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物无声,为这样的“三水”干部点赞!

 源源不断 2018-07-17



像徐遂这样如水一般无私奉献、被群众挂念称赞的干部还有很多。今天,思响哥就带你来看“三水”干部!


来源 | 人民论坛网



 清水型 


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干出了非凡的业绩。“清水型”领导干部,如“静水流深”,不事张扬、处世恬淡、为人柔和,于平凡中孕育力量,在平淡中心怀“丘壑”。


曾任四川省北川团县委书记的兰辉就是这样的例子。熟悉兰辉的人都知道,他走到哪里,就把电话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手机号成了很多群众的求助热线。多年来,兰辉用不同方式先后直接帮助过近200名学生和困难群众。


他们敢于面对寂寞和困惑,以平常心正确对待。面对私欲,他们守的住内心的清贫,守得住心中的汩汩“清水”。


 茶水型 


这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茶一般磨砺自我、不忘初心,越是揉捻越能浓缩生命的精华,一遇沸水反能散发奉献的清香,从采摘,杀青,揉捻,到焙火,最终还要经受沸水的考验,受尽万般考验,才能为众生解渴、排毒。


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杨善洲,退岗不退休,回到群众中,风餐露宿,日夜耕耘,为大亮山留下一片青绿。


李保国,走出课堂,来到太行山区,扎实苦干,苦心传授,成就“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传奇。


他们是当代共产党员的楷模,为了群众利益,排除万难,经受重重考验,如一杯浓郁醇厚的佳茗,香满人间。


领导干部当如此,在信仰面前坚定不移,在群众面前不忘初心,如茶水一般,“历经考验,也无怨无悔。”


 泥水型 


这类干部最明显的特点是“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


他们迈开双脚到基层,张开双耳认真听,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善于通过下乡收集“泥土信息”掌握“一手资料”,扎扎实实“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在这类干部中,廖俊波就是其中之一。


同廖俊波共事过的人都知道,他的公车后备厢里一直放着“四件宝”:一套衣服、一双雨靴、一把雨伞、一床收纳被。


那双黑雨靴,曾一直陪他下基层、上工地。为官闽北,每年的抗洪工作,廖俊波几乎都冲在第一线。全身“披挂”、脚踏雨靴的廖俊波,往往亲临现场指挥,不眠不休,一待就是好几天。


面对普通群众不敷衍了事;遇到实际问题,不推诿扯皮;面对困难,他们有“我自岿然不动”的态度,做得出“腿上沾泥水”的实事儿。



在思响哥(ID:rmltwz)看来,“三水”干部具有以下闪光点:

1、奉献。职位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并不能成为远离群众的借口,他们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能力大小都如“水”一般,铭记自身的使命,真正做到了奉献人民,服务群众。


2、执着。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前进之路遍布荆棘,他们怀抱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诱惑面前心如止水;怀抱执着的事业追求,遇到困难时咬紧牙关绝不放手。 


3、不争。“水”的品质高尚于润泽万物仍然能够保持谦逊低调,不争不抢,故而没有忧虑。他们志高存远,不局限于名利,不忧愁于得失,始终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在事业和身体上获得双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