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让性别标签,毁掉你的孩子

 富书 2020-06-19

你想要的生活,其实没那么贵

精读妈说:不要再让性别标签,成为孩子终生的枷锁。当父母放下性别偏见,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选择

作者:柳一一(爸妈精读主笔)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木棉朗读音频

性别标签,

是一场无休无止的轮回

最近看《少年说》,有一个读初一的女孩,站在天台上,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大声质问:

我妈妈在家总是和我说,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所以,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由我来做。有时候,我想休息一下,妈妈就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让你老公来帮你做家务吗?

最近,我妈妈又让我开始学做饭了。我一不想学,我妈妈就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要你老公来帮你做饭吗?我今天就想问问妈妈,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

女孩刚说完,台下一阵欢呼。看到这里,我本来很欣慰,现在的女孩觉醒的很早,比当年的我强太多了。

接下来,妈妈在天台下面问:“假如你老公也不会做家务,你该怎么办?

女孩说:那我就生个女儿,让我女儿帮我做。

台下的老师、同学,台上的主持人,同时哄堂大笑。我却一瞬间心里涌上彻骨的悲哀。

看似觉醒的女孩,其实不过是一种本能的反抗。哪里有什么觉醒,多少年了,我们的教育,仍然给孩子贴着这样古老的标签:

你是女孩,你要学会做家务;

你是女孩,你不能把头发弄那么短;

你是女孩,你要矜持一点;

你是女孩,你适合学文科...

天台喊话结束后,主持人问妈妈为什么想让女儿学做家务学做饭呢?

妈妈回答,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性别刻板印象,也就是性别偏见。几乎所有人,对性别都有根深蒂固的先天认知,比如女人就要温柔,女人就要贤惠...

一代一代,关于女孩要做什么,似乎从一出生起,已经命中注定。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这就是我们的“性别标签”。其他所有的教育,都以性别标签为纲领。

你再努力,也不过是在既定的轨道里扑腾。

性别标签,

女孩“不聪明”背后的元凶

学生时代,我的数理化成绩特别差。物理化学最差时候只有30多分。

在小学五年级之前,我的数学成绩总体算优秀。

我记得考过几次100分,每次考了100,爸妈会说:“女孩子总是笨一点,别看现在考得不错,再大点数理化肯定不行。

如果数学没考好,爸妈会说:哎,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聪明啊,这么刻苦也学不好数学。以后也一定会越来越差,高中一定要学文科。

然后,我果然一路差下去了。五年级时数学只有80多分,六年级时70多分;初中加了物理化学后,也从来都是及格线徘徊。

高中就更惨不忍睹了,物理化学没及格过,数学也刚及格。后来文理分科后,才总算松了口气。

回忆小时候的心理活动,每次爸妈这么说,我都会深以为然。他们是大人,自然比我有见识。

我也开始坚信,女孩确实没有男孩聪明,确实不适合学数理化。直到今天,我也很难摆脱这种认知。

当我成年后,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我才意识到,其实从我坚信自己学不好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彻底没有了学好的可能性。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自证预言”,是指如果你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那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比如,父母预言,你不适合学数理化,你的数理化真的可能会越来越差。

因为如果数理化考好了,你会想,这不过是偶尔的。如果考差了,你会想,确实不适合。

这种思路的指引下,你会形成心理学家说的“僵固型心智”,不再愿意为数理化付出努力,认为自己注定学不会,那还努力干嘛?

最终,你果然活成了别人预言里的样子。

《理性的抉择》里提到“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因为担心应验他人对你所属群体的负面期待,而产生的焦虑。

有研究发现,仅仅在测试前问女性“你即将参加很难的数学测试,别人会怎么看待你”。结果,女孩的平均分数下降了59%。

一旦给女孩贴上不擅长数理化的标签,仅仅是要应付这个标签,就要花费大量的力气,甚至终生难以逃脱这个标签给自己带来的焦虑。

在《未来孩子的脑计划》里,魏坤琳教授提到,有统计表明,女性的智力分布比较平均,而男性的智力分布范围更广。

智商高于130的人群中男性要多于女性。低智商的男性群体也显著多于女性。对大部分人来说,两性的智力区别并不大。

放下性别偏见,撕掉性别标签,女孩的理科学业成就,从来不会比男孩差。


性别标签,

毁了女孩的职场生涯

朋友左左,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历。

在结婚之前,左左是某排名前十的杂志主编。怀孕后,左左就在众人的惊诧中,放弃了前程似锦的工作,做了全职妈妈。

这和她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关系很大。左妈贯彻始终的教育方针,一直都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尽管左左读书时成绩炸天,左妈也不会表扬和欣喜。相反,总是耳提面命地告诉左左,女人不需要事业,不需要野心,女人只要有个好老公就够了。

所以,左左虽然看起来优秀,又是名校又是高学历,工作能力也很强,但骨子里却从不把事业当回事。或者说,她觉得学业、事业,只是让她站得更高一点,方便遇到优质老公。

有这种观念的中国家庭,并不在少数。我记得小时候,隔壁邻居女儿,成绩特别优秀。

但是我经常听到邻居阿姨骂女儿,嫌女儿为了写作业不及时做饭,耽误弟弟看书学习,以后找个好老公就好了,学什么习?

