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湖行吟

 苏迷 2018-07-16

韩树俊

  春日里,“绿满秧田水,香清梅雨天”;夏日里,“银波渺渺浮,珊月纤纤照”;秋冬时节,“芦花两岸西风开,一天浪涌青山来”。古人笔下的灵湖诗意伴我灵湖行。渺渺太湖,青青绿野,粉墙黛瓦,晴岚雨雾,一片江南田园好风光。

  车过园博园东入口,走在充满负离子的湖滨,不远便进入了灵湖村。这个总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不满900户,户籍人口3496人的水乡小村,近年走抱团发展、富民强村之路,创造了全年稳定收入超千万元的奇迹,2017年12月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灵湖村抓住了改革开放好时机,享尽了洞庭东山和浩渺太湖的灵气。

  酒韵乡情

  灵湖村隶属于吴中区临湖镇,临湖镇2006年由原渡村镇、浦庄镇合并而来。

  “高山流水诗万首,清风明月酒一船”,万源坊酒文化展示馆茅亭上的对联活现了水乡人的诗意生活。民谚说“渡村乡绅酒神仙”,展示馆传承渡村烧酒工艺,现场展示渡村酒文化。渡村是著名的酒乡,渡村烧酒始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展示馆概括了“渡村烧酒”的沿革与发展。这里的土灶、水缸、蒸笼、桌台板,展示了酿酒工艺流程。“渡村烧酒”在“走进原乡临湖,乡伴最美民宿”2016临湖乡村民宿发展高峰论坛上一展风姿,原香味充盈整个展览大厅。灵湖“好物事”商标用一条鱼和一束稻组成一个“好”字,寓意鱼米之乡。清甜的青梅酒、脆香的粗糙米,都是“好物事”,原汁原味本土物品。传承,是把根留住,把乡情留住;发展,是为富民,为开拓,为彰显地方特色。

  森林氧吧

  “在玖树,安顿下来,我和我最好的时光”,迈步在玖树森林度假社区,你会像小鸟归巢一般舒坦惬意。位于灵湖村吴舍自然村,占地186亩的玖树森林度假社区,是装饰改造原有建筑水云坊2000多平方米、绿化景观50000多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左右开发建设的休闲山水度假区。

  这里有森林料理餐厅、遂初堂,客人享用的是四季的湖鲜;这里有人文生态园、初见书房,一个在森林里吸氧、精心读书的地方。浪漫温泉区,别致小木楼……这里,没有一点嘈杂的声音,只有鸟儿悦耳动听

  的歌声……

  步入灵湖黄墅自然村占地5亩的呼吸森林咖啡馆。这里原本是传统夯土结构的房屋,配以木屋、木平台、木栈道、绿化景观等设施,融入周边生态林,在传统建筑和森林氧吧植入咖啡文化。在咖啡西餐区、森林畅想区、宠物亲近区、儿童游乐区,磨一杯鲜香的咖啡,看蝶舞蜂飞,你会有不一样的休闲与遐想。

  位于黄墅自然村山水风景之中的“写意森林画家工作室”,在沿太湖生态林内,搭建600多平方米木屋,道路铺装400多平方米,绿化景观2000多平方米,常年开放,不定期组织书画展览、书画沙龙和书画培训。画家在风景中作画,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原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冠群,正是从灵湖走向全国的著名书画家。

  黄墅自然村的十八间民宿,设计师将村民闲置房打造成十八个如诗若画的江南梦景,从中国传统颜色中选取一色作为房间的主体色,每一间客房名都源自古诗词。乡村老物事布置成时尚新亮点,让城市人在此洗却疲惫。

  满目绿意盎然,观湖光山色,尝湖鲜盛筵,尽享天然太湖风味……灵湖村的文化休闲旅游,不仅满足了城市人的各种休闲度假需求,还成为灵湖村全年稳定收入超千万元的主要来源,为推动灵湖村抱团发展、富民强村做出了贡献。

  历史遗存

  朋友,当你站在灵湖风平浪静的小河流水边,是否会想到,这里也曾有过历史的风浪。先贤沈仪文,吴舍人,慷慨好义,举止不凡,仁慈善举,乡里颇有名望。清嘉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皇帝南巡于东山起驾回程,船到余山湖里,沈仪文率领百姓迎驾,向康熙呈上《菱湖嘴坍塌,湖水浸田,稻麦欠收赔粮》一文为民请命,禀告皇上太湖沿岸被风浪冲击堤岸倒坍,侵蚀大片农田。康熙读后说:“朕若不到江南,怎知民间疾苦!给予减免赋税30年。”老百姓赞颂沈仪文“大言大德”,写上匾额相赠。去世后,入乡贤祠,内供奉沈仪文塑像,一百余年后,吴舍举人柳商贤作《沈仪文先生像赞》,铭记乡先贤功绩。

  自明代建村以来,明清两代乡先贤留下了众多咏叹灵湖的古诗文。现在,在灵湖村,不仅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诗词大赛、文化讲堂、礼仪仪式等遍地开花,各种类型的展示家风家训、传扬乡贤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传统节日等活动也是层出不穷。

  走一走两座古桥,看历史文化遗存在灵湖的活化石。先民们在沙坝上渔猎、垦植,明初渐成村落,清初始建乡,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建于明末的里尺桥是历史的见证。

  葛萝悬垂。倒影如环。从明弘治十一年(1498)至今,历经520年的风雨,依然硬朗,坚挺。跨横泾巷,12.8米的长度,不长,却分明从明清一直跨越到今天。

  “九曲波流从北销,群峰灵秀自西来”“流通笠泽搓银汉,彩溢村塘驾玉虹”。塘桥,横跨苏东运河,始建于宋元时期,明清两朝均重建,桥联清晰可辨。纯正的石质是无字的丰碑。

  塘桥,一顶有样式有文化的古桥;灵湖,一个有样式有文化的美丽水乡村庄。

  据报道,江苏省首个乡村振兴学堂落户灵湖村人民公园主题公园,临湖镇将安排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专职教师授课,今年7月正式开讲。灵湖村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上又迈出了新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