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之中‖ 朋友圈的定陶微历史

 sijichazhuang 2018-07-18

题记:2016年4月29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正式挂牌更名为“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现依据有关资料整理此文,愿能给您一个与想象中不一样定陶,愿所有定陶人更加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愿千年陶丘在新的起点上飞的更高、更远!

一丘一山一寺

一堆一台一祠
三圣两墓一遗址

一、一丘一山一寺

1.一丘,指陶丘,定陶之源。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尧和舜曾经在这里制作陶器,开创 “尧天舜日”,时为古陶国。 夏商时陶地有三翮(hé)国。《山海经》称陶丘为第一丘。《说文》载:“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竹书纪年》云:“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 
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封其六弟叔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今马集镇费庄北)。 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陶丘一直是中原地区水陆交通要道和重要都会,史称'天下之中'。司马迁赞曰:“其俗尤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在此定居经商并葬于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设定陶县,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县至今。

2.一山,指仿山。古曹国历代君王墓地。

西周曹国 (公元前1048—公元前487) 自曹叔振铎(名姬振铎) 至曹废公(名姬伯阳)共26代君王死后皆葬于此,历代国君不断将墓地封高加大,其形如山,故称仿山。 后世曹民陆续扩建庙祠,至明清时期计有4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风景寺庙园林。 传说,每年农历3月28日(叔振铎祭日)的这天,都会降雨洗山,“降雨日”由此在当地广为传颂。 每年仿山庙会(农历3月27至3月29日)亦于此间举办。
————
“阿谷停云”美丽传说: 仿山由东西两山组成,期间有一峡谷,俗称阿谷。孔子周游途径此地,见风景秀美、村姑浣纱, 吟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时山谷飘来一朵白云,孔子叹曰:“阿谷停云也”。“阿谷停云”为定陶八景之一。
(阿谷何其美,白云为之停;阿谷美、白云停,风景如画,秀色可餐——作者注)

3.一寺,指左山寺。鲁西南最早的佛教发源地,位于定陶马集镇郭庄村南。东汉始建堂林寺,隋代改称法源寺, 隋文帝杨坚于左山寺附近宝乘塔下镇藏六颗佛祖舍利,法源寺从此声名显赫。盛唐称龙兴寺,北宋称兴化禅院,宋以后复称左山寺。   

————
左山:又称左岗,左山寺所在地,相传鲧禹父子治理古水(即黄河),于古水左侧山岗,建民工城名为左城。左山是左丘明、吴起故里。(左丘明、吴起,参见“三圣”条目)
“左岗林樾”:左岗林木茂密,遮天蔽日,盛夏之时,此处凉爽宜人,如交秋令,为纳凉避暑胜地。为定陶八景之一。樾(yuè),书面语“树荫”的意思。

二、一堆一台一祠 

1.一堆,指官堌堆,刘邦登基即位之地。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一土丘之上举行登基大典。史称该丘为“受命坛”,当地百姓则称其为“官堌堆”(今定陶仿山镇姜楼村)。刘邦之所以在定陶登基:其一,定陶曾是尧帝居住之地,刘邦久仰其德。其二,战国时定陶即被誉为“天下之中”,是当时天下第一经济都会,乃风水宝地。
官堌堆高6米,面积约2900平方米。曾是大禹治水前,原始先民居住之地。
————
“汜水花明”:官堌堆附近汜水,河边多奇花异草,与两岸绿柳相映,万紫千红,格外艳丽。“汜水花明”为定陶八景之一。

2.一台,指梁王台。梁王彭越的点将台。

刘邦称帝之后,封彭越(字仲,秦汉之际昌邑、今菏泽市巨野县人,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后刘邦、吕后以谋反之名,诛杀彭越三族。定陶百姓在其生前点将台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彭越点将台也称梁王台(位于定陶贾楼村西北)。
唐·高适诗叹:“梁王昔全胜,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宋·石延年诗曰 : “梁王力战辅炎刘,百二河山一旦收。千古高台依旧恨,功成何不效留侯。”
————
“梁台绕雾”:梁王台周围低洼潮湿,白气茫茫,似雾环绕,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传说。“梁台绕雾”为定陶八景之一。

3.一祠,指戚姬祠。刘邦爱妃戚姬的祭祀祠堂,也称戚姬寺。

戚姬:本名戚懿(公元前223年一公元前194年) ,定陶戚家寨(今戚姬寺村)人。刘邦起义时曾在定陶落难,被戚懿父女救助。公元前206年,刘邦在定陶称帝,封戚懿为姬,史称戚姬,也称戚夫人。戚姬貌美,极具才艺天赋。尤擅长瑟、筑乐器及“翘袖折腰之舞”。刘邦欲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因吕后等极力反对而败。刘邦死后,吕后毒杀赵王如意,残害戚姬,施以酷刑(断手足,去双眼,熏聋耳,灌哑药,掷厕所,呼“人彘”。 彘,音zhì ,即猪)。汉文帝为报戚姬救高祖之恩,亲诏在戚姬救主之地、故里定陶建祠祭奠。
————
“戚堌晚鸦”:每到傍晚,群鸦归来,绕寺飞鸣,似为戚姬惨死而哀。后人有诗:“从幸关东爱正稠,一朝永巷动人愁。而今世远荒坟近,树梢乌啼恨未休。 “戚堌晚鸦”,后为定陶八景之一。

