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长大,身体会变得强壮,心理会变得成熟,随之我们会迈入一个叫“成年人”的世界,但貌似这一切都是被动发生,因为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发现世界的复杂,就已经要“单打独斗”。 今天我们就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几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修养或标准,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更好的应对这个并不简单的世界。 1、懂得倾听 很多时候“听”很重要,从生理上来说我们有两只耳朵,一张嘴,但从心理上来说我们都是自私的,都想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有体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 所以导致“倾听”变得很困难,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认认真真听别人讲话,听别人话中的意思,听别人话中的情绪,这与我们的心理特点有关,也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有关。 简言之,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自然而然的不会倾听他人的特点,但自身修养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倾听别人。 2、对事无情,待人有情 一个成年人务必要学会“对事不对人”,以减少自己的外在矛盾,换取自我成长的空间,因为成年人的社会本身就存在很多复杂的事情,你如果不懂得给自己“减负”,生活一定会过成一堆乱麻。 生活需要自己去经营,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活会让一个人产生“心理内耗”,常常感到疲惫,很多时候,明显啥也没有干,就是提不起精神,而这些都是“用情过深”的结果。 所以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会对待事情的时候尽量不带情绪,待人的时候学会善良、温厚。 3、让自己变得稳重,遇事不慌张 成年人的社会注定要独当一面,所以让自己变得沉稳,遇事不慌张很重要,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在紧张、慌张的情绪下,理性思维会严重受限,做出错误的决定。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成熟稳重、遇事不慌张也会是自己的一张闪亮的名片,给你的人际关系和自身发展带来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然更多的时候稳重、不慌张是给自己看的,让你的内心看到你踏实、淡定的一面,它会知道你能够争取足够的时间,让它思考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别让脾气盖过本事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无一例外,我们都会为“情”所困,而做出发泄情绪的行为,比如,发脾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特别是给家人、给关系较好的人。 就像那句话说的:“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把脾气压下去。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压抑情绪不是一种健康的做法,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还要学会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跑步等体育运动,大声喊叫,暴打“沙包模具人”等。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人性、察人心、关照自我,懂得倾听,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更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 给自己一个声音,让自己镇定,遇事不慌张,只有你自己才能让自己安心,也只有你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欢迎留言评论,写下你的见解,心理小先生与你一起进步。 关注心理学科普,科普心理学:心理学≠读心≠鸡汤≠算命=科学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