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爾幹半島行

 平治天下行 2018-07-18

  我們先到塞爾維亞享有“塞爾維亞雅典”美譽的第二大城市諾域錫(Novi Sad),它橫跨多瑙河兩岸,雖曾飽歷戰火,卻孕育出多彩文化。我們登上了柏翠華勒丁城堡,昔日城堡堡壘規模極大,有1萬2千個槍洞和13座城門,堪稱“多瑙河上的直布羅陀”。現在這裡有隧道階梯,房屋,教堂,鐘樓。由此远望,整個舊城區、河岸、大桥等,尽收眼底。


1. 鐘樓的時針比分針長,是便於當時航行的人在遠處可以看到時間。

2. 看到那個鐘樓旁邊的大眼睛紅鼻子綠樹頭了嗎?

  這個堡壘經歷了古塞爾維亞人,匈牙利和奧斯曼帝國三個不同時代的經營,所以建築形式和文物保存豐富。

  然後參觀了自由廣場,市中心處處可見濃濃的十九世紀歐陸風情,有很多露天茶座。叫餐後侍應生半日不見蹤影,歐洲人的節奏,瞬間而來的陣陣大雨卻沖得雞飛狗走,也沖走人們的閒情逸趣。

此為市政廳建築。

  雨中的哥德式建築聖母大教堂。

1742年時被炸毀,後重建

  教堂內

  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原是前南斯拉夫地區最大的城市。貝爾格萊德的意思是白色城市,但它卻是一座五彩繽紛的熱辣城市。它是歐洲和近東的重要聯絡點,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巴爾幹之鑰。

  美麗的薩瓦河從市區穿過,將貝爾格萊德一分為二,一邊是古色古香的老城區,一邊是現代化建築群集中的新城區。市內有幾十座博物館、展覽館,保存了很多名勝古蹟。

  聖薩瓦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是為了紀念聖薩瓦而建立的,聖薩瓦為塞爾維亞中世紀著名人物,是塞爾維亞東正派教堂的創立者。聖薩瓦教堂為拜占庭式設計。教堂通體以純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晶瑩堅固的質地確保了教堂的穩固與高大,也象徵了教會的威嚴、聖潔。四座鐘樓均勻鑲嵌於十字形的四個直角處,與教堂主建築合為一體,甚是壯觀,建築以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為藍本而建。

  幾乎走到的每一座教堂,都有相似的歷史。歷經戰爭炮火,重建,某主義時期沒有宗教。後來可以做禮拜了,人們很虔誠。可是因為缺乏資金,教堂東一塊或西一塊不足,不過依然美麗。

卡里麥坦城堡建於十八世紀,位於薩瓦河與多瑙河的交匯處山崗上,在城堡頂端可以遠觀兩條河交匯的美景。

  城堡內陳列了大批戰時的坦克和大砲。老老少少都踴躍爬上坦克照下紀念留影。

  貝爾格萊德在漫長而坎坷的2300年城市發展歷史上,曾40次被不同的軍隊佔領摧毀,38次從廢墟里重新誕生。勝利柱上的男銅雕像一手持劍,一手托和平鴿,眺望遠方,期盼和平。

共和廣場是貝爾格萊德的城市中心廣場,它是一些最有名的公共建築的所在地,包括國家博物館、國家劇院和邁克爾王子雕像。共和國廣場佔地面積不大,但一直都是貝爾格萊德舉辦各類活動,以及人們相約碰面的首選地點。我們到時正值世界足球盃,工作人員搬著沉重的一箱二箱,笑得卻是眯縫了眼睛。



  下午來了個深度自由行,意想不到收穫滿滿。 先是在貝爾格萊德大大小小的商店挨個逛個夠,看得眼花繚亂,腳趴手軟。路遇浙江電視台小哥扛著器材要拍戲,閒話幾句。問路時每一個local都熱情友好。再行經國會大廈時,那裡在舉行集會,坐在一條馬路之遙對面的開闊公園凳椅上靜靜聽歌,歌聲雄渾優美。

  捕捉現場兩名最靚仔警察合照。正值下班高峰期,一對情侶依依不捨,女孩子好甜。再途經一小教堂,觀望之際,前面一優雅的著粉紅外套女士走過來,詳細向我們講解教堂在世界大戰中如何被摧毀以及後來的重建。臨走之際她告訴我們她是教授。