三、三圣两墓一遗址

1.三圣,指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兵圣吴起。

① 左丘明。春秋史学家,鲁国左岗人。所著《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史记》创作尤具重要启发。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② 范蠡。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商业家。字少伯,楚国宛城(今河南省南阳淅川县)人。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在越国称范蠡,在齐国称鸱夷子皮,在陶改名陶朱公, “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后人尊为商祖、商圣。司马迁评其“富好行其德”、“范蠡三迁皆有荣名,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
范蠡墓位于定陶镇崔庄北。墓地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100米,最高处2米。墓顶呈椭圆形,占地面积700平方米。 
③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左岗)人。后世誉为兵圣,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2.两墓,指定陶西汉古墓、 项梁墓。

①定陶西汉古墓。
入选201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是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黄肠题凑”墓。陵墓位于定陶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陵墓共发现汉砖上万块,墓室23个。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黄肠题凑”:是指用黄心柏木(黄肠),按一定结构方式致累而成(题凑)的厚木墙。“黄肠题凑”是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其他的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

②项梁墓。位于定陶崮堆刘村南,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高2米,占地10余亩。项梁,别称武信君,项羽的叔父。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其“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当年,项羽和刘邦皆是其部下,屡战屡胜,后在驻守定陶时,被秦军偷袭兵败身死,葬于定陶。清·李恪三诗道:“轻骄最足败三军,惜斥良言武信君。战烈未成为已死,吞秦遗恨吊荒坟。”

3.一遗址。指定陶十里铺北遗址。

该遗址位于仿山,发现一段筑造于约3800年前的夯土古城墙,面积近3万平方米。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全国共25项入围),发掘保护中。

附:定陶八景(古)

1.柳河春浪。古柳河两岸绿柳成荫,郁郁葱葱。柳絮如雪,漫天飞舞,落水随波逐流,宛如银浪雪涛。
2.萧寺曙钟。古城东北有一萧寺,每到天曙,钟声四起,这时群鸦惊飞,群鸡齐啼,百姓也都闻钟知曙。
3.长岸烟迷。定陶与菏泽交界处有一古河堤岸,林木交映,丰草芊绵。遇阴雨雾晨,烟气弥漫,令人扑朔迷离,难以辨析。
4.仿山雪霁。 大雪初霁,远望仿山烟雾缥缈,楼台殿阁,玉砌银妆;苍松翠柏,分外妖娆。
5.河滨渔唱。古柳河渔帆点点,来往如织,河滨寺(舜制陶遗址)左右渔火万点,渔歌此唱彼和,婉转悠扬。
6.塔院梵音。隋朝仁寿二年,古城东南建有宝乘塔和寺院。塔势突兀,庙貌巍峨。僧徒经声琅琅,传于寺外,庄严肃穆。(该寺院即为左山寺。另被列为曹州八景之一的“兴化晨钟”,也指左山寺)
7.石井月华。古城东南有一石楼庙,庙内一井,井水甘洌。群众多来此汲水,年深日久,井筒光滑。 每年中秋夜,井里月亮,皎洁光华。井筒向南倾斜,唯中秋之夜方见。
8.斑枝麟迹。孔子周游列国,主张不被采纳,见麒麟在此地出现,后被猎获,叹曰:“吾道穷矣!” 古城东南旧有麟过村,后名斑枝村,传说麒麟当时曾从这里经过。麟过处筑有斑麟迹台。
正是:
柳河春浪钟萧寺,塔院梵音烟雨迷,
仿山雪霁渔唱晚,石井月华斑麟迹。

定陶八景(新)

1.鬷丘草色。 古城西南费庄有一土丘,为夏代三鬷(zōng)国都城旧址,丘上建三鬷亭。丘上土地肥沃,林木繁茂,绿草如茵。
2.汜水花明。见“一堆”条目。
3.阿谷停云。见“一山”条目。
4.梁台绕雾。见“一台”条目。
5.左岗林樾。见“一寺”条目。
6.蛇囿池。古城东门里有一池塘,传说是舜遣董父养龙(可能就是蟒蛇)处。池塘称龙池。龙池周围,栽有诸多龙头柳。池中树影,随波荡漾,婉如游龙,令人惊叹。
7.戚堌晚鸦。见“一祠”条目。
8.官亭古树。旧县署东有一紫荆轩,名官亭。轩旁有紫荆树,系康熙年间知县郑霄手植。树干苍老,色似古铜,又名古树。
————
官亭古树之“紫荆复荣”传说:汉时有田氏在此间居住,田氏临终前嘱咐三子:“只要紫荆树活着,你们就不要分家。”老人死后,三儿田庆之妻暗用开水浇灌紫荆树,致其枯萎。长子田真、次子田广夫妇复施肥浇灌使其复生。此后三兄弟和睦不再分家。后人常用“紫荆复荣”,劝诫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爱。
鬷丘草色汜水明,阿谷停云台绕雾,
左岗林樾龙囿池,戚堌晚鸦榜古树。

后记:

陶丘仿山法源寺,堆上高台戚姬祠,
三圣享誉荣天下,春秋汉风今寻址。
为便于了解、学习、收藏,并通过微信传播家乡文化,本文在重史、可读的基础上,力求精简。鉴于水平及篇幅所限,不足之处,还望指导补正。
参阅资料:
1.王建新《寻根究源话定陶》;2.王义尚 《穿越历史云烟、来看定陶千年古县(随笔)》 ;3.微信公众号“中国定陶”;4.定陶人民政府网;5.百度百科;6.《辞海》;7.图片除仿山、左山寺配图由作者拍摄外,其他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