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薛峰

 标准生活 2018-07-18
 

中国动画学术联盟  发起人

现任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副院长 博士在读

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 执行馆长

2015第四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 联合策展人

2018首届“虫洞计划”南京当代动画艺术文献展 策展人

2018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 策展人

 社会职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  会员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会员

▪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  理事

▪江苏省“青蓝工程”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南京艺术学院薪火“321”  专业骨干教师

▪北京电影学院实验动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法国国家艺术城  访问学者


 个人简介  

 广泛涉足媒体、设计、动画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作品先后在国内和国际活动中多次入选并获奖。从事影视及新媒体动画与漫画相关工作十余年,并长期致力于适应现代传播规律的动画艺术理论与实践、及高校学产整合模式的相关研究。

2013年开始着眼于当代艺术领域的系列动画艺术创作,在教学和工作期间,撰写教材与专著六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评论十余万字、个人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和展演中获奖;在长期从事产业动画项目的研发、创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交流活动的策展与实施,试图能在院校专业教育、艺术研究、产业探索等方面搭建良性互动的学术性平台,并探寻科学性的运行模式;将设计性思维与观念艺术、影像艺术语言相互融合,拓展艺术创作更多可能。实验动画代表作:《雾上清晨》()、《苹果》()、《规则》(

THE APPLE海报(2016)

空间互动装置动画《苹果》

空间动画作品《the eye 》美术馆现场照片

2017年开始着手筹建“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并担任执行馆长,

“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简介:

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为国内第一个专项关注当代及实验动画艺术的学术机构,重点立足于当代动画艺术文献资源整合;资料馆2016年底由艺术家刘健发起,现设立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艺术总监为著名艺术家刘健;学术委员会则云集了董冰峰 ( 策展人)、李振华 ( 策展人)、张承志 (艺术家)、曹恺 (策展人、艺术家)、李峰( 美术馆长)、盧子英(香港·动画艺术家)、戈本·舍默尔(荷兰·荷兰国际动画节主席)、石昌杰(台湾·教授/艺术家) 、王水泊(教授、艺术家) 、杨城(制片人)等著名艺术家、教授或策展人。

其内容包括了举办国内外动画艺术主题活动,呈现当代动画艺术的最新面貌;常年陈列国内外著名动画艺术家档案,目前已接收了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及藏品捐赠并建立了艺术档案(含作品及文献);开设面对不同层次的动画爱好者的动画艺术教育课程;举办各类专业讲座、研讨会及放映活动;面向本领域学术创作和高校专业人士提供艺术家工作坊、年轻艺术家推广计划及其他动画艺术项目。

 实验动画作品参展 

1.2016 大动作:中国实验动画新势力|AMNUA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2016 暗涌—陌默的回声/学院派青年艺术家联展|深圳奥美艺术空间;

3.2016  “极限频率”AMNUA学院计划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4.2017 中国实验动画艺术季(象外:未尽的语言)联合策展人 不二艺术中心;

5.2017 EXIM 2017两岸三地实验动画活动——{逐格解读}展映单元 澳门艺术中心;

6.2018 中国(杭州)国际青年动画双年展 展映单元 中国美术学院。


 部分期刊发表论文 

1.《在传统中突围——才从动画美术设计浅谈中国传统装饰美》;

2.《浅谈传统民俗在现代玩具设计中的延续》;

3.《从<功夫熊猫>谈动画创作中“中国元素”的系统性应用》;

4.《结合动画短片创作课程设置谈高等动画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谈新 “中国式”语境的探寻》;

6.《虚构出的鲜活——谈动画造型设计中观众审美趣味的把握》;

7.《寻找失落的个性时代——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非主流动画的回潮》;

8.《谈江苏中国元素新媒体动画形态研究思路》;

9.《谈我国新媒体动画形态的变革》;

10.《浅析动画艺术创作的“无边界化”现象》;

11.《谈新媒体语境下本科动漫艺术教育的跨界变革》;

12.《谈新媒体语境下动画艺术材料语言的表达》;

13.《实验动画中影像趣味性的典型意义》;

14.《论新媒体语境下动画“材料”的时间性》。


 部分作品获奖 

1.2016南美洲拉巴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少儿精品节目及国产动画扶植基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 一等奖;

3.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

4.2012澳门数字电影节金奖;

5.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

6.“德源杯”全国动漫原创大赛(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农林部) 金奖;

7.第五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评审团特别奖

8.首届“中国漫画节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金奖、最佳技术奖;

9.“Aniwow! 2008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ASIFA(世界动画学会)中国奖;

《孩子来了》

10.第八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组委会特别奖、最佳导演提名奖;

11.第二届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造型设计奖;

12.中国影视高校影视学会动画组一等奖;

