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砚不容留宿墨 旧瓶随意养新花

 文山书院 2018-07-18

 690
古砚不容留宿墨
旧瓶随意养新花                 


                                         刘正平/文
 
        此联为张之洞隶书七言联。此联亦作“古砚不容留宿墨,清瓶随意插新花”。从平仄的角度看,当然是“清瓶随意插新花”要好。但清瓶的意思不甚明确,是指清代的瓶还是清爽的瓶?何况清代的人不会以“清”来称呼“清代”。张之洞隶书联“旧瓶随意养新花”中使用“旧”是有道理的。



        在昨天的博客中,我们讨论了什么是“国学”,今天就“国”“学”两个字,分别阐述一下:


        什么是“国”,在繁体字中“国”写作“國”,在甲骨文中,“或”也释为国,或通域。这就是疆域和国家有着相近意涵的原因。


        “或”为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yù。



       《說文》:“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于逼切。”徐鉉注:今俗作胡國切。以爲疑或不定之意。


         段注: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國也。葢或、國在周時爲古今字。古文衹有或字。旣乃復製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廣。以爲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囗而爲國。又加心爲惑。以爲疑惑當別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旣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毛公之傳詩商頌也。曰域、有也。傳大雅也。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域卽或。攷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毛詩九有、韓詩作九域。緯書作九囿。葢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爲平入。从口、羽非切。戈以守其一。从三字會意。于逼切。廣韵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國。非也。一部。一、逗。地也。解从一之意。


       《说文》段注:域,或或从土。旣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爲後起之俗字。


       《说文新证》,“或,为域、国的初文,本义为区域,邦国为后起义。”



        什么是“学”?在繁体字中,“学”又写作“學”,上面部分与觉悟的“觉”的写法一样,这里古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觉悟的过程。


        “學”的上面部分又进一步可以分解为“掬”、“爻”,“爻”又可拆分为两个“五”,这就是说,学习从识数开始。


        “學”的中间部分《说文》释为“冂”,读迥,或臼聲。下面是“子”。也就是说,学习当从娃娃开始。


       《說文》:“斆,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學,篆文斆省。胡覺切 。”


       《說文》段注:斆,覺悟也。斆覺叠韵。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也……


       《說文》:“學,篆文斆省。此爲篆文。則斆古文也。”


        由“国”“学”两个字的本义,我们可以知道“国学”应该是有它值得尊崇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它是维护道统的重要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