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汉荣散文:《孤独与创造》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18-07-17

我常常想远古先民是多么孤独。万古长夜里刚刚睁开的一群眼睛,看天,天上也挂满茫然的眼睛,那无数眼睛悬在虚无中,更是茫然复茫然;看地,地上奔突游走着禽兽的眼睛,眼睛里尽是忧郁和惊恐;看水,水浩浩荡荡流着,却不知道流哪里去了;看山,顽固狰狞的石头抱成一团,似乎扛着、高举着什么,而头顶,终归是那云聚云散的,不知是什么意思的天空。

先民们,可以说除了孤独和恐惧,就剩下了死亡。没有文化解释天地为何物,人为何物,死为何物。孤独,孤独,孤独,这就是先民们的根本生存处境和内心经验。

于是,人群中一些聪明者、通灵者开始说些有意思的,能化解孤独的苦闷的话了。

他们说:天上有大神,于是,天上的星星不再是迷茫的眼睛,而是神的眼睛,它在注视着大地上人的命运。

他们说:河里有神,是河神,于是浩淼的水不再是生命之外的事物,那奔涌的,喧哗的,是生命的守护者和颠覆者,它灌溉万物也灌注着内心的领域。

他们说:山上有神,是山神,于是冷漠的石头有了灵性,对山的攀援,就是攀援生命的另一种高度。

于是,五谷之神来了,森林之神来了,梦神来了,美神来了……

远古的大规模造神运动,实是先民们在孤独茫然的处境里,为摆脱孤独茫然而进行的艺术创造。

有了神,人随之有了守护者和对话者,人可以和看得见的存在交流,也可以和看不见的存在交流,神,是人的主宰也是人的朋友。神,处在人的高处,代表永恒的宇宙自然,人与神对话,遂产生神话,神话揭示和象征着存在的最高真理;神话又启示了人和人的对话,人和人交流的是对神话的理解,是神话的寓意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的情况,人和人的对话,就是人话,人话是实用的,相对的话。

就这样,孤独产生了神,然后有了人神对话而说的神话,神话又启发了人与人的联系和对话,有了可操作的人话。神话是先民们的宗教、哲学与宇宙学,神话启示了人话,发育了人的伦理、道德和生存智慧。

有多大的孤独,就产生多大的神。上帝等创世神的诞生,只能源于一种近于绝望和疯狂的绝大的孤独感,这种大孤独具有与宇宙对称的规模,是无边的浩大,没有一个(或若干个)与这种大孤独对等的世神,就无从安顿这种大孤独,也无从安顿这个没有来头没有究竟的大宇宙。孤独的创造者把他的孤独——宇宙规模的孤独,转移给神去承担了。神的身上,汇集了人的全部孤独、迷茫、祈求和期待。

在无边的宇宙荒原上,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的诸神,围绕诸神产生了无尽的人神对话人神交接人神抗争,于是,从神话的伟大源头,流淌出文化的长河。那些在大孤独中创造神灵的先民,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开天辟地者,是大师中的大师。

人在孤独的状态里,才能进行真正的创造。创造,无非是在你无法忍受的孤独命运里,创造一个比你更能承受命运重压的神——象征之神,爱之神,美之神。

大孤独者产生大创造,大的境界,大的关怀。小孤独者产生小创造,小的情绪,小的游戏。

无孤独感者,能做什么?他主要是消费,消费现存的文化、面包,消费别人提供的感觉。他的所谓“创造”,无非是饱嗝怎么打才显得优雅,或者有关消化、消遣的技巧——现代的消费文化,大抵如此。

我想,真正的精神大师,他总会时时处于孤寂状态中,现存的文化、秩序、价值理念,无法安顿他那颗无边无际的灵魂,他常常会体验到史前先民们的那种“俯仰天地,何处是家”的万古漂泊感迷茫感,然后,他才会投入到孤寂中的深思、追问和创造,去发现或整合一个大的象征系统和精神领域,以安顿那颗永恒流浪的孤独灵魂——他为自己的孤独灵魂寻找寄托,也同时为孤独的人类寻找一种形而上的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