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正儿童口吃的方法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7

宝宝口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也让家长们感到无奈,同时口吃的孩子还比较容易自卑,那么宝宝口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就来听一下专家的解答吧。

宝宝口吃的原因

1.语言正常发展:2、3岁的幼儿正是言语发展的起步阶段,掌握的词汇量很少,表达能力有限。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选适当的词汇,这对他们来说,是有一些困难的。因此,他们完全可以表现出犹豫、停顿和重复。

2.模仿:儿童时期模仿性很强,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认为这样说话好玩,学久了就形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困难了,口吃的“传染性”很强,1-3岁幼儿语言模仿能力最强。

3.惊吓:由于突然或持续惊吓、父母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和谐、孩子非常敏感等情况引起的口吃并不少见。

4.生病:癫痫、麻疹、鼻炎、扁桃体炎或肥大、鼻窦炎及喉科疾病使幼儿在病中或病后造成口吃。

5.抑郁:孩子情感抑郁,没有说话的欲望,导致口吃。小小被寄宿在幼儿园,精神感觉到压抑和沮丧,本来活泼的天性受到了束缚。

6.紧张: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或者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会发生“失语症”,进而导致口吃。

宝宝口吃怎么办

1、不要讥笑、斥责、打骂或惩罚孩子,任何加重孩子紧张心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也是错误的;

2、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关注点不要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而是要鼓励其敢于张口,且不要着急,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

3、必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重复孩子表达的意思,这样做既表示理解,也是在教给孩子怎样正确的表达。千万不要让孩子像改错似地自己重复,这样会造成孩子在张口时内心紧张而加重结巴;

4、根据孩子言语表达的情况,可以教他朗诵歌谣,念“顺口溜”,给孩子讲笑话、讲故事。孩子在玩耍时是最放松的,可以边玩边说,注意力放在动作上时(注意分散),也能有效地缓解结巴现象;

5、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开朗、大胆、自信的孩子即便发生过结巴,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在内心感受上,一般能较快地得到改善。反之,敏感、懦弱、急躁、退缩的孩子,可能会演变为继发性结巴。一个人仅仅是“说不好”并不是问题,而一旦认定自己“说不好”,就有可能真的不敢张口,也就真的“说不好”了;这一点孩子和成人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宝宝口吃的原因和宝宝口吃怎么办的解答了,宝宝口吃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激励,只要找对方法,治疗宝宝口吃就不是什么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