13.第四届NCAC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铜奖;

14.江苏省首届网络短片大赛动画组特等奖;

15.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16.第三季中国独立动画论坛展映入选;

17.第六届全球华语大学影象作品展入选;

18.入选ACM SIGGRAPH首届中国区选拔;

19.入选韩国PISAF国际动画节展映;

20.“中国国际电脑艺术设计展”入选。


 教材、画集与专著 

1.2001年6月 江苏《东方文化周刊》连载长篇卡通《血菊传说》;

2.2002年4月 出版卡通动漫《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长江文艺出版社);

3.2002年10月 上海著名流行杂志;《EASY》独家连载《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4.2003年6月  出版长篇动漫《剑啸江湖》(江苏美术出版社);

5.2003年6月 《东方文化周刊》连载发表连环卡通《娱人码头》;

6.2004年12月 出版《长安街少年和玩火》(绘本小说全彩本绘画)(古吴轩出版社)。

《饭桌规则》

7.2006年8月出版主编教材《玩具设计》;

8.2009年10月出版主编教材《三维动画造型设计》

9.2009年10月出版主编教材《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10.2009年7月出版主编教材《动画故事与台本》

11.2010年出版主编教材《情节动画短片学程》(江苏省精品教材)

12.2010年5月出版主编教材《情节动画短片创作解析》 


 学术观点

实验动画中影像趣味的典型意义 

 “动画”通常被称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其艺术特征的形成是与电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分不开的。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开始,同样是法国人的埃米尔柯尔于1908年创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片《幻影集》,片中作者将绘画的手段与影像运动介质结合到一起实现了不同事物之间奇幻的变化和转换——这种视觉感受是在之前的实拍摄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的,原本作为幻想存在于绘画艺术作品中的景象似乎瞬间被“激活”,而世界万物在明暗闪烁的影院银幕上都有了人格化的生命。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动画艺术是沿着“实验”的脉络的发展而发生的,其中既包括了“科技”媒介实验的因素也包括了相关的美学实验的因素——继而也由此引发了更多关于文化和社会性主题的独特视角的批判和思考。

一、影像性是实验动画艺术的本体特征

1950年,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第一版中把二十世纪的艺术描述为“实验艺术”,而这种推导逻辑同样的被适用在了电影艺术研究的问题上,如“实验电影”、“实验影像”等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作为“特殊电影”的动画艺术领域,除了类似于美国迪士尼的、有着清晰的商业化模式和动机的动画作品之外,更多的以未来形态探索为诉求的动画创作和研究被成为“实验动画”。

1.主题表达仍适用于实验动画艺术创作评判,实验动画创作并不是无原则追寻的创新和创新。

2.艺术探索以影像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传统实拍电影艺术也成为了数字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领域。

二、特殊趣味的语言是体现实验动画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上文对实验动画影像属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产生、并发展为一个独立在“电影”甚至是“主流动画”之外的特殊类型,其原因是和实验艺术的“开放性”有着重要关系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越不确定的同时也越意味着巨大的可能性;实验动画艺术家在图式语言和观念表达方面的突破创新中,除了遵循主题化的思维方式之外,探索如何凸显动画语言趣味性的方法同样是体现作品价值的重要方面。

1.材料语言创新所带来的“悬念感”强化了实验动画表达的主动性。作为一种以美术为造型手段的艺术类型,实验动画创作的材料选择的突破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将“材料”媒介化以实现受众的猎奇感;

②动画“表演”体现“材料”的特征;

2.新科技语言的综合应用使作品具备了特定的技术美感,为艺术本体研究拓展出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雾上清晨》

三、实验动画影像中'悖论式”的调侃引发了关于现实的思考。

   所谓“悖论”,是指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

   这种悖论同样存在于实验艺术作品中:实验动画作品整体是自由的、不确定和有待检验的,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影像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然而这一切却又是为了最终能让观众达到一个确定的“点”(这个点可以是一种结论也可以是一种思考和态度)——因为一旦丧失了这种确定性,作品将很容易沦为一种“无原则的创新潮流,让时髦、一种名利场中的“看我运动”,成为了评判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

1.高度假定的世界观是对现实哲学思考的隐喻,一方面实验动画表现手法通常表现为在夸张荒诞的表演、奇异的世界观设定等方面的极致化,另一方面动画艺术强调用归纳和提炼的方式来实现情感思想信息对受众的传达。

2.非常规的影像叙事是对当下问题的阐释。

综上所述,实验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无限拓展可能的影像艺术形式,其独立性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其影像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趣味性——认知这种趣味性的典型化意义,不仅仅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推测实验动画艺术在未来的受众基础状况,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还为我们后面继续开展实验动画艺术探索提供了理性判断的依据和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