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当然不再会这么极端,全社会都已经开始支持女孩读书,认为读书很重要。

可是,骨子里呢?父母可以问问自己,你觉得女儿嫁得好和事业好,哪个更重要?

只要有一丝迟疑,其实问题的本质依然没有变。女孩仍然是随时可以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也应该为了家庭放弃事业。

那放弃事业后的结局呢?

朋友左左经常和我说,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老公,都越来越缺乏宽容之心。

当女人失去事业,终日困守在柴米油盐中,再强大的自信,也都有可能被时间摧毁。没了信心,生活的所有琐事,都可以随时成为点燃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钱钟书和杨绛结婚时,父亲钱基博要求杨绛辞职做主妇,专心照顾钱钟书。杨绛的父亲杨荫杭立马反对道:“我培养的女儿可不是给你们钱家做老妈子的啊

我们父母,就是要拿出这样的底气和见识。从女儿小时起,就要将这种观念种在孩子的心里。

撕掉女儿的性别标签,所有的教育才有意义。

 

性别标签,

让女人在家庭里失去了底气

佟丽娅和陈思诚相识相爱于《北京爱情故事》。2014年,二人结婚。

在我看来,陈思诚娶了佟丽娅,简直就是走大运的一只青蛙,碰到了金光闪闪的公主。

现实却让我大跌眼镜。陈思诚反倒是强势一方。当初公布恋情,是佟丽娅主动。

从婚后各种场合的采访,也能看出陈思诚的肆无忌惮,佟丽娅的谨小慎微,甚至可以说是卑微。

在出轨前,我记得佟丽娅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被问道,老公有情敌你会怎么办?

佟丽娅说:“我只能好好表现了”。

陈思诚在旁边大言不惭,说一夜情比比皆是,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背叛。

佟丽娅最后又说了一句“我觉得回家就好吧”。

 

陈思诚出轨后,佟丽娅的表现更让我觉得憋屈。一朵鲜花被拱了还不算,拱的人竟然还嫌弃,更憋屈的是这朵鲜花还不懂反抗。

这样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却又有迹可循。

在结婚前,佟丽娅爸爸上综艺节目,给女儿送祝福时说:

到了陈家之后要多干一些活,多做饭,到了以后伺候伺候他。

女婿出轨后,佟丽娅爸爸说:“如果你离婚就是丢我们家的人”。

如果一个女人,从小被灌输自己以后就是老公的保姆,一辈子还要从一而终。即使再漂亮再优秀,在婚姻里,也仍然没有底气,面对出轨,也依然觉得是自己的错。

值得庆幸的是,经历出轨风波后的佟丽娅,撕掉了原生家庭贴给她的标签,活得气场全开。

当父母给女儿贴了性别标签后,女人在家庭里,注定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唯老公马首是瞻。

这样的婚姻,离幸福永远最远。

 

性别标签,

男孩女孩都是受害者

性别标签,在男孩身上同样存在。

父母经常强调让男孩坚强勇敢,有泪不轻弹。这种角色定位,其实很容易导致男人形成癌症性格。遇事喜欢憋在心里,表面上很少流露出负面情绪。

科学家说,癌症性格的人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在生闷气。他们往往心理脆弱,经不住打击,又总觉得孤独、无助,活得很累。这种人的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

性别标签,在家务上也非常明显。父母有多强调女孩必须学会做家务,就有多不乐意让男孩也学做家务。

婚姻里那么多理直气壮的隐形爸爸,根源就在这里。如果父母从小告诉儿子,你要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家人,隐形爸爸一定会越来越少。

不要再让性别标签,成为孩子终生的枷锁。

撕掉性别标签,让孩子做孩子自己。他想做什么,都应该出于内心的选择。

当父母放下性别偏见,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选择。他会忠于本心,活出自我,活出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作者简介:柳一一,富书签约作者,儿子一岁,亲子咨询师,重度阅读者,年阅读100本+,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和孩子一起终身成长,风景从来都在路上,简书@柳一一。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shenduwenhua),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