时有一经验方——消疣方3,组成:生黄芪60g、白术9g,生甘草6g,莪术30g,马齿苋30g,大青叶30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30g。用法:每日煎服1剂。头煎、二煎内服,第三煎外洗患处,并轻轻按摩。具有益气活血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等。


③认为气阴虚弱是甲状腺发病中的重要病理过程,临证治疗时以益气养阴为主,化痰疏气为佐,常以黄芪为君,且强调重用,用至60g以上时方能取效,取黄芪补气升阳,化气回津之效。


④益气活血,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之法,用黄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⑤补气调肝,妙用黄芪治疗乳癖,用黄芪培养中宫,使肝木自理,从而达到补气调肝的目的。


  • 甲亢——益气养阴,疏肝活血化痰(陆德铭医案)


俞某,女,23 岁,1997年12月5日初诊。甲亢半年,初诊时口服他巴唑(5片/日), 放射免疫检查FT3、FT4仍高。自觉神疲乏力,口干欲饮,月经愆期、量少,心悸汗出,两目外突,两手震颤,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脉细数,舌苔薄、舌质红。证属气阴两虚, 痰瘀凝滞。治以益气养阴,疏肝化痰活血。


药用:生黄芪60g,生地黄30g,玄参12g,麦冬9g,女贞子15g,天花粉15g,柴胡9g,夏枯草30g,制半夏9g,山慈姑12g,当归12g,桃仁15g,莪术30g。


以后随症加减,服药半年后,他巴唑逐渐减量至单纯服中药,放射免疫检查均属正常, 再服半年诸症均除。


  • 寻常疣——益气固表,解毒活血 (陆德铭医案)


李某,男,14 岁,1997年10月8日初诊。寻常疣已有年余,皮损发于十指,左手中指指背末节近甲缘处,曾用激光治疗,但事后又发。平素体弱,易患感冒。检查两手除两小指无皮损外,其余手指均有疣状物共14枚,脉濡,苔薄。证属体虚热毒外侵而成疣。治以益气固表,解毒活血。


药用:生黄芪45g,白术12g,防风12g,马齿苋30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15g,三棱15g,莪术15g。


7 剂,两煎分服,第三煎擦洗患处。再诊时皮损无明显变化,亦无新发,加丹参30g,嘱再服14剂。3周后疣状物开始减少,2月后手指处疣状物全消,感冒减少。坚持服药1月,未再复发。


  • 带状疱疹后遗痛——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陆德铭医案)


张某,男,56岁,1998年10月4日初诊。两月前右肋连及后背遍发带状疱疹,刻下皮损已消,留有色素沉着,疼痛剧烈,烧灼感,彻夜难眠,服止痛药无效。患者素有肺心病史。脉细数,舌质红、舌边瘀滞、苔薄黄。证属气虚血滞,经络阻塞。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药用:生黄芪60g,党参30g,当归12g,赤芍30g,桃仁15g,丹参30g,三棱30g,莪术30g, 五灵脂15g,香附9g,延胡索30g。


7剂后复诊,疼痛明显减轻,夜寐欠安,加磁石60g,珍珠母30g,继治两周,疼痛全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