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丝自媒体原创 文/刘冷丝 图/改编网络 不说北大和清华,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即使自己对这些大学丝毫不知情。“盲目跟风”上重点大学,这个跟风倒没有错,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重点大学吗?如果不了解,你即使进入了重点大学,也一直可能是处于学习、生活的被动状态,你没有能力把握住这一次有利的人生先机。那么,你为什么选择重点大学?你该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名校会用夏令营方式自主招生 这些大学一开始就由国家重点投资,并且由国家财政部统筹拨款来建设。而在校领导的设置上,均由所在的部委和中组部共同决定,这些层层选拔出来的校级党政一把手也都是“人才难得”,他们的经历和眼界确实高于普通大学的领导。 对于一般的高考生和家长来说,你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重点查阅该校的历史,即校史,看看该校起源于哪里,最开始属于哪个部委在管,最初创办的专业是什么,了解了这些,你基本就摸清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最好的专业,你也能找准去这所学校读书所努力的方向。 重点大学的第二个“重”表现为学生普遍素养高、学习氛围浓厚,竞争压力也较大。 地方奖励考入重点大学的宝宝 正所谓“大学者,非高楼大厦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雄厚的师资才是重点大学最具竞争力的地方,这里有一批知识渊博的老师。 用一个简单的对比来说明一下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差距。以某所省级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为例,一般是这样的:专任教师1324人,其中正、副教授815人,双聘院士2人。而国家顶尖级的重点大学是这样的:6441名专任教师,其中1701名教授,2037名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7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我们都知道,211工程大学建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现在虽然已经换成了“双一流”,但是,这么多年的建设已经将本来就实力雄厚的大学建设得更加有实力,简单比方吧,北京大学一年投入的资金是3、4百个亿,而较有实力的省级大学也就5个亿左右,差距太大了吧。也正因为如此,重点大学为你们这些宝宝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证。 重点大学之“重”的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学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