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持续降雨导致部分果园出现大量落果,猕猴桃黑斑病不可低估!

 玺石气象 2018-07-18


经过这次全国范围的持续降雨,一些真菌性病害发酵的也差不多了,雨停后不少果园有“惊喜”。


昨儿个总管这微信上就收到了来自广西这边的“惊喜”,老板的果园基本全园感染黑斑病,造成大量落果。果实都套袋了,前期其实不容易发现,等到落果就麻烦了。

▲猕猴桃黑斑病  图:广西果农


在广西这边的产区,黑斑病发生是比较严重的,去年8月份的时候,也有来自广西的果农和总管反应,果实上出现小黑点,造成大量落果。


高温高湿环境是绝大部分病原菌滋生的温床,繁殖速度超乎想象,在叶片上,出现症状我们能够及时看见,但在套袋的果实和根系上不容易被觉察。黑斑病就是这样,可能得到掉果了,才会发现异常。

▲猕猴桃黑斑病  图:果农后台咨询


一、发病症状

黑斑病也叫黑疤病,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小点,随果实生长发育,病斑逐渐扩大,病部颜色转为黑色或黑褐色,受害组织变硬,下陷,失水形成圆锥状硬块。

▲猕猴桃果实黑斑病  

图: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随着果实膨大,病果逐渐变软脱落,病斑周围开始腐烂,而下陷部位始终保持硬块。病果入库后会继续发病,一般10~20天内变软腐烂,甚至腐烂。当果面有多个病斑时,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二、发病规律

黑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中的猕猴桃假尾孢,在四川一般6月开始出现症状,7月下旬开始落果,南方地区发生多,该病害发生严重时将造成大量落果。


7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发期,储藏运输期也是发病高峰期。荫蔽潮湿、缺少修剪、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严重,根据书本,诱发因子尚不明确。

▲猕猴桃叶片黑斑病  图:网络


三、防治方法

1、恶化病菌生存环境 

通过冬季重剪或间伐, 夏季修剪和采后修剪, 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 恶化病菌生存环境。


2、搞好果园卫生, 压低病原基数

发病初期于 5—6月及时剪除发病枝叶,并带出果园暴晒。平时采摘和捡拾病果深埋或用开水浸烫。冬季清除病枝 和落叶, 集中到园外烧毁。春季萌芽前全树喷布波 美 3~ 5 度石硫合剂一次。

▲猕猴桃果实与枝干黑斑病  图:看水印


3、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加强肥水管理, 促进树体生长健壮。多喷施含钙量高的 叶面肥(如钙天下、钙霸、硝酸钙等) , 也可在开花前 后全园撒适量生石灰粉( 50 kg/667 m2) , 以提高树 体的含钙量, 增加叶片和果皮厚度 , 从而增强抗病 能力。


4、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谢花期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全树喷第一次药。幼果期套袋前,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机1500~2000倍液。

▲猕猴桃果实黑斑病  图:会议PPT


另外,总管查阅文献,以下这些用药经验也有所提及,仅供大家参考。可用25%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叶面及果面喷布烯唑醇、氯溴异氰尿酸,喷药时加入渗透剂。在药液中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芸苔素、碧护等,有利于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抗性。


发病严重的果园,每10~15天喷雾一次,共喷4~5次。药剂交替使用,喷雾要均匀细致,重点喷果面和叶片背面,不留死角,能有效控制该病害。

▲猕猴桃果肉黑斑病  

图: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果实病害不易察觉

叶片发病严重时,一定要检查果实


黑斑病严重会造成大量掉果,一旦感染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造收益直线下降。如果你的果园叶片上有出现黑斑病的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拆袋查看果实是否有发生黑斑病,尤其是叶片感染严重的果树。


另外,不止是黑斑病,一些常在果实上发生的病害,大家也要随时观察,发现症状的话要及时用药。最近总管这边还收到好几个果农反应猕猴桃“肚脐”处开始出现腐烂变黑的症状,总管估计是花期感染的病菌。

▲猕猴桃肚脐腐烂纵切  图:果农咨询


近期果实上的病害开始表现,雨季长大家一定要注意检查。很多果实上的病害的最佳防控时期都是在花期前后,大家如果有在花期用药不到位的朋友,可注意检查果实出现的异常,有必要的话,建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