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庆节与中秋节携手而至。长假8天,秋高气爽,收获时节,我加入了浩浩荡荡、说走就走的旅游大军。 近些年来,我出行较前大有不同,指向性非常明确:聚焦中医药文化,一切以丰富、涵养、提升自身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传播中医药文化为旨归。 此行何往?早有腹案。目标锁定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的苍岩山,且做足了“功课”。放假首日,我乘坐高铁向目的地出发,3个半小时后抵达石家庄。次日早晨,表弟用专车径直将我送至苍岩山下。 苍岩山距石家庄市70余公里,以“十六景”名扬天下、“幽、雄、奇、秀”著称,并盛产中草药。山中有始建于隋代的千年古刹福庆寺以及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的桥楼殿,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石草木,遗迹史物。镌刻着沧桑,述说着故事,凝聚着文韵。 相传,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因痛恨父亲残暴无德,荼毒天下,遂舍弃荣华富贵,出家至苍岩山,削发为尼,法名“妙善”。南阳公主在苍岩山度过62个春秋,诵经念佛,普度众生,遍采草药,医治民疾。84岁修成正果,坐化成仙。后人建“公主真容堂”,奉她为“苍山圣母”,光绪皇帝曾敕封其为“慈佑菩萨”。 南阳公主出家之后,以自己在宫中学习掌握的医道医术为黎民百姓开方下药、治病疗疾。一天,她来到井陉贾庄村。看到当地人个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便心生怜悯,暂住下来为村民诊治。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她认为这是“饥饿所致,病在肠胃”。于是,对症开方,与人们一起上山采集草药,精心加以调理,患者逐渐恢复了健康。南阳公主曾路遇一位来自峨眉山的老僧,脸色蜡黄、双目紧闭、气息奄奄。她立刻施救,并且每天采集新鲜檀叶,用龙泉水煎煮;又将采集的灵芝放到龙泉水里泡制;老人连服10天檀叶汤药和灵芝水后,疾病痊愈。她用龙泉水熬煮草药,为百姓治疗头痛脑热、红眼病等。一年,村民染上瘟疫,死者尸横山野。一位僧人告诉南阳公主,在遥远的乌拉山上有一种柏树,用柏树籽熬成汤药服用可根除此病。她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寻找柏树籽。途中,她患了疾病,体力不支。但强烈的济民之心支撑她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找到并带回了柏树籽,治愈了众多生命垂危的乡亲。乡亲们还将柏树籽下土种植,以备不时之需。村里妯娌二人,婚后多年不孕,颇为愁苦。南阳公主药到病除,妯娌二人喜得后代。 此外,苍岩山公主祠里的南阳公主彩色塑像为千手千眼,这来源于一段神话故事。隋炀帝身患重病,欲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配以冰片、犀角、僵蚕煎服。南阳公主亲邀隋炀帝上山,并冒死谏言父皇改邪归正,体恤民间疾苦。隋炀帝允诺后,南阳公主当即剜目断臂献上。隋炀帝病愈后,传旨封南阳公主“全手全眼”,结果被大臣误传为“千手千眼”。 为了纪念南阳公主,当地人每年阴历3月、10月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今,苍岩山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 景物繁多,唯重医事。笔者兴致勃勃地与景区导游、当地老乡交流探寻并做了记录,在一处处历史遗迹面前驻足观看,静穆沉思。从而对南阳公主济世救人之情怀、妙手回春之医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缅怀、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并虔诚地向这位治病救人、护佑众生健康的圣母献上心香一瓣……(李金钢)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2117482743 |
|
来自: 鉴益堂 > 《36.[杏林医话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