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想一下前辈们的钓鱼的技巧

 梅雪舟 2018-07-18

夏天的炎热温度升高,使很多钓友都选择在晚上钓鱼 也就是夜钓 那么随着夜钓更受钓友们的喜爱 问题也随之出现 古人留下的钓鱼谚语我们也值得学习与参考的,同时我们也来一起看看会有什么因素 下面 我就来和大家一起来体验 千百年来人们在钓鱼中留下的智慧吧 。

鱼有鱼道,鸟有鸟道 鱼儿虽然在水中生活 但是也有自己生活的规律 老钓友每到一地垂钓,总是先沿河、湖、塘转一圈,找地点,实际上就是找鱼道,找鱼儿聚集觅食地点,找得准 就会有满满的收获。鱼儿一般都是早晚游到近岸觅食 所以游一句谚语叫做“一日三迁,早晚溜边”剪短的8个字 总结的很是精巧

小鱼惊慌跳,大鱼要来到” 大鱼吃小鱼这个是食物链中自然存在的 那么在这里就要提醒初钓者 发现没有小鱼咬钩了 也千万不要着急 这就意味着 很快就会有大鱼上钩啦 小鱼看见大鱼来自然是逃命重要了,当然不会想着吃鱼饵了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钓大鱼的好时机!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有些钓者在一个窝子里垂钓,总是小鱼抢钩,很难钓上一条。初钓者不断埋怨,但还是不断换食,不愿意离开。老钓者几次提不上鱼来,发现小鱼多,马上移窝另寻钓点了。当一个窝子的水面小鱼乱窜乱跳,或水底原来小鱼吃钩很频繁,突然无鱼吃钩时,初钓者要离开了,而老钓者却知道大鱼要到了。

鱼钩挂底莫慌张

一旦鱼钩挂底,不要急于解脱,若用劲牵扯鱼线,往往线断钩失,懊恼不已,遇有这种情况,可弃竿休息,只要窝中有鱼,那怕是小杂鱼,它们可不管你挂不挂底,都要抢食或啄食钩上钓饵,大多钩会自动脱落;有时即便无鱼问钩,风浪撞击鱼标,鱼钩也常常会脱落.

因素影响环境因素:鱼和人一样周围什么样的环境对其影响的大小程度也随之变化 ,比如,在水质较肥、水位比较深和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你使用或者不使用夜钓灯,夜钓灯较明或者较暗对于鱼的影响都不大。但当你在水位较浅、水质偏瘦且人迹罕至的地方垂钓时,遇到鱼儿迟迟不肯咬钩,那么先别着急,胡乱下结论,可先关掉夜钓灯,试一试夜光棒的效果。如果鱼儿一改之前的状态,开始开口吃食,那么就是你的夜钓灯的问题了。

鱼儿自身因素:有的鱼坑在起初往里放鱼的时候选择用灯而不选择用夜光棒,刚开始的时候效果极佳。可是过不了多久,鱼儿适应了这种情况就变滑头了。另外,鱼塘老板在进鱼的时候,并不是只进一家的鱼,可能今天用你家的,明天用他家的,进鱼的渠道不同也导致各种鱼儿的习性不同。有的来自浅水区,有的来自深水区,有的及其怕光见光就躲,有的对光毫不在乎。这也会对夜间是否使用夜钓灯有影响。

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 不得不说古人留下的谚语真的挺实用的呢 下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在钓鱼中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收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