  沒有迷路,唯一的遺憾是忘了拍下中文路標。塞爾維亞是歐洲少數有中文路標的地方吧

  一路走過,處處---塗鴉,酒吧,美女,商店,以及商店外賣力演唱的吉他小哥充滿激情的歌聲,穿插交織。這個夏日下午的深度遊是塞爾維亞贈送給我們的臨別秋波。一步步,感受當地的氣息,與當地人的互動,不知不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這片走過的土地

  心開始莫名地跳動,克羅地亞,我們來了。沒有你,巴爾幹半島之行會黯然失色得多。你的點點滴滴,會像一杯美酒愈來愈香醇......

  始建於12世紀的薩格勒布大教堂,是薩格勒布最高的哥德式古典建築,兩座超過100米的高聳尖塔及主牆面精美的浮雕,令人領略到中世紀克羅地亞建築的高超技藝。

大教堂正對面卡普托廣場矗立的石柱,頂端是金色的聖母雕像,下面有四位天使的雕像圍繞,即使在雨中仍然熠熠生輝,莊嚴聖潔。

  穿過石門,來到聖馬可廣場,那座屋頂鋪滿彩色馬賽克的聖馬可大教堂赫然入目。這座始建於13世紀的教堂,曾多次被翻修和重建,現在彩色的馬賽克屋頂,建於1880年,上面用彩色馬賽克鋪設了兩個徽章,左邊一個是古克羅地亞三個地區合起來的代表徽章圖案,右邊是薩格勒布的城市徽章。




  薩瓦河靜靜流過薩格勒布,把城市分為老城和新城兩部分,老城建於13-17世紀之間的部分稱為上城,建於17世紀以後的部分稱為下城。薩格勒布是一座美麗滄桑、充滿歷史與文化的中歐古城,雖古老卻又現代。這裡有古老的教堂、美麗的廣場,也有時尚的酒吧和咖啡屋,有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公園,也有許多美倫美奐的建築。這裡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同時又充滿時尚氣息和活力。






  阿爾卑斯山南麓,斯洛文尼亞的西北部,碧湖,一個令人驚豔的湖泊,由阿爾卑斯山的雪水融化流入,湖水深而明晰清澈,周邊是遠看巍峨,近看秀美的山巒,湖心有著古老的教堂和巍峨袖珍的城堡。漫步湖邊,流連忘返。

克羅地亞,我們又來了。

十六湖國家公園

山、水、森林彷若一體,美麗的景色被稱為歐洲九寨溝。

  潺潺瀑布

  湖水的色彩隨著湖里的沉積物會不斷變化著,綠的彷彿翡翠,藍的似藍寶石。

  來十六湖要做好暴走的思想準備才能見到廬山真面目。即使暴走一天,你也許仍然看不完所有的湖。還好我們只走了兩個小時吧,已是滿足。

  我們所見以梯狀瀑布為多,節節飛流。

  沿著木製棧道緩緩行走,流連於森林與湖水之間,令人神清氣爽。

  國人皆认为其没有九寨沟的多彩,比较单调,胜在清幽人少,也是美美的。但其名號顯然勝過九寨溝,夏日歐美到此遊客多不勝數。

  斯洛文尼亞布斯當娜天幕鐘乳洞:深長27公里, 有七億年曆史,是歐洲最大的鐘乳洞。我們乘小火車進入地下約200公尺的鐘乳洞。

  洞內彷彿地下宮殿,在柔和的燈光襯托下,鐘乳石嶙峋怪異,如鬼斧神工的鐘乳石城,大自然精雕細琢的石林,令人嘆為觀止。

  洞內的燈光只採用自然白光,卻能夠欣賞其原始美態。據稱桂林等地鐘乳洞的開發均得此指導。

  漫步斯洛文尼亞首都盧比安娜古城區,教堂。斯洛維尼亞是巴爾幹半島少有使用歐元國家。

比莎連紀念碑

  盧比安力卡河青龍橋等三座小橋,橋上的青龍石是為了辟邪。

薩拉熱窩--沉重的美麗

波黑是一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有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有來自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歷史的渾然融合。薩拉熱窩土耳其語為〝蘇丹總督的宮殿〞曾被土耳其鄂圖曼帝國,奧匈帝國統治,故融合多種族文化,宗教,匯聚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建築,甚為獨特。
各種宗教時融洽相處,時烽煙瀰漫。故巴爾幹半島又稱為“火藥桶”。

