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周碧英教授告诉你:99%的人都不知道4大误区!!!

 昵称57893874 2018-07-18

今天(17日)“入伏”,也就是常说的“三伏天”要来了!“三伏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但就是这样的“苦夏”,也被认为是治“冬病”的好时候!

据有47年治疗风湿骨病临床经验的中华名医周碧英教授介绍: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风湿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就是借助炎热夏季的阳气去湿气、排寒气等方法,来补身体里不足的阳气。比如运动、食疗、艾灸、温针灸等等。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三伏贴。

那么,你知道使用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吗?下面一起跟周碧英教授一起来了解下:

贴敷后12个小时内别洗澡

敷药后12小时内不洗澡,敷药后一周内敷药局部皮肤不可搓澡。为什么呢?

周碧英教授介绍:贴完三伏贴后身体的毛孔都打开了,患处沾水容易影响药效、容易受凉,也会引起皮肤破损、发炎等症状,严重甚至有溃烂的危险。贴敷后要避免受冷的刺激,贴后至少10小时内都不要洗澡,身体不好的至少要12小时内别洗澡,也不能直接吹空调、风扇。此外,短期内洗澡时也尽量不要用力搓贴药部位。

三伏贴贴敷后饮食需注意

三伏贴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慎用辛燥之品,忌大量食用寒凉食物,少食肥甘滋腻之品。为什么呢?

周碧英教授介绍:天气炎热,人们往往贪凉食冷,但“冬病夏治”的特点是:用炎热夏季的阳气来补身体里不足的阳气。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则损及一身之阳,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此外,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

三伏贴并非适应每一个人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

周碧英教授介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应忌用。

切忌不要随意买三伏贴

三伏贴一般都是药店或者医院自己自行配置,且经过药监局批准的。所以,人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选择药店或者医院等专业机构,而不是在网上随意购买。

周碧英教授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适应症,但并非“万能贴”,不同的“三伏贴”药物成分不同,适应症也不同,如果擅自贴敷很容易危害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