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焦募

 潇湘剑客WJH 2018-07-18

1 拼音

sān jiāo mù

[返回]2 概述

三焦募:1.经外奇穴名;2.指三焦募穴石门[1]

[返回]3 经外奇穴名·三焦募

三焦募为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腰部,第一、二腰椎棘突之间旁开各1寸。左右计2穴。主治胃痛、下腹痛腹胀、疝、肠炎痢疾肾炎腰痛、产后风、小儿惊风、脑脊髓膜炎、肥大性脊柱炎等。一般向下沿皮斜刺1.5~2.5寸。[1]

4 三焦募穴石门·三焦募

三焦募即指三焦募穴石门[1]

穴位石门
汉语拼音Shimen
罗马拼音Shihmen
美国英译名Stone Gate



中国CV5
日本5

莫兰特氏VC5
富耶氏VC5
德国KG5
英国Cv5
美国Co5

石门为经穴名(Shímén CV5,RN5)[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针灸甲乙经》),精露(《针灸甲乙经》),丹田(《针灸甲乙经》)、命门(《针灸甲乙经》),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经》),三焦募(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穴名解》将其列为石门穴的别名)。属任脉[2][3]。石门是三焦募穴[2][3]。石即岩石,门即门户,此穴能治下腹硬块之石积病,并有绝孕之说,故名石门[2]。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腹痛,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呕吐,腹胀,痢疾,便秘淋证气淋血淋,瘾瘕,阴缩入腹,呕吐血,食谷不化,现又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小腹痛痛经,尿闭,功能性子宫出血,肠炎,子宫内膜炎等。

4.1 石门穴的别名

利机(《针灸甲乙经》),精露(《针灸甲乙经》),丹田(《针灸甲乙经》)、命门(《针灸甲乙经》),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经》),三焦募(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穴名解》将其列为石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石门,三焦募也……任脉气所发。

4.3 穴名解

石即岩石,门即门户,此穴能治下腹硬块之石积病,并有绝孕之说,故名石门[2]

石,坚也。指坚硬与不能生长谷物之处。石通实,不通。门,物之孔窍曰门,经气开阖之处。不能生长谷物的土地称为石田,不能生育的女性称为石女。刺之有使人不孕之说,故名。《白虎通》谓:“门以闭藏自固也。”如深山蕴玉称为宝藏,储藏货财,大者称宝库,小者称石柜。人之子宫精室,犹蕴椟之藏也。穴在脐下2寸,以此为生命之本,丹田之地,当护之则坚固如石,有此封藏之闭,乃能蕴育种子,以待发生成长,故喻此表面穴位为“石门”,即犹石室之门也。[4]

4.4 特异性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2][3]

4.5 所属部位

下腹[5]

4.6 石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6]

石门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3]

石门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仰卧取穴[2]

点击查看原图

石门穴在任脉的位置

点击查看原图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4.7 石门穴的取法

在脐下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石门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2]。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上2/5与下3/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7]

4.8 石门穴穴位解剖

石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8]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3]

4.9 石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石门穴具有理气止痛、通利水道的功效。

石门穴有补肾调经、清利湿作用[2]

石门穴系三焦之募穴,有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之功。本穴主治腹痛坚硬,大便闭结,经闭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等证,针之可愈。女子及孕妇慎用,可至绝子。《针灸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堕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4]

4.10 石门穴主治病证

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腹痛,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呕吐,腹胀,痢疾,便秘,淋证,气淋,血淋,瘾瘕,阴缩入腹,呕吐血,食谷不化,现又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小腹痛,痛经,尿闭,功能性子宫出血,肠炎,子宫内膜炎等。

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等[2]

石门穴主治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带下、崩漏[8]

石门穴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尽;遗精,阳痿;呕吐,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淋证;瘾瘕,奔豚,疝气,水肿[7]

现又多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等[2]

石门穴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3]

治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7][2][3],局部有酸胀感[7],可向外阴部放散[7]

直刺1~2寸[8]

注意:孕妇慎用[8][2][7]

女子及孕妇慎用,可至绝子。《针灸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堕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4]

4.11.2 灸法

可灸[2][7][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3]

强身保健则用温和灸[7]

4.12 石门穴的配伍

石门穴配商丘少腹坚痛、下引阴中[2]

石门穴配三焦俞关元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2]

石门穴配关元治产后腹痛[2]

石门配三焦俞,属俞募配伍,有调补三焦,气化水液的作用,主治腹胀,腹水癃闭

石门配商丘,有通达下焦,运化水气的作用,主治少腹坚痛,下引阴中。

石门配气海,有温下焦,补元气,固精血的作用,主治下元亏损崩中漏下

石门配大肠俞,有补下焦,行水气的作用,主治大便不禁,肠鸣腹痛。

石门配归来,有清热去湿的作用,主治疝气,少腹胀满,月经不调。

石门配三焦俞、关元、三阴交,治癃闭、遗尿、崩漏、月经不调、痛经[7]

石门配水分,治小腹拘急[7]

石门配三阴交,治妇女多子[7]

石门配中极、归来,治疝气[7]

石门配灸关元、气海,治消渴[7]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脐下疝绕脐痛,石门主之。奔豚气上,腹膜胀,茎肿先引腰,后引小腹,腰髋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石门主之。三焦胀者,石门主之。水肿腹大,水胀,水气行皮中,石门主之。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门主之。气痛,癃,小便黄,气满塞,虚则遗溺,身时寒热,吐逆,溺难,腹满,石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胀坚硬,支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崩中漏下。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伤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奔豚抢心,腹痛坚硬,卒疝绕脐,气淋,血淋,小便黄,呕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腹皮敦敦然,气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结成块,崩中漏下。

类经图翼》:一传欲绝产,灸脐下二寸三分,阴动脉中三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