  我們站在薩拉熱窩博物館聽當地導遊講解。導遊非常氣憤地講解著一場一場的戰爭。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1914 年,奧匈帝國皇儲ferdinand 到訪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激進組織人士剌殺身亡,奧匈帝國隨即向塞爾維亞宣戰,整個歐洲局勢立時變得動盪,最後演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席捲整個歐洲及大東亞,影響深遠。隨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瓦解


這輛汽車就是彷奧地利皇儲夫婦乘坐車輛。不遠處的拉丁橋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槍殺案的原引點。

  世界大戰,九十年代的波黑戰爭,薩拉熱窩--深具歷史價值佈滿傷痕的城市。(至今很多大樓樓體遍佈彈痕)

莫斯塔爾古城

意想不到的美麗,土耳其風格的古蹟,美麗壯觀的山谷,清澈碧綠的河流,樸實無華的古橋,摩肩接踵的遊人。

  蜂擁而至,樂在其中的遊人

  大橋上正表演跳橋,真是藝高人膽大,看得膽戰心驚

阿拉伯神燈,可否願望成真?

  忍不住誘惑的,就地而坐,喝杯茶吧。再忍不住的,買回家吧

  景不醉人人自醉

  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古城

亞得里亞海的明珠,世界文化遺產,電影《權利遊戲》和《星球大戰》取景地。我們急行古城牆上,彷彿時光倒流至中世紀。

  美景、美食、美女的狂想曲—克羅地亞--登上2公里長的12世紀古城牆於高處之圓型防禦塔上,飽覽杜布羅克尼夫港口美麗風光。

  許多人初識杜布羅夫尼克是在1991年的秋季,當時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的砲兵部隊對這座城市進行了砲擊,人們看到杜布羅夫尼克的紅磚屋頂消失在濃濃的黑煙裡。舊城共824座建築物中,有68%被子彈擊中,9幢宮殿被毀。幸運的是後來它接受了非常細緻的修繕。為了替換被炮火打碎了的已經掉色的蓋頂,人們補上了鮮橙色的瓦頂,填上了牆上的子彈眼,鋪平了街道上的彈坑。

  這個教堂裡有提香名畫。

城內密密麻麻的象牙白色小屋,鮮橙色屋頂,藍藍的海岸,還有比這更優美的構圖嗎?

迷失了,迷失了。我開始擔心後面的行程,只怕除卻巫山不是雲。

  以為除卻巫山不是雲,不會再動心了。途經一不知名小島,還是soon動了凡心

  黑山共和國

多山地貌,沒有工農業,靠海吃海。主打旅游业,近年來也開放赌场。房價較它地便宜,故也有人開始投資房地產。這裡夏季旺,冬天休息。我們沒有去其首都,因為不順路。我們走沿海城市,自由漫步高塔爾古城。高塔爾古城彎彎曲曲,之字形。以前保衛城堡真不容易

  黑山共和國,曾是威尼斯屬土的高塔爾古城。建於內海灣的古城,被高山環繞著,只有一個入口,故被稱為「神秘小國」。

特別喜歡多話熱情的黑山當地導遊,雖然聽不懂她說什麼。

  黑山的夜晚像泰國的芭堤雅,熱情奔放,勁歌熱舞,酒吧店鋪,遊人熙熙攘攘,我們也是興致勃勃走到腳軟,什麼都去看一看。喜歡黑山!

