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 上节课是“四共同外前行”的第一个引导文“暇满人身”的最后一个内容。分析了“暇满人身”不是偶尔或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二资的果报,因缘俱全实为不易。如果不利用今世的暇满人身修行妙法,一旦转生恶趣,难有解脱之日,因此要珍惜人身和修法机缘,好好观修,在内心中生起“暇满难得”的定解。 2. 本节课开始宣讲 “四共同外前行”的第二个引导文“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分为七个科判: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本节课重点宣说了“顶礼偈”和“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的内容。 二、寿命无常 一、解释顶礼偈(2-14) 1. 赞颂根本上师的修证和功德,并至诚、祈祷顶礼。(2-11) 1) 祈祷、顶礼上师是藏传佛教的传统,也是修行的必要 2) 宣说上师的功德: A. 以智慧照见三界皆是无常,毫无实质 B. 视世间妙欲如唾液一般抛弃 3) 追随前辈大德修学佛法并坚持苦行 A. 有些人不愿吃苦就想得到正法境界与前辈大德比十分汗颜 B. 值遇追随前辈大德足迹的上师,非常荣幸,极其难得 4) 在功德超胜的上师足下,恭敬顶礼、祈祷,愿上师相续融入自己相续 2. 修行不离祈祷和发愿的重要性(12-14) 1) 祈祷文本身是开悟者的智慧流露,意义深远 2) 祈祷者若有诚挚的信心和清净的智慧,定能获得相应的证悟境界 3) 如何如理如法地观修无常(事实上每一个引导文都应如此观修) A. 在修学过程中要祈祷和发愿 B. 把内容记清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即观察修和安住修 i. 应该先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 ii. 做不到时时观无常,说明还没有达到安住的境界,此时应当再三地看书、再三地思维 丁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1. 由众生共同福德所形成的外器世界,虽存留时间长达数劫,但没有一个是恒长不变的,最终因七水一火毁于一旦(15-17)
2. 如理思维外器世界,对无常产生明确的见解(18-23) 1) 无常修得好,肯定会精进,否则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以后的希望,不可能实地修持(18-19) 2) 若同时认识到能依的身体和心识,最后也要示现无常,以此对幻化般的世界产生极大厌离心,则可成为修行最好的助缘(20-23) A. 生起《前行》每一个引导的境界,修行肯定会成功 B. 没有打好《前行》基础,即便获得再多灌顶,相续中证悟也很容易逐渐倒塌无余 C. 打好《前行》基础,时刻以正知正念来对治各种违缘
3. 详述外器世界的毁坏过程(24-32) 1) 毁坏之因:(24-25) A. 法无常,因缘灭尽,自会消散 B. 众生造业严重 2) 以佛教的无常观、缘起观解释科学无法解释的人与自然之谜(26-32) A. 有情世界毁灭的过程,十九个中劫 B. 器世界毁灭的过程,一个中劫 i. 一禅有寻伺,如火,故用七个太阳之火来灭尽 ii. 二禅有喜乐,如水,故用水来灭尽 iii. 三禅有呼吸,如风,故用风来灭尽 iv. 四禅远离禅定八种过患,不被水火风所坏,但也不常有 4. 对无常等甚深的道理认真思维,诚心实修(33-41) 1) 无常法道理相当深奥,公案:老比丘给阿育王传法 2) 我们的人身和大千世界一样,都无有恒常稳固性,切勿认为是实有的 A. 若对此产生执著,修行不会成功 B. 若对此经常观修,则不会有此困扰 3) 要以最快的速度忆念无常、精进修持,切莫在放逸中度日 编写师兄:定解X03 审核师兄:定解X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