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藏品赏析 | 音乐戏曲(二)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7-18

 


清代皇家的演戏机构始设于康熙年间,称“南府”,演员由宫内太监组成,故称“内学”。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江南伶人别具特色的表演,令其耳目一新,遂命扬州盐政和苏州织造举荐色艺俱佳的伶人进宫,以充实皇家的演员阵容。为此,朝廷特在景山后辟房百余间,供伶人们排演、居住,为了区别太监组成的“内学”,称其为“外学”。鼎盛时期,两处的艺人有千余人之多。道光时期,改南府为昇平署,大量裁减演戏人员。清末,慈禧太后嗜戏如命,搜罗民间著名艺人充实皇家戏院,清代皇家戏剧得以复兴。










输12


“奔雷”琴

南宋,通长126.6cm,隐间117.2cm,额宽18.5cm,肩宽20cm,尾宽15.6cm,厚5.2cm


“奔雷”琴,仲尼式,桐木斫,通体黑漆,紫漆修补。鹿角灰胎薄而坚,小蛇腹间牛毛断。长方池沼,蚌徽,牛角足,象牙轸,紫檀岳尾。亦是耸肩之琴,唯项逐渐坡下,是以耸而不觉其狭。亦非常例,尤怪者无凤舌。琴为天津琴家宋镜涵旧藏。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古篆琴名“奔雷”,池旁宋镜涵题诗二首:“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池下刻朱宝成跋一则并小印二。朱宝成跋:“周密《视听抄》列举北方名琴十七床,内一则云‘奔雷樊泽民琴,当第一。’老友宋君镜涵三十年前得之,时时抚弄未尝相离,今年八十岁,为琴赋二诗,余喜而镌之,以志雪爪云尔。天峰居士朱宝成。”小印镌“朱”、“宝成”三字。跋文右侧刻“夏历岁次己亥正月十五日”,左侧刻“公元一九五九年时年六十有四”。1983年入藏我院。



仲尼式琴

南宋,通长126.1cm,隐间116.1cm,额宽18.2cm,肩宽20.1cm,尾宽14.6cm,厚5.1cm


琴为仲尼式,桐木斫,黑漆,八宝灰胎,小蛇腹间梅花冰纹断。长方池沼,蚌徽,红木轸足,枣木岳尾。全琴扁平,从头至尾厚度几无变化,极轻盈,边角微有圆意。
  

琴背铭刻。龙池左右刻小楷:“唐贞观二年淳化寺古桐华山道人制,明崇祯六年海泉道人重修。”腹内有模糊不清朱书“大唐贞观”云云。而岳山前有锯纹,想是崇祯六年(1633年)有海泉道人者剖腹,惊见此款,是以移出,不知腹款本是伪作。20世纪60年代后入藏故宫博物院。



“清籁”琴

南宋,仲尼式,通长121.2cm,

额宽17.6cm,尾宽13cm


清宫旧藏。
  

此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漆呈冰纹断。池、沼长方形,金徽,白玉轸足,紫檀岳尾。
  

琴底龙池上方刻填青篆书“清籁”琴名,其下填朱“乾隆御赏”方印。池左右直抵双足刻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曰修琴铭,填以五色,七人俱乾隆朝词臣。其琴铭分别为:
  竹萧萧,松谡谡。
  鸟调簧,泉漱玉。
  天籁应宫商,谁能传此曲。
  静啸抚清弦,希声想涵蓄。
  臣诗正。
  元气必清,声发乃肖。太音正希,谁为鼓召。
  寂然趺坐,莞尔独笑。金徽未张,閟此古调。
  忽和天倪,韵流万窍。非石钟鸣,非苏门啸。
  入耳会心,心灯自照。手挥五弦,静领其妙。
  臣励宗万敬铭。
  虚斋拂徽轸,吹万起空谷。
  纤条发长鸣,泠泠袭书屋。
  天地皆秋声,寒螀杂古木。
  九秋爽气横,逸响振岩谷。
  调如笙竽清,幽律警茅屋。
  心与太古期,萧森动万木。
  臣邦彦敬铭。
  金徽玉轸,响彻丝桐。七弦泠泠,六律雍雍。
  淡而弥远,和而不同。躁心以释,矜气以融。
  清夜静听,天籁靡穷。
  臣邦达。
  空山杳然,声何为来。谁持风轮,一阖一开。
  臣由敦。
  竹铿尔,松翳如,泠泠万窍鸣庭除。
  前者唱于后者喁,出虚之乐惟此夫。
  臣若蔼。
  泉凌晨而泻涧,叶向夕以吟风。
  何事泠泠淅淅,都教并入弦中。
  臣曰修。