  山鷹之國阿爾巴利亞第二大城市斯庫台羅查費堡觀光。歷史戰略地位很高,今日只有斷壁殘垣。遠處風光勉強ok。

參觀了首都提拉那。本地導遊介紹說阿爾巴利亞是一個極品國家。以前和蘇聯好,蘇聯幫他們修了國家歷史博物館,修到中途的時候,關係破裂了,蘇聯工程師走人。中國工程師接著干。後來跟中國也鬧翻了,認為周邊乃至所有國家都是敵人。因此用舉國之力,修了很多很多碉堡。見照片上白色物,隨處可見。現在要拆掉這些碉堡,既花人力時間,關鍵還沒錢拆。 你看這情況怎麼令遊客心動呢? 誰知半夜剛剛入睡,我的床自動動了。地震了。

馬其頓斯哥比亞,參觀了聖索菲亞教堂。更記得的是奧何維特海上遊。記得游過多次船河。

  可是這次的船河可以用“瘋歡”形容。同船的小夥伴們太好玩了,帶動了我們。點贊點贊

  沿岸風光無限,好像一幅幅油畫

  保加利亞里拉修道院

坐落在索菲亞以南的山谷裡,是保加利亞最著名的修道院,建於927 年,並於1469 年重建,全盛期有過萬名修道士,現今僅8名。修道院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為保存保加利亞文化和語言立下赫赫功勞。博物館內裡有聖像畫及舊聖經等,各種各樣的文物令人大開眼界。令我想起北京和台灣的故宮。這裡最值得一看的是19 世紀初所製作的“拉法埃洛的十字架”。拉法埃洛十字架上全是聖經上的故事,每一個人物都刻得栩栩如生,精美絕倫。據稱前後共刻十二年,刻好後工匠的眼睛就失明了。細細地看了,可是不允許拍照。






索菲亞紀念碑

  保加利亞亞歷山大紀念堂:現已為索菲亞地標,為紀念協助保加利亞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而戰死的廿萬俄國士兵而建。教堂為新拜占庭式風格,教堂高約149英尺,鍍金的圓頂就有45米大,佔地3170平方公尺,教堂內可容納1萬人。內部材料為當今昂貴的建材,教堂的地板約有11種花色取自保加利亞國家原料。教堂內有宗教聖人的肋骨,類似於佛教的舍利子。所以非常有價值。

  保加利亞,玫瑰之鄉。

國會大廈,議會大廈廣場

  古都維勒托洛禾山城: 12 至14 世紀曾是保加利亞首都的山城。建於恩達河谷西岸山崗,氣勢非凡。山城分成新城區、舊城區及三座山丘三個地區。是東歐最新的旅遊熱點。




  羅馬尼亞:看來我知之甚少。參觀後完全顛覆我的印象。作為遊客,可觀性挺高的。

  你想像不到羅馬尼亞的人民宮的規模豪華用料等等!!!!!! 小小國家,規模僅次于五角大樓

布朗堡:

電影《吸血鬼殭屍》取景地, 是傳說中的吸血鬼的聚集地—德古拉城堡。這裡是羅馬尼亞國王興建用來抵禦奧圖曼人的防禦工事。遊客們紛紛慕名而來,一探究竟。


城堡內望向窗外卻是美麗景色

  夏宮位於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約130公里的南喀爾巴阡山小城錫納亞。 1866年,當時的羅馬尼亞聯合王國國務會議作出決定,請德國親王卡洛爾出任羅馬尼亞的國王。 1872年,卡洛爾國王請來德國建築師設計建造派勒斯王宮,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派勒斯王宮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宮殿內部裝飾風格為巴洛克式,用大量的木雕和精美的面料裝飾,富麗堂皇,陳設幽雅,極具美感。有兵器廳、議事廳、辦公室、音樂廳、宴會廳、小劇場、臥室、起居室等共160間。每個房間根據風格和用途,劃分為不同的關於世界文化的主題。其中有35個房間是對外開放的,即地下室的博物館和第一層的房間可以參觀。房內收藏了中歐和東歐最好的藝術作品,包括有雕塑、繪畫作品、家具、武器、盔甲、黃金、白銀、彩色玻璃、細瓷、掛毯等。從功能和風格來看,它是一個宮殿,但是人們習慣於稱之為城堡。



  夏宮內處處可見德國人工藝的精細。

  兵器廳

夏宮周邊受到影響,紛紛模仿這種建築風格造屋。

  閒庭散步

狂雨中的黑教堂

這些古建築穿越千百年,氣勢恢弘、精美絕倫、內蘊豐厚,被人們稱為磚石寫就的史詩、歷史的年鑑、凝固的音樂、矗立於天地間的畫……

摘自:《漫行巴爾幹》 — 〔美〕弗蘭西絲·金斯利·哈欽森

  衷心感謝 every one of our good tea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