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伤性足下垂的防、治

 骨往筋来公众号 2018-07-16


作者:吴希瑞  主任医师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定义:足背伸不能达到功能位——足下垂。

踝关节活动受限:达不到正常范围。

足下垂是常见病。小腿及足踝部外伤后踝关节都有可能发生。

原因:休息位就是下垂位。外伤后未及时锻炼而一直处于休息位就可以造成足下垂。一切影响足背伸的疾病如腓总神经损伤、伸肌损伤,开放骨折、肌腱断裂、踝关节外伤等都会导致其发生。屈肌损伤后愈合疤痕挛缩也会导致足下垂。跟腱断裂修复后部分合并症多是足下垂。所以对于足下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预防和治疗。

方法:可以采用胫跖骨牵引,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节力度。核心还是早期功能锻炼。


     首先介绍一个典型的内翻足下垂的病例,手术后2年


病例



       此病人为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并发严重的足内翻下垂。走路时呈上肢参与平衡的招摇步态,不能下蹲。同侧的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均受到严重影响不能伸直。肌肉萎缩、关节囊、韧带挛缩,骨质疏松,形成人造小儿麻痹状态。脊柱弯曲代偿参与调节平衡。

       分析形成原因:踝关节复位不良,向外侧脱位,内侧间隙增大,于是手术者在内侧上锚钉缝合牵拉,手术后固定时间长,下地晚,没有及时康复。最后内侧间隙依然大,脱位关节退化,最终导致足内翻下垂严重僵硬。

       深究其原因:经治医生更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理解有欠缺,导致处理不当。


        病例:他科转入病例。入院时: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大部分创面植皮;入科时踝关节一直脱位,足不能背伸,膝关节伸直位僵直。


处理:踝关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纠正足下垂,骨牵引逐渐牵拉膝关节。治疗创面。

随访:两年后来复查,临近关节达到了功能位,走路步态稳定,跛行不明显。诉肢体肿胀,要求去除内固定。

处理:弹力绷带消肿,定期复查。

教训:各科室协作对病人的治疗很重要,及时会诊转诊。医生认真学习提高全科基本知识。

经验:慢性牵拉是关节恢复的有效手段。

         足下垂儿童,病史及预后没有查到。我的参与治疗的学生看到后回复。

病例

       介绍的一种方法。随着足下垂的纠正会发生足趾的过度屈曲。

      病例:  爆炸伤,伤后5个月接手病人,期间未曾下地导致骨质疏松、足下垂,伤口感染表浅,骨部分坏死外露。

接手病人



皮肤完整——维持灌注压

         人体的60%左右是水组成的,有伤口必然有渗出液。肢体灌注压的维持依靠皮肤的完整性。游离植皮/供皮区会反复破溃。用各种方法堵住伤口,减小伤口的减压渗出,才让病人早期下地活动?

此病例采用了以下技术:

  • 胫跖骨牵引技术治疗足下垂

  • 应用骨水泥技术

  • 伤口的堵漏技术

  • 单侧皮肤牵张技术

  •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骨钉替代普通骨钉对抗骨质疏松


        病例:伤后七个月接手。双侧足下垂

治疗体会:体重大,骨质疏松、足下垂时间长。多个牵引。

           病例:伤后2年僵硬性足下垂。如图。

处理:采用联合牵引还是不能完全纠正。最后经皮松解加牵引得以纠正,病人能够走路。

         病例:足外伤



足外伤是足下垂的常见原因,及时纠正步态会大大改善。

        病例介绍:跟骨骨折2年,做过两次手术第一次复位不好感染,第二次皮瓣。跟骨畸形愈合,足内翻下垂。



        治疗过程:手术中翻起皮瓣截骨,用多枚斯氏针撬拨才得以纠正内翻。双重牵引纠正下垂。

      车祸伤:下面是一个比较长的病例,主要讲预防足下垂。


伤后11天/3个月

一个月后发现深部感染。

应该一期上连珠,不要用双氧水

早期下地走路


4年后复查

        教训:这个病例深部感染是不应该发生的,没有去除游离的骨块,存在侥幸心理。最终导致关节融合。

病例

电击伤后5个月


治疗后9个月




一年后


方法技术

  • 双段骨搬移技术+开放植骨

  • 表面鳞片式骨水泥

  • 僵硬性的足下垂采用多次、多重胫跖骨牵引技术下地走路功能锻炼不能达到功能位

  • 外固定架吴氏构型:单边架加半环架

  • 最后还是做了跟骨结节跟腱附丽点的松解加牵引纠正到功能位

   骨感染病例,由外院转入。

去除死骨链珠植入,骨搬移(2014-01-10)

5天纠正足下垂

骨搬移后2月(2014-06-10)

    3个月搬移,搬移2.5个月后更换外固定,病人体重大,针道反应大渗出。搬移4.5月去除外侧架,采用手风琴技术(没有腓骨支撑),骨仍然不愈合,不稳定是不愈合的因素,步态不好,力传导不好。

    搬移后6个月,更换为行走石膏应用3个月,骨愈合停止,认为是缺乏外伤炎症激发,软组织损伤严重。


造影确认动脉情况准备手术入路。应用行走石膏一个月,让针道愈合。准备手术内固定,石膏去除后足下垂复发。

行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植骨术(2015-01-19)

内固定后20天伤口渗出,清创钢丝缝合技术


内固定术后2月骨愈合



此病例治疗时间长,足下垂僵硬、反复。因为软组织伤严重,骨愈合时间长,外固定架针道反应大,反复渗出。更换外固定。最后改为内固定植骨。总结用了以下方法技术:

  • 联合跟骨加胫跖骨牵引纠正足下垂技术(吴氏牵引)

  • 病灶清理技术

  • 骨水泥技术+骨搬移技术

  • 皮肤牵张

  • 内固定+外固定保护技术

  • 行走石膏技术


     一例跟腱感染:

外院转来的跟腱感染。治疗在跟腱附加牵引。

      一例跟腱再断裂:第一次经皮缝合后,病人自己开车600km后当日下海,在石头间跨越再断裂。回来后再次经皮缝合,并打了跟腱牵引,最后完全康复。

      跟腱再断裂:外院小切口缝合手术后2个月,再断裂来我院。


治疗经过:



    小切口缝合跟腱,就是显露跟腱缝合。第二次我们用了原切口修复。手术后没有打石膏打了跟腱牵引,手术后立即活动。2个月后基本完全康复。


总结:

     足下垂是一种并发症。防治的关键是提高认识。不要满足于低级要求,要追求完美。有一个大夫发了一个病例,严重的足下垂,说病人满意。骨折愈合,病人可以走路也许就满足了,但是作为医生是不是给予病人最好的结果,需要思考。

      早期的功能锻炼,伤后即开始、手术后即刻开始、手术后早期下地,因为手术后固定最稳定,没有及时负重,身体立即启动骨丢失模式,每天丢失1%。我做踝关节手术尽量做到后次日下地部分负重。刺激骨愈合。

      锻炼背伸功能是关键,辅助方法很多。弹力带、胫跖骨牵引。

       这种牵引方法是医生控制的强制方法。是有创的。但是创伤不大,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与其它骨牵引无异。在跖骨头打针打1、4、5,最低要求打1、5。不要压迫皮肤时关键,不要内外滑动。

       开始时叫弹力胫跖骨牵引,就是用了手套做的皮筋牵拉,多条调节随时增减,住院期间医生控制,一般佩戴10—30天。可以配合主动的功能锻炼,这是与全机械装置比较的优点之一。还有经济方便。

        此课件只是简单的总结,与实际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需要补充提高。肯请各位斧正。

每次发课件都会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爱学习、爱骨科的朋友,很高兴。


 德鲁医——骨科医疗在线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