池内右刻楷书腹款“严恭远斫”。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

元,仲尼式,通长119.4cm,

额宽17.4cm,尾宽13cm


清宫旧藏。
  

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发冰纹间牛毛断纹。池、沼长方形,金徽,青白玉轸足,紫檀岳尾。全器姿态秀美停匀,制作精当,法度森严。
  

腹款“赤城朱致远制”。“赤城”在今北京以北。朱致远,明高濂《遵生八笺》、张应文《清秘藏》均言其系“我明”或“我朝”人,而文震亨《长物志》则言其系元代人,可知他生活在元、明两朝间。



“音朗号钟”铜琴

明,仲尼式,通长122.7cm,

额宽16.5cm,尾宽12.4cm


清宫旧藏。
  

铜琴漆灰胎,漆色红黑,作仿古铜锈,下准已现断纹。岳尾、轸池、凤舌及周围均于铜上涂金。金徽,白玉轸足,素蓝琴穗。
  

琴底龙池上方刻隶书“音朗号钟”琴名,池下方刻隶书琴铭:
  烂铜质,色斑然。
  緪已丝,声渊然。
  谁其制之诸葛君,有才如此嗟炎兴。
  乾隆御制。

篆印“含英咀华”。所有铭刻均填金。
  

有腹款以片铜贴于腹内,今已脱落,犹在腹内,文曰:“大汉建安十年岁次乙卯二月 日南阳诸葛氏制。”



石琴

明,仲尼式,通长117.4cm,

额宽18.2cm,尾宽13.2cm


清宫旧藏。
  

琴为青石质,上下两块相扣,材或出于山东,形制极其规矩,陈设于御苑之中最为相宜。无徽,其位置为浅圆坑,鸡翅木轸足,护轸俱失。



落霞式琴

明,落霞式,通长123.7cm,

额宽19cm,肩宽21.5cm


清宫旧藏。
  

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间有红道,纸地瓦灰胎,漆灰伤处板上可见刀刻痕迹,发蛇腹间牛毛断。池、沼长圆形。蚌徽,紫檀岳山,紫檀焦尾只存其一,玉轸足。琴头伤损严重。



“天籁”铁琴

明,仲尼式,通长119cm,

额宽16cm,尾宽12cm


铁琴通体锈蚀斑驳。红木轸足,玉徽只余其八。
  

琴面弧度稍圆,项腰内收较大,肩当二徽。承露与焦尾嵌以金丝纹饰,凤舌乃铜制,嵌入琴首。
  

琴底龙池上方有寸许嵌金丝双勾小篆“天籁”琴名,其下有嵌金丝小篆“孙登”款,并“公和”篆印。池下方有嵌银丝篆书“明项元汴珍藏”,并篆文“墨”“林”方形连珠小印及“子京父”小印。腹中无款。
  

孙登乃魏晋时一位传奇人物,与嵇康有交往。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明嘉靖、万历时嘉兴人,精收藏,筑“天籁阁”贮之,唯未闻其有过名源于孙登的铁琴。“明项元汴珍藏”,语气似有破绽。
  

此琴于1952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