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饮酒》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宝库中一颗散发出异彩的明珠。
李贺写诗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自己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绪。没有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这首诗题为《秦王饮酒》,却无一语用秦国故事,因而可以断定它写的不是秦始皇。诗共十五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四句写武功,后面十一句写饮酒,可见重点放在饮酒上。诗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战功显赫,又沉湎于歌舞宴乐,是一位功与过都比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他即位以前,曾以兵马元帅的身份平定史朝义之乱,又以关内元帅的头衔出镇咸阳,抗击吐蕃;即位后,见祸乱已平,国家安泰,便纵情享乐。这首诗是借写秦始皇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的讽喻之意。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开头两句是说,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首句的“骑虎”二字极富表现力。虎为百兽之王,生性凶猛,体态威严,秦王骑着它周游各地,谁不望而生畏?它把抽象的、难于捉摸的“威”变成具体浮雕般的形象,使之深深铭刻在读者的脑海里。次句借用“剑光”显示秦王的勇武威严的身姿,十分传神。“剑光照天天自碧”,运用夸张的手法,开拓了境界,使之与首句中的“游八极”相称。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三、四句是说,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第三句形容秦王威力大。羲和,御日车的神,因为秦王剑光照天,天都为之改容,羲和畏惧秦王的剑光,惊惶的“敲日”逃跑了。第四句正面写秦王的武功。由于秦王勇武绝伦,威力无比,战火扑灭了,劫灰荡尽了,四海之内呈现出一片升平的景象。
前四句写秦王的威仪和他的武功,笔墨经济,形象生动。
天下太平,秦王洋洋得意,不再励精图治,而是沉湎于声歌宴乐之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五、六句是说,大壶的龙头倾斜着美酒,请来了酒醒,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七、八句是说,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从第五句起都是描写秦王寻欢作乐的笔墨。“龙头泻酒邀酒星”极言酒喝得多。一个“泻”字,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一个“邀”字,写出了主人的殷勤。“金槽琵琶夜枨枨”形容乐器精良,声音优美;“洞庭雨脚来吹笙”描述笙的吹奏声飘忽幽冷,绵延不绝。“酒酣喝月使倒行”是神来之笔,有情有景,醉态可掬,气势凌人。这位秦王饮酒作乐,闹了一夜,还不满足。他试图喝令月亮倒行,阻止白昼的到来,以便让他尽情享乐,做无休无止的长夜之饮。这既显示他的威力,又是揭示他的暴戾恣雎。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这两句是说,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五更已过,空中的云彩变白了,天已经亮了,大殿里外通明,掌管内外宫门的人深知秦王的心意,出于讨好,也是出于畏惧,谎报才至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娥跌舞千年觥。”这三句是说,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
尽管天已大亮,饮宴并未停止,场面仍是那样的豪华绮丽,然而歌女们歌声娇弱,舞伎们舞步踉跄,都早已不堪驱使了。在秦王的威严之下,她们只得强打着精神奉觞祝寿。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末两句是说,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不堪驱使,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诗歌以冷语作结,气氛为之一变,显得跌宕生姿,含蓄的表达了惋惜、哀怨、讥诮等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余意无穷。
附录《秦王饮酒》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天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鸣,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
译文
注释 名家点评 《唐音癸签》:搭、建、长古之不能追李、杜,固也。但在少陵后仍咏见事讽刺,则诗为谤讪时政之具矣。此内氏讽谏,愈多愈不足珍也。所以张文昌只得就世俗俚浅事做题目,不敢及其他。仲初亦然。至长吉又总不及时事,仍咏古题,稍易本题字就新。如《咬歌行》改为《浩歌》,《公无渡河》改为《公无出门》之类。及将古人事创为新题,便觉焕然有异,如《秦王饮酒》、《金铜仙人辞汉歌》之类。递相救不得不然,英雄各自有见也。 《李长吉集》:黎简:想到日之声如玻璃,亦地老天荒,无人有此奇想。 《唐诗快》:日可敲乎?敲可有声乎("羲和敲日"句下)?雨脚能吹笙乎("洞庭雨脚"句下)?月可喝使倒行乎("酒酣喝月"句下)?(徐)文长云:言天将明而报一更以劝酒也,最奇("宫门掌事"句下)。篇中日月云雨,供其颠倒,驱遣簸弄,直是无呵奈何。 《李长吉诗集批注》:饮酒。饮非独酌,细密("龙头泻酒"句下)。醉后声笑体态,五句尽之(末五句下)。"黄鹅",喻酒也;合下"觥"字为义,即杜诗"鹅儿黄似酒,酒色似鹅黄"也。 《历代诗法》:醉极而泪,乐极生悲,两意俱妙。 《秋窗随笔》:《秦王饮酒》诗:"羲和敲日玻璃声。"不知有出不?抑自